2017年10月17日 星期二

譚恩美 (Amy Tan):Where the Past Begins; 堅信書的力量和沒有書的無助(:《喜福會》......Amy Tan’s Evolving Sense of China



譚恩美(英文名:Amy Tan,1952年2月19日),華裔美國作家,以暢銷小說《喜福會》(The Joy Luck Club)著名。1991年出版第二部小說《灶神之妻》(The Kitchen God's Wife),登上最佳暢銷書榜首,再次引起轟動。
出生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屋崙。後就讀於聖荷西州立大學,獲得英語語言學士和碩士學位。擅長描寫亞裔美國人的生活和他們所面臨的文化衝突,善於以細膩生動的手法描寫中國文化中最富代表性和特色的事物,向西方讀者展示東方世界的魅力和神奇。

作品[編輯]

譚恩美:堅信書的力量和沒有書的無助

枕邊書2014年06月25日
《歡樂谷》(The Valley of Amazement)、《喜福會》(The Joy Luck Club)的作者幻想着在監獄裡看書:「沒有電郵,沒有無用的授權書,沒有募捐邀請函。」
你今年讀過的最好的書是什麼?
理乍得﹒福特(Richard Ford)的《加拿大》(Canada)。他的書我都喜歡,從人物到括號里的句子。他的聲音聽來總是很隨便,彷彿敘述者是在邊想邊說。有一種安靜的張力,與人物之間有一種輕鬆的熟悉感。你知道人物的思考習慣,知道他可能考量的因素。敘述者更多地是在觀察而非評判,並以這種方式體現出寬容。這跟一種需要相關:做得多需要獎賞,遵守規則需要補償,工作努力需要承認。這不是單純的貪婪。這關乎一種前後迥異的自我意識——當你選擇了一條錯誤的道路,通往一個機會不斷減少的國度時。
請描述一下你理想的閱讀體驗(何時、何地、何書、何種體驗)。
我常常幻想,自己如果因犯了一宗小罪進了監獄,會寫出不少東西。三到六個月。禁閉也適合看書。沒有電郵,沒有需要為之上火的無用的授權書,沒有募捐邀請函。不過在犯小罪之前,我會選擇一次12小時的飛行。看一本好書,時間過得很快。好處有二。我必須得挑選篇幅合適的書,到達目的地正好看完。最糟的是,你還有20頁沒看完,卻被告知要降落了。我在看《永生的海拉》(The Immortal Life of Henrietta Lacks)的時候,就遇到了這種事。
譚恩美。
譚恩美。
Illustration by Jillian Tamaki
你最喜歡的小說家有哪些?
我最喜歡的東西總是跟目前的環境、地點與心情相關。如果我看完一本書,馬上還想找同一位作者而不是別的作者的另一本書,這位作者就已進入我最喜歡的名單了。迄今為止,我最喜歡的作者有:路易絲•厄德里克(Louise Erdrich)、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Vladimir Nabokov)、哈維爾·馬里亞斯(Javier Marías)、理乍得•福特(Richard Ford)、哈金(Ha Jin)、安妮•普魯(Annie Proulx)、阿瑟·柯南·道爾(Arthur Conan Doyle)、菲茲傑拉德(F. Scott Fitzgerald)、··勞倫斯(D. H. Lawrence)、雅麥嘉•金凱德(Jamaica Kincaid)——還有許許多多的作者。
中國文學中,你有最喜歡的經典作品嗎?
《金瓶梅》。作者佚名。我以為,對於那些沉湎酒色之徒,這是一部寶鑒。晚明的讀者可能是把這本書藏在床底下的,因為它是被禁的淫書。這本書有一種相當現代而自然主義的風格——「呈現而不告訴」——還有很多性愛場面描寫。有很多年,我一直不知道我手頭的是一個刪節本,從上床到精神振奮地醒來之間發生的事,只隱隱約約提到。全本才是教材。
當今最好的華人、美籍華人作家有哪些?
我看中文小說,讀的都是英譯本,這使我無從判斷誰是「最好的」。我讀過早期女性主義作家王安憶、張潔和程乃珊(最近過世了)的書。要知道她們的長篇和短篇小說在發表時屬於非常激進的作品。小說的主題包括苦難、苦戀、文革、傷逝,還有令人懷舊的上海。一部愛情小說可以視為是對文革的批判。我也喜歡嚴歌苓的小說。美與理想主義下面掩藏的是殘酷與惡意。我讀過莫言的幾本小說,那些小說對大躍進的描繪可以被認為是不太愛國的。他獲諾貝爾文學獎後,受到一陣猛烈的批評,說他拍中國共產黨的馬屁,不為另一位諾貝爾獎得主、正在坐牢的異見人士劉曉波說話。然後很多人開始抨擊莫言粗糙的文學風格與主題。 我注意到,很多獎項是根據作者的政治作為或不作為來評價他的文學價值的。
美籍華人作家中,我馬上想到的有兩位:李翊雲與哈金,各自將離開家園的人物、境遇與過往結合在一起。他們的小說往往有悲劇,但又超越了悲劇。他們的作品讓人不安與同情——這是使我發生變化的充分必要條件,這也是一切寫作所能做到的,使我置身於陌生的情景之中,或是將我忽視了的細節放大。
請為你喜歡而又受到忽視或低估的作家說幾句。
多年來,我一直在推薦美籍黎巴嫩裔作家拉比·阿拉米丁(Rabih Alameddine)的作品。他的散文美極了,他的寫作手法不恭,他小說中的理念有時滑稽、怪誕,但總是認真得要死——非常有助於理解當今各種聖戰背後複雜的歷史。在意大利和西班牙,他的作品是暢銷書。他的傳略介紹整版出現在各大報紙上,他獲得過多種獎項,是各文學節上的紅人,贏得國際上作家的讚譽。在美國,他幾乎不為人知。為何在文學欣賞方面存在地域差異?
什麼樣的故事吸引你?有什麼故事是你會刻意避開的嗎?
我是幾乎什麼都讀的—— 虛構或非虛構作品——只要我從開頭的一兩句知道這正是我想傾聽一段時間的聲音。這很大程度上跟意象、語言、特定的視角,以及作家創造的特定世界有關係。
我不刻意避開某些體裁。我也從未刻意只選某些體裁的來讀。自從當年丈夫跟我一起背包旅行,圍坐在篝火旁大聲朗讀H·P·洛夫克拉夫特(H. P. Lovecraft)的作品之後,我沒怎麼去找科幻小說看。在那些日子裡,我還會大聲朗讀《熊的襲擊》(Bear Attacks)中的恐怖段落。我們喜歡在荒野里把自己嚇得魂不附體,而荒野里真的有很多熊。現在我只看有關眾議院的新聞和恐怖故事。
你書架上什麼樣的書可能會令我們驚訝?
許多有關動物認知與行為的書,烏鴉、渡鴉、狗,甚至還有螞蟻。我還酷愛關於養狗的圖書。我還收藏生物學方面的古書。有一套是四卷本的《生命的科學》(The Science of Life),作者是科幻小說作家H.·G·威爾士(H. G. Wells)、他兒子G·P·威爾士(G. P. Wells),以及朱利安·赫胥黎(Julian Huxley),最後這位是生物學家,也是一位傑出的優生學家。
你收到的圖書禮物中,最好的是哪一本?
1999年12月7日,就在我的編輯菲絲·瑟爾(Faith Sale)被切斷生命支持前,我在床前跟她告別。我們曾經親如姐妹。兩小時後,斯蒂芬·金(Stephen King)打來電話,邀請我丈夫路易(Lou,譚恩美丈夫全名Louis DeMattei,Lou為昵稱——譯註)和我去他下榻的賓館見面。這是他六個月前差點被貨車撞死後,首次公開旅行。他給了我一本《寫作這回事》(On Writing)的樣書。一兩年前,我們曾談及在訪談中誰也沒有問過我們的問題:語言。他曾想寫一本論寫作的書,我對他說:「寫吧。」現在他讓我看一下獻詞。是獻給我的。然後,我們去看了《綠里奇蹟》(The Green Mile)的首映,講的是一個死囚能治病,包括那些得了癌症快要死的人。那個夜晚,既令人極為悲傷,又極其鼓舞人心。
哪一本書對你的影響最大?
那要算是《聖經》了。我父親是一名牧師,我每天都在聽聖經。我大段大段地背誦經文,以獲得進步徽章。《聖經》那種重複的節奏自從童年起便已刻在我寫作的腦海里了(這也可以解釋我為什麼喜歡句子以「and」開頭)。我小說中的許多故事也跟破壞代代相傳的信仰有關,不管這些信仰來自宗教、社會還是母親。我寫作的敏感也持續不斷地受到哥特式意象的歪曲,通常與宗教的罪與善有關:大衛(David)猛擊歌利亞(Goliath)的腦袋,參孫(Samson)失去一縷頭髮的血糊糊的腦袋,發臭的屍體坐起來讓親人們親吻。 
如果你可以要求總統看一本書,會是哪一本?
我從來不會要求任何人去看任何書。那似乎有違於我們讀書的初衷——我們選擇書籍都是出自個人的原因。每當有人告訴我,我的作品列在必讀書目上,我總是心裡一抖。
你童年時讀過很多書嗎?童年時聽大人給你讀書的記憶是什麼?
那個時候,書籍算是奢侈品了。我們有《世界圖書百科全書》(World Book Encyclopedia)、捐贈的《讀者文摘》濃縮版(Reader』s Digest Condensed Books)、比利·格雷厄姆(Billy Graham)的多本勵志書,不同外文版的《聖經》,而我最喜歡的一本書,放在高高的書架上,書名《性精神病態》(Psychopathia Sexualis)。有一年聖誕節,我收到一本意大利文版的中國童話。所有的聖人、神仙和凡人看起來都像意大利電影演員。這本書我最近剛找出來。
我的父母不看小說的,起碼是不看英文小說。但有一年,父親給我兄弟和我講睡前故事,每晚一頁,書名叫《365個故事》(365 Stories),講的是幸福的美國小孩碰到小麻煩之類的日常生活。我自己讀的小說書則是從圖書館借的。從六歲起,我每兩周精心挑選五六本,一路看下來,能夠到的書架也越來越高。我最喜歡的是童話故事。在看完《殺死一隻知更鳥》(To Kill a Mockingbird)後,我終於邁過了讀者自豪感的門檻。而我也決定要讀禁書,如《麥田裡的守望者》(The Catcher in the Rye),結果是青少年牧師做了幾次輔導,牧師告訴我,這類書會給我帶來罪惡感。這件事使我更加堅信書籍的力量和沒有書的無助感。
童年時期你有沒有最喜歡的文學人物或主人公?
《簡愛》(Jane Eyre)一直是我最喜歡的。她的真誠有時讓我發笑。而她的孤獨與獨立特行的需求則映照出我自己的情感。《小王子》(The Little Prince)是我十分依戀的另一個失落的靈魂。《長筒襪皮皮》(Pippi Longstocking)則有點太歡樂了。
哪些作家給你帶來靈感?
我剛開始寫短篇小說的時候,讀過下面這些作家的作品集:艾米·亨佩爾(Amy Hempel)、梅維斯·加倫特(Mavis Gallant)、愛麗絲·門羅(Alice Munro)、莫莉·賈爾斯 (Molly Giles)、弗蘭納里·奧康納(Flannery O』Connor)、尤多拉·韋爾蒂(Eudora Welty)、理乍得·福特(Richard Ford)、瑪麗·羅畢森(Mary Robison)和契科夫(Chekhov),還有其他許多作家的作品集。後來我讀了路易絲•厄德里克的《愛之葯》(Love Medicine),這本小說有好幾位講述者。這些故事由社區與共同的失去聯繫在一起。它後來成了《喜福會》(The Joy Luck Club)結構的樣板。
現在,任何使我驚奇的書都會給我帶來靈感或者讓我產生一種應該放棄寫作的感覺。庫切(Coetzee)的《恥辱》(Disgrace)就曾讓我有後一種感覺。
如果可以,在所有在世或過世的作家中,你最想見誰?你最想知道什麼?
艾米莉·狄金森(Emily Dickinson)。我願做她的女僕,靜靜地陪她在林中散步。我想,她看到的一切——羽毛、茶葉、籬笆上的一個洞——都會引發她就畢生期待的人類情感說出一番深刻的話來。
如果你可以見到文學作品的任何一個人物,你最想見誰?
我不想讓作品中的人物進入我的世界。那樣他們就會失去其特有的品質。我對他們的了解就應該僅限於書中的描述,那是完美的狀態。另一方面,我可以進入他們的世界,因為他們對我是誰沒有任何先入之見。我想跟咧嘴笑的柴郡貓出去溜達,學習如何隱身,如何說不合邏輯的俏皮話。他看起來就跟坦尼爾(Tenniel)的鋼筆畫插圖一模一樣。我也願意被人畫成鋼筆畫。要想進入鋼筆畫的世界,就必須如此,因為那個世界具有一種特定的維度陌生感。
你是否懷念與老樂隊「搖滾滯銷書」 (Rock Bottom Remainders)演奏的日子?
我深深地懷念我們樂隊的發起人卡迪·卡門·戈德馬克(Kathi Kamen Goldmark)。不過,我有一種感覺,樂隊會像小說的續集一樣繼續下去。我們已經決定在邁阿密書展上再次組隊,舉辦第一個年度聚會。
你閱讀書單上的下一部作品是什麼?
有兩部我已經開始在看了。一部是令人絕望的《度量衡》(Weights and Measures),作者是約瑟夫·羅特(Joseph Roth)。這本書很符合目前美國的氛圍——危險的變化,曾經的國家凝聚力的解體,以及政治家、放高利貸者和英雄的道德淪喪。
另一部則充滿了希望——索尼婭·索托馬約爾(Sonia Sotomayor)的《我摯愛的世界》(My Beloved World)。我對她在最高法院表現出來的智慧與憐憫充滿感激與敬佩。今年六月,索托馬約爾大法官邀請我們夫妻二人到她的法官辦公室與她一起共進私人午餐。當時法官們正在開始審議重大案件。我們談到母輩的恐懼、出版、譯本、浮潛、被領養的孩子、文化的自我認同——各種各樣的事情,就是不談案件。她的回憶錄我剛看了前十頁就知道它像是我們交談的繼續。
本文最初發表於2013年11月17日。
翻譯:王曉元

















Launch media viewer Amy Tan. Rick Smolan/Against All Odds Productions


In 1949, Amy Tan’s mother boarded one of the last ships heading from Shanghai to San Francisco before “China became Red China and the bamboo curtain descended.” There, her mother reunited with her husband and the couple relocated to Oakland, where a couple of years later she was born.
As a child, she knew little more about China than an “American pastiche of stereotypes,” and that some of her family had been lucky enough to make it out, while others had not. For years she organized her thinking around those divisions, until revelations about her family and the country her parents fled broke them down.
Below are excerpts from correspondence with Ms. Tan, 61, whose latest novel is “The Valley of Amazement,” about how her relationship with China changed over time.
Q. What were your earliest thoughts about China? 
A. Growing up in the 1950s and 1960s, I thought of China as a prison that everyone wanted to escape. My parents considered themselves lucky that they were able to leave before 1949. Other family members were not quite as lucky and wound up in Formosa — that’s what we called Taiwan in those days. They sent us letters that described hard work and lack of proper food, hygiene and clothing. In their photos, they looked shockingly weathered and shiny with sweat. We received no letters from China and prayed for those silent ones whose whereabouts were unknown. If America was heaven, Formosa would be limbo, and China would be hell.





Launch media viewer
Jindo, a half-sister of Amy Tan, has spent her life in China. 

Were you ever in contact with those family members before visiting? 
When I was 16, after my father died, my mother told me that she had been married to another man in Shanghai before she met my father. I could hardly comprehend this stunning news, when she added she also had three daughters in China. She did not explain why they were in China, whereas she was in California. Years later she would only say that her previous husband had been a bad man. If I pressed her she would have said that I did not understand because I was an American. That was her typical lament when I did not seem to appreciate the tragedies of her life, like the suicide of her mother, which left her alone — abandoned, really — at the age of 9.
She showed me their photos. The middle daughter, Jindo, was beautiful. She resembled my mother. She also fit the stereotype of peasants I had imagined in childhood. She wore a conical hat and farmer’s clothing, and she was standing next to a rice field. That could have been my life.
Afterward, China was no longer an invisible jail. I now imagined myself living there, wearing a conical hat and writing letters late at night to my mother, in beautiful Chinese calligraphy like that of my newfound sisters. “I dream every day you will return,” Jindo had written her. “When you do, my happiness will be restored.”
Did she return? 
Yes, in 1979, after a 30-year separation, my mother went to visit her three daughters. Jindo lived in a village of rice farmers. She had married a surgeon, and they and several comrades served my mother a modest feast in a shack whose walls were lined with newspaper to keep out the cold.
When was your first visit? 
In 1987, my mother, husband and I went together. We stepped out of the plane into an airport painted toothpaste green. I had assumed I would blend in with the masses. Instead, I was surrounded by locals who gawked at me and made open comments about my outlandish purple clothing.
These days, I go about once a year. The most gleamingly modern airports I’ve been to are in China. The coolest and most technologically challenging hotel I’ve ever stayed in is in China. The most tricked-out hair salon I’ve been to is in China. The worst pollution I’ve endured is in China. I keep going back for more of the most. Not everyone wants to escape anymore. In fact, it is more often the case that Chinese students go to the U.S. to study and return to start companies and make millions.
Has your attitude on China changed? 
I look at China not as a land of burdens and debt but the land of origin that gave our family its improbable history. I once traveled with Jindo on a long ferry ride to a mansion, the one on the island near Shanghai, where my mother grew up, where Jindo also grew up. I listened to her stories about working in the rice fields, where she wore the conical hat and danced and yelled as she pulled leeches off her calves. She eventually told me what happened to her after our mother left, about the abuse she suffered at the hands of her father’s concubine. As Jindo re-enacted the past, she flung her arms and beat her chest, and it must have appeared that we were having a violent argument.
“It was not right,” she said repeatedly, and she meant what her stepmother did to her, and also what her father did to our mother, and what my mother did in choosing to be with a lover rather than with her three daughters, and then in marrying that lover and having three children by him, one of them a daughter, who was sitting next to her, listening to her cry.
Correction: January 28, 2014 
An answer in an earlier version of this article referred incorrectly to Amy Tan’s brother-in-law. He was a surgeon, not a “barefoot doctor.”



2012-09-29 23:02 來源:新京報作者:譚恩美閱讀10655
華裔美國小說家譚恩美近作《接骨師之女》推出中文版,歌劇版2008年在美首演,接受越洋專訪
  1989年以《喜福會》奠定美國暢銷書作家地位的華裔小說家譚恩美(Amy Tan),其第四部小說《接骨師之女》(Bonesetter'sDaughter),已於今年2月由上​​海譯文出版社推出中文版。
  本報記者於3月底對在紐約的作家進行了電話專訪。譚恩美告知,自己正跟美國作曲家斯圖瓦德·華萊士(StewardWallace)、旅美中國歌劇導演陳世正合作,籌備歌劇版的《接骨師之女》,去年底她曾來京尋找北京的民樂家參演。譚恩美說,歌劇將於2008年在舊金山首演,記者在舊金山歌劇院的網頁上已經看到該歌劇的首演日程。譚恩美稱,估計2010年歌劇將搬上北京和上海的舞台。
  譚恩美的四部長篇小說,包括2001年出版的《接骨師之女》,一直離不開關於從中國移民到美國的家族史寫作,並延續以母女關係為敘述的主線。譚恩美說,自己寫作的動力來自自殺身亡的外婆,而這些有關移民家族史的作品,都多少與“自己家裡發生的事”有關。這種“私人性”在《接骨師之女》中也有體現:書中女主人公名為“露絲”(Ruth),而譚恩美的英文全名就叫“AmyRuth Tan”。作者在扉頁寫明,該小說題獻給母親與外婆,小說的中文版封面也是譚恩美外婆的真實照片。
《接骨師之女》譚恩美著張坤譯上海譯文出版社2006年3月版30.00元
不論對於中國還是西方,譚恩美都是神秘的,就像她今年給ELLE拍的這張照片一樣
譚恩美的形像如此東方,但其實她連漢語都講不好
《接骨師之女》英文版封面,封面用的是譚恩美外婆的照片
譚恩美去年的新作《救救溺水魚》,小說放棄了一貫的母女關係題材,卻受到諸多惡評
  譚恩美(Amy Tan),1952年出生於美國加州奧克蘭,曾就讀醫學院,後取得語言學碩士學位。1989以處女作《喜福會》一舉成名,該小說成為當年美國四大暢銷書之一,《華盛頓郵報》稱Amy為“講故事的高手”。《喜福會》後改編成同名電影,成為導演王穎打入好萊塢主流電影市場的代表作。Amy另著有長篇小說《灶神之妻》、《靈感女孩》和為兒童創作的《月亮夫人》、《中國暹羅貓》等,作品被譯成20多種文字。在完成於2001年的小說《接骨師之女》中,作者繼續圍繞從中國移民到美國的家族史寫作,並延續以母女關係為主線。但2005年9月推出的最新小說《救救溺水魚》,已不見了Amy之前每部小說必有的母女關係。
  「談改編」故事的基本情感不會變
  新京報:為什麼要把《接骨師之女》做成歌劇?
  譚恩美:作曲家斯圖瓦德·華萊士提出想跟我合作一部歌劇很久了,考慮過以後,我決定嘗試。我本身也愛好古典音樂,我學了15年鋼琴。
  新京報:小說本身的線索很複雜,歌劇是體裁完全不同的藝術形式,你要對故事做怎樣的改動?跟歌劇的導演陳世正、作曲家斯圖瓦德怎麼合作?
  譚恩美:其實跟當年把《喜福會》做成電影一樣,我把小說的主要內容剔出來保留好,然後在形式上做更新。
  為了適合在歌劇舞台上演出,改動肯定很多,角色省去了很多,但無論怎麼變,露絲和茹靈一對母女還是一樣,故事的基本情感也不會變。我不可能告訴作曲家該怎麼做,只能大概告訴他我想要的是能清晰烘托故事情節的,既能表現過去,也能讓人隱約聽出未來發生的事。
  新京報:你認為電影、電視或者舞台劇等形式會不會扭曲文學?
  譚恩美:要看是不是純粹的商業行為。如果是好作家,他/她也可以讓作品披上藝術外衣,文學的含量減少不是必然的,故事可以一樣有力。
  「談尋根」外婆是我開始寫作的動力
  新京報:你怎麼看自己?
  譚恩美:我從不覺得自己在當代美國文壇地位有多高。
  但有人告訴我:我是少數寫純文學,同時獲得商業成功的。
  很多人懷疑,既然小說那麼多人愛看,能讀懂,又那麼好賣,一定不是純文學。他們認為只有艱深的小眾的才是真的好。
  這是對文學的誤解。
  新京報:聽說你受邀去白宮吃飯要帶著你的狗去,因為你怕寂寞。可自古好作家多少都是隱居世外的,你同意嗎?
  譚恩美:我不怕寂寞。是的,幾乎所有的敘述者,都是疏離人群的,他們自覺與眾不同,或者不屬於大眾,或者不能被理解,他們在心態上保持孤獨的同時,以寫作與世界保持聯繫。我不再寫電影的原因就是因為我想多點時間獨處,為取悅別人而寫作很危險。我不要別人看我的作品,甚至連我丈夫都不行。
  新京報:那一般誰是你的第一個讀者?
  譚恩美:我自己,以前是我媽,如果外婆在世,也會是她。外婆正是我開始寫作的動力———她自殺是因為她不能開口表達自己。還有我的編輯,也是我的第一個老師,她會告訴我哪些部分該刪去,哪些地方怎麼修改。
  新京報:母女關係經常是你小說裡的主線,你願意中國或美國的讀者從你的敘述中得到什麼?你的小說中,隔代的女性角色不斷有相連的獨白與敘說,從而凝聚成集體記憶,這種重複使用的寫作手法是不是特別能表達你自己?
  譚恩美:很多母女之間並不能互相理解,儘管母親給女兒翻來覆去地講同一個故事。
  就像我媽,以前我只覺得她給我講的故事很沉悶,有時很嚇人,又悲慘。直到後來我才明白她真正的意思:別走你媽走過的路,要堅強,不能讓別人擺佈你的生活。我寫作完全就是為了自己,不管出來效果是什麼,讀者有什麼反應。比如我的新書《救救溺水魚》,有些人覺得是出喜劇,是關於美國人在別國的歷險記。可對我而言,小說涉及很多道德觀的問題,很多很難回答,我在寫作中嘗試回答了一部分。很多人認為我一直寫的是神話傳說,但那根本不是我的意圖。
  「談東方」我是一個美國作家
  新京報:有評論指出你的寫作是偽中國文化,說你其實是基督教底子的。
  譚恩美:我沒有單一的宗教信仰,我相信宗教都有共通之處。我最不喜歡信一個教就必須自始至終地虔誠,相信一切有關的都是真理。我愛給自己提問,從自身找到信仰。
  新京報:你的小說充滿很多只屬於東方的字眼,像“周口店”、“龍骨”,還經常出現舊時代中國家庭裡的迷信氣氛。
  你著筆時,會不會想到因為這些會吸引美國讀者,所以更刻意去經營?
  譚恩美:很多人看書都希望自己的想像力得以不斷延伸。中國的歷史精深博大又神秘,中國人在美國讀者眼中同樣很神秘,他們也許因為這樣拿起我的書,但他們讀的時候卻會有情感上的熟悉感,認同感。從來沒有人對我說,喜歡我的書是因為故事很有異國情調,他們都對我說,他們接收到了同樣的情感,母女間的關係也都很相似。
  新京報:你覺得華裔美國作家是否應有比一般作家更多的責任?
  譚恩美:關於責任,我可以這樣理解:以自我為中心,去走一條少人走的路,這時我的責任就是把這片地發掘出來並呈現到讀者面前。但我不是要去獵奇,比如有人指責我不該寫“妾”這些舊社會的事,可我並不是因為“妾”對讀者來說有異國情調才提到的,我的寫法不是像有些人想的那樣陳詞濫調;我寫,只因為這是發生在我家族裡的事。
  所以如果有人不願意讀出現“妾”的小說,大可以選擇別的去讀,但犯不著對我指手畫腳,告訴我該怎麼走,這對文學來說特別危險。我覺得正是有了作家對自己的責任,建立起自己的道德觀,小說才有血有肉​​,才能吸引有同樣感受力的讀者。不少亞裔作家在美國,他們是政治型的作家,他們說你寫華裔的母親,不能說她會講英語。如果角色的外觀已經由政治的角度設計好了,文學就沒意思了。
  新京報:《接骨師之女》中文版裡有一處的譯者按,提到你把“周/週”當作一位帝王的名字,而沒意識到“週”是一個朝代的名字,經歷很多帝王,並在腳註上指出“想必生長在美國的作者對中國歷史並非十分了解”。
  譚恩美:我是一個美國作家,我了解的中國文化是“二手信息”。我寫作是從美國人的角度,著筆以中國文化為基礎的家庭。我不可能有中國人的視角,我並非在中國成長。
  「談評論」不喜歡讀人家評我的文章
  新京報:你至今一直是美國主流文壇的熱門評論對象之一,像2000年,“耶魯學派”代表哈羅德·布魯姆給一本以你名字為題的書​​(“Amy Tan”)中寫序。你跟美國同行或學者們交往多嗎?
  譚恩美:我見過布魯姆一次,聊了一陣,他挺好的,但我不知道他寫了我什麼。我不喜歡讀人家評我的文章或書,那樣我會太清醒。我有不少美國同行的朋友。我有好些偏愛的小說家,像我正在讀庫切的《伊麗莎白·科斯特洛》,他的小說很好讀,沒有很複雜的層次,可意思很深。庫切歷史知識淵博,敘述起故事來機智、自然。哈金也是,他的小說老少咸宜,然而不同的人讀來有不同的感受,能引起讀者捫心自問,是很有力的文字。
  新京報:那大概你不欣賞作者在小說中添加自己觀點的寫法了?
  譚恩美:我倒不在乎作者是不是加入自己的觀點,問題是大多數這樣的觀點都是一面倒的,限制了讀者從不同的角度探入。作者應該以故事作為工具,引讀者思考。庫切他們從某一意義上來說,是政治型的作家,但同時他們的創作有給人提問的空間。
  新京報:在寫作和生活上,有沒有過堵在不同文化之間的尷尬?
  譚恩美:很多的。比如早年我在美國,在中國人聚居的地方,聽不懂他們講廣東話,他們會笑我蠢。後來大家覺得我不會說中文很正常,有時候我說一兩句普通話都會被人稱讚。一切都在變化。
  采寫/本報記者張璐詩
  攝影Isaac Hernandez
  ■文本解讀
入骨入血的字字糾結
  □書評人   於是
  作者照。譚恩美。眉眼從容,笑顏慈愛,那種異國情調的美,恐怕是東方人西方人都要認為的“異國情調”。翻開這本書的第一頁,我的心就揪緊了。
  譚恩美的《喜福會》曾因華裔導演王穎的電影而廣為人知。母女情愫是她最擅長的主題。事實上,這原本是任何一個女人都有深刻體悟的主題,也恰是因此,變成很難寫好的主題之一。譚恩美的母女故事總有中西方文化的對比式背景。說是“中西文化”,其實不過是細瑣如圓桌中餐、梳妝打扮、家族禮儀等細節,散落到生活每個瞬間。她的細膩,便已不言而喻。娓娓道來的文風提供了舒適的閱讀體驗,她不多評價、不多議論、不講什麼歷史文化的大主題,但擅長心事和細節的交糅,是極好、極經典的小說作者。並且,是無可辯駁的擁有女性氣質的文筆。
  而這本《接骨師之女》,比《喜福會》跌宕太多,完全跨越了“華裔”、“移民”等兩代人的文化衝突這個原命題。
  好的小說歷來需要“跌宕”的氣質,首先,譚恩美將故事延展到三代女人:外祖母寶姨、母親茹靈和女兒如意,這三者,完成了從北京到美國的遷移,也完成了堅強和隱忍個性的一脈相承。其次,跌宕的人物命運騰越於這本書的三個年代之中,一輪慘烈,一輪亂世,一輪隱忍。於是,在女主人公如意(露絲​​)的追尋中,三代女人各有令人唏噓之處,卻神秘地沿襲著某種相同點。從故事來看,反倒是露絲這一代最收斂,個性像是在現代生活中被掐滅了,或是,像根本沒有被研開、被潤透。露絲的形象讓人不得不慨嘆:平和的商業都市社會裡,人活得好無趣緻。也可能是可供對比的形象太鮮明了,茹靈的個性之張揚任性,絲毫不在寶姨的熾烈之下,她經歷著生活和身份的兩番巨變,一直固執了八十年。因而我個人最喜歡茹靈的形象,怪僻而又可愛,第一人稱的敘述為此增色不少。
  表面看來,這是個家族尋根故事。露絲從小生活在美國,但受到母親近乎偏執的中式教育,乃至不得不在相依為命的日子裡,擔任為母親“通靈者”的角色。所通之“靈”就是外祖母,一生慘烈,在最幸福的時刻失去了美貌、愛人和家,支撐她的惟一情感便是對女兒的愛。
  然而這些堪稱傳奇的故事,露絲原本竟然一無所知!以至於掩捲而思:我們對家族究竟能了解多少?
  又究竟會錯過多少和母親在精神、在回憶上的溝通機會?很多人生都是在對祖輩、對“根”的茫然中庸碌而逝了。露絲終於在母親患病前夕,抓緊了最後的機會。而這不僅僅是“過去”,了解血脈中的神秘個性,終究會改變露絲的生活。她看到了自己的自私、哪怕那是躲在博愛和寬容之下的。當母親的病情不再是露絲個人生活的困擾,逐漸轉變為情感催化劑後,露絲也明白了,該如何去愛。愛的主題,貫穿在這裡的母女、戀人、姐妹之情中。而露絲更學會瞭如何做自己,如何做女人。
  於是,作家又以舒緩哀傷的筆調讓露絲回憶了自己的童年、如同茹靈在字裡行間追憶和寶姨共度的童年,童年的淘氣、任性,與其說將反襯出母之愛,更不如說是映照出母愛的焦急。那焦急,讓寶姨自殺了;讓茹靈越來越神經質。寫得絲絲入扣,看得人如臨其境,最後,只是心疼。心疼這三個女人在世事紛擾中,那麼艱難地想要平安。甚至還不祈求幸福。只是,代代平安。
  跨度既然被拉開了,作家也就有了敘述的自由度。我們會被小說中充沛的容量所迷住:傳統制墨廠的傳奇工藝、北京人頭蓋骨的發掘、接骨師的龍骨迷信、母女兩代人對中國“字”的信仰、經年戰亂……緊接著,就是典型的現代美國的生活,快速、雜亂、無奈、可笑、以及適度而必要的奢侈、更有華裔移民家族的傳統風俗……
  加上露絲的個人感情生活的點點滴滴,是極具典型性的現代男女關係。這一切,都因為三代女人這條血脈關係,被圓融地串接起來。
  這是一本讓人有幻視衝動、乃至想把它拍成電影的書。讀者幾乎能“看到”那三個女人的模樣,她們的習慣動作,她們的痴迷和憤恨,她們各自的裝束……
  尤其想說的,還有作為情感延續載體的細節:書法。在表現華裔人士的作品中,書法是常見的載體。但這一次,譚恩美筆下的“中國字”和“中國墨”脫胎換骨,以某種前所未有的傳奇姿態打動人心。
  我驚訝於寶姨對每個字的靈動詮釋,更驚訝那基於“祖先之骨散落四方”的悲劇命運觀。我想,這是遠在大洋彼岸的中國女人對祖國的最離奇、最大膽、也最癡情的遐想。在這三代女性的悲涼故事背後,有那麼深厚的關懷和擔心,希望祖先的屍骨、民族的遺產能葉落歸根能永世安享,甚至將屍骨的安危和自己家族的命運緊緊密密糾纏起來。這便是這本小說最讓人心痛的地方。深入骨髓血脈的憂憤之情。
  骨。字。母。女。在墨跡和沙盤中糾結出某種近乎詭異的氛圍,這時我們不得不明白,和中國文化保持著一定距離的譚恩美恰恰是有了遐想的條件。跌宕的,還有她和整個氛圍之間的距離,既是入骨入血,又其實是遠在天邊,宏大廣漠。多麼奇妙的組合啊,於是,才有這麼奇妙的故事。
  ■西方視野
被定義的“古老”作家
  □書評人張璐詩
  耶魯大學教授哈羅德·布魯姆在分析譚恩美作品中寫道,以湯婷婷和譚恩美為代表的亞裔美國作家,在美國主流文壇已佔據一席之位,她們的讀者多為女權主義者。布魯姆以譚恩美與湯婷婷為參照,將現今美國的亞裔女作家之作分為兩大線索:“無名字的女性”和“兩類人”。由此他說亞裔女作家“故事敘述的技巧都很精湛……以苦心經營出中國移民的美國家庭中的母女關係”。當然,別的評論家就布魯姆這種局限的眼光提出異議,認為他對亞裔女作家多姿多彩的寫作風格視而不見,很成問題。
  複雜的中西混響旋律
  有華裔作家​​研究者指出,在美國土生土長的華人後裔,他們在美國文化的語境中長大,對中國文化較為隔膜,其於中國文化的聯繫基本都通過父輩甚至祖輩對往事的追憶和其他間接的渠道建立起來。從表面上看,他們的創作似乎迴盪著一個共同的主旋律,即中國文化和西方文化在矛盾和痛苦中的混響。但實際上問題要復雜得多。這些人為華人後裔,與生俱來的中國血統和父母潛移默化中傳授給他們的中國文化使他們不可能像普通的美國人那樣來看待東方和中國,同時也不可能像中國人或其父輩那樣去看待東方。這類作家以湯婷婷、譚恩美最有代表性。也有人指出,譚恩美的寫作深受湯婷婷的影響,尤其能看到前者的作品中,總有後者處女作《女勇士》的影子。
  在美國,研究譚恩美的有華裔學者,也有美國白人學者和其他族裔的研究者。這些研究大概有三個方面:種族研究———其所探討的問題最終指涉到美國社會的族群關係和生活狀況。比如曾有文章探討跨文化語境下譚恩美創作面臨的問題,作者認為在兩種環境之間轉換意識、意像是非常困難的。另有評論者認為,在文本中展現歷史與意識形態的聯繫是有限制性的,一個有效的解決辦法就是歷史化的閱讀,這樣有關歷史的小說才能呈現出歷史現象。第二個方面是社會性別研究———基於美國少數族裔女作家的不斷崛起,針對少數族類女作家的研究也隨之而起。女性研究、女性主義研究中都將少數族裔女作家作為一個群體來單獨分析。三是反抗文化誤讀和誤解———例如JennieWang在她的文章《華裔作家在美國文壇的地位及歸類》中寫道,在英語研究領域,對女作家作品的出版和研究往往牽扯到“性別和體裁”的市場規律。
  “偽中國”還是真小說?
  英美大眾媒體對譚恩美的暢銷作品普遍持接受態度,如英國的《觀察者報》稱,中國的迷信風俗一向是小說的熱門題材;也正是譚恩美用強烈的熱情去敘述她複雜的中國家族史,去重述中國於她的意義,她的小說才擁有如此深度和獨特之處。評論家奇姆·邦斯稱讚譚恩美的詞句清脆,其英文優美而不生僻。《今日美國》則稱“當代沒有哪一位作家像譚恩美這樣,如此深刻地挖掘母女間錯綜複雜近乎殘酷的感情。”但華裔作家中,卻有完全不同的聲音。
  如美籍華裔作家趙健秀在接受國內某媒體採訪時稱,譚恩美《喜福會》中的中國文化是偽造的,根本就不存在那樣的中國文化。“從第一頁起,她就開始偽造中國文化,沒人會喜歡那種中國文化,更談不到那樣做了。她在一個偽中國童話中,刻畫了一個偽華裔母親。譚是個偽作家,偽華人。她把中國文化和美國文化相對立是偽裝的,是她的基督教偏見造成的。”
  密歇根州立大學美國思潮與語言系教授Sheng MeiMa,引用瑪麗安娜·托高威內克在《逝去的原始風情》中,給當代世界把脈的一段,影射譚恩美在當今美國文壇的成功:“西方現在對原始風情的著迷與它自身的身份危機有關,與它需要明確區分主客體有關,即使它正在與體驗世界的其他方式調情。”
  ShengMeiMa認為,美國在科技高速發展的同時,耗失了所謂“西方式”自我,而需要“原始”的第三世界的精神資源幫助復原。譚恩美的寫作,比如在《百種神秘感覺》中,有作為原始風格的“譚恩美版本”:指出了惟理性是身心平衡的阻礙。為了進一步指出現代生活的混亂與損毀程度,譚恩美“一如既往地繞過理性,直接落到人的基本情感上,卻還是不免囉嗦的俗套”。
  一次失敗的轉型?
  與這種分析相對應,譚恩美在放棄“東方、母女”等主題之後的新小說《救救溺水魚》受到書評人的抵制。美國小說家和評論家克雷格·諾瓦(CraigNova)在《華盛頓郵報》上撰文,認為開卷前以為這是本生動有趣的諷刺小說,但讀後發覺書中主人公“比比”塑造得併不成功,“比比”的言行“令人不快”。諾瓦批評譚恩美這本新書中“口吻幼稚”,而且就這麼幾百頁翻過去了,都是“比比”頭腦不清醒的觀察,然後“引人入勝的故事才初現輪廓,但讀者已經沒了心思,想要打道回府了”。而《紐約時報》上安德魯·所羅門的文章則稱,譚恩美以前作品中娓娓道來的優雅,在新作裡被生硬的筆法所掩蓋,有些地方涉及性的描寫,可讀來並不令人感到精神一振,倒是有一種沮喪的自覺,“譚恩美還是最適合寫古老的土地上發生的古老的故事。”
******

譚恩美自傳,一本無意中寫就的回憶錄



......譚恩美意識到她無意中寫了一本回憶錄。
最後的成書《過去的起點》(Where the Past Begins)不是傳統的敘事自傳。章節之間不太連貫,斷斷續續的,具有試驗性,更像是拼貼畫或剪貼簿,而不是按照時間順序對過去的標準挖掘。
譚恩美在書中加入了一些思考自然、命運、衰老和死亡的日記片段——她把較短的稱為「花絮」,較長的稱為「插曲」。裡面有她14歲時寫的一篇頗為沉重的散文的片段,以及她12歲時畫的一個素描小貓。她從被放棄的小說中發掘出兩個虛構故事,其中一個是她20多年前寫的一個關於一位語言學家的故事。
譚恩美出版過七部小說,她也反思了自己的寫作生活,還提到她的處女作《喜福會》(The Joy Luck Club)出版那天她大哭的事——她不是喜極而泣,而是出於對批評的恐懼。
大部分書都是通過作家和編輯之間的神秘鍊金術塑造而成的,但哈爾彭是一位出版過作品的詩人,也是伊珂出版社(Ecco)的出版人,曾幫助塑造了喬伊斯·卡羅爾·歐茨(Joyce Carol Oates)、理查德·福特(Richard Ford)、羅伯特·史東(Robert Stone)、T·C·博伊爾(T.C. Boyle)和喬麗·格雷厄姆(Jorie Graham)等小說家的職業生涯。但他在自己塑造的任何一位作家的書中,都沒有像在這本書中這麼引人注目。
在譚恩美的回憶錄中,哈爾彭成為了一個反覆出現的中心人物。她把「我們的書」獻給了他。他的評語在引言中以插入語的形式出現。書的後面部分有一章名為「給編輯的信」,裡面有他倆的幾十封電子郵件往來。他給她發了自己寫的一首詩。她跟他談起參加了伍迪·艾倫(Woody Allen)的一部電影的試映會。在大部分交流中,哈爾彭扮演繆斯和啦啦隊員的角色,而譚恩美則在認真反思自己的作品和沮喪的自我懷疑之間搖擺。「我一直在問自己,我怎麼會寫出這麼一本冗長而臃腫的書,」她在給他的一封郵件中提起自己的最後一部小說時寫道。
在另一封郵件中,她在詢問哈爾彭對一個場景的觀點後寫道:「別管了。我把它刪了。它很糟。」
哈爾彭和譚恩美之間存在一種溫暖、調侃的關係,這從他們的電郵往來中能看出來,在他們的見面互動中更是明顯。兩個月前,他們在曼哈頓相聚——譚恩美和結婚43年的丈夫路易斯·德馬泰(Louis DeMattei)在曼哈頓Soho區有一個loft敞開式公寓,德馬泰是一名退休稅務律師。在公園大道南的一家餐廳裡,他們一邊品嘗葡萄酒,一邊談論這本回憶錄的孕育過程。

關於這本書本來是要做成一本散文集還是電子郵件彙編,他們有不同的看法,但他們在其他問題上觀點一致。

沒有留言: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