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6日 星期二

葉淑貞 著《臺灣農家經濟史之重新詮釋》


《臺灣農家經濟史之重新詮釋》採取新經濟史的研究取徑,對臺灣經濟史展開新的詮釋,
尤其著重在農家經濟的面向,是作者近二十年來研究的結晶之作。
 
本書旨在重新詮釋臺灣農家經濟史上的重要課題,諸如與戰後初期相比,日治時代臺灣農家經濟有何變化;農家經濟為何會有這樣的變化;以及與此相關之農民參與市場的程度、接受新技術意願及能力等等。書中採取新經濟史的研究方法,透過計量經濟分析法,探討各現象間的因果關係,從中獲得以下主要不同的論點。
 
從各種經濟指標來看,戰後初期農家生活水準確實都低於日治時代。租佃制度可擴大經營地面積,佃農所得未必低於自耕農,因此有必要重新探究三七五減租是否提高了農家的所得。戰後初期每人GDP低於戰前,與農家參與市場活動大幅衰退有關,這是因為政府不當政策所致。蓬萊米普及的根本因素為利潤,應證了臺灣農家強烈市場導向的性格,這也是臺灣經濟發展的根本因素之一。




張漢裕先生的詳細介紹,請參考:
葉淑貞 著《臺灣農家經濟史之重新詮釋》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4,《附錄 臺灣經濟史大師――張漢裕教授的學術成就》,頁361-407

序╱吳密察

自序

第一章 緒論
1. 臺灣經濟史的解釋觀點
1.1 中國邊陲論
1.2 階級剝削論
1.3 現代化論
2. 歷史解釋的分歧
2.1 財政負擔是否過重
2.2 市場結構
3. 本書的主旨與架構

第一部分 概論

第二章 臺灣「新經濟史」研究的新局面
1. 前言
2. 新經濟史的開創與發展
3. 經濟學家對傳統臺灣經濟史研究的反省
3.1 日治時代人民之生活水準
3.2 土地分配
3.3 日治時代的租稅結構
3.4 日治時代的租佃制度
3.5 甘蔗相關的問題
3.6 經濟制度
3.7 綜合討論
4. 經濟學家為臺灣經濟史開拓的新研究領域
4.1 農業的成長型態
4.2 國民所得的成長與波動型態
4.3 工業發展及結構的演變
4.4 物價指數的編製
4.5 農家經濟狀況之分析
4.6 市場力量之分析
4.7 日治時代以前經濟之分析
4.8 綜合討論
5. 資料整理的新局面
6. 小結

第二部分 農家經濟狀況的變遷

第三章 農家所得水準之變遷
1. 前言
2. 資料來源及處理
2.1 可支配所得的定義
2.2 資料來源
2.3 資料處理
3. 所得水準的變遷
3.1 可支配所得
3.2 農業所得與非農業所得的變動
3.3 家庭人口數對可支配所得的影響
3.4 耕地面積對可支配所得的影響
3.5 結語
4. 可支配所得之重新推估
4.1 各年耕地面積的可靠性
4.2 可支配所得重新推估之方法(一)
4.3 可支配所得重新推估之方法(二)
5. 農業經營費對可支配所得的影響
6. 每甲土地收入對可支配所得的影響
7. 景氣波動對農家所得之影響
8. 政府對農家所得的影響
9. 可支配所得影響因素的迴歸分析
10. 小結

第四章 農家儲蓄及消費水準之變遷
1. 前言
2. 相關文獻、定義及資料
2.1 相關的文獻
2.2 定義
2.3 資料來源
2.4 資料的處理
3. 儲蓄及消費的變動
3.1 每戶及每人消費及儲蓄
3.2 平均儲蓄傾向及消費傾向
3.3 結語
4. 儲蓄及消費的影響因素
4.1 消費
4.2 儲蓄
4.3 結語
5. 糧食消費結構的變遷及其影響因素
6. 恩格爾係數及所得彈性
6.1 恩格爾係數的變化
6.2 糧食及非糧食支出的所得彈性
6.3 結語
7. 小結

第三部分 市場與農家經濟

第五章 農家商業化程度的變遷
1. 前言
2. 商業化的意義、衡量指標與資料來源
2.1 農家參與市場活動程度的衡量
2.2 資料來源
3. 商業化程度的變遷
3.1 問題資料的估計與處理
3.2 商業化程度的變遷
4. 主作不同對農家商業化程度的影響
5. 農業技術變革對商業化程度的影響
5.1 農家經營費的組成
5.2 技術的轉變對農家經營費的影響
5.3 收穫量提升對經營費的影響
5.4 戰後初期畜產費市場投入比率增高的原因
6. 政府政策對農家商業化程度的影響
6.1 市場收入比率及作物販賣比率
6.2 留供自我使用及現金家計費的比率
6.3 銷售量與產量及出口之間的關係
6.4 戰後政府米穀政策與商業化程度的關係
7. 小結

第六章 蓬萊種稻作普及之因素
1. 前言
2. 蓬萊米快速普及
3. 技術型態的比較
3.1 生產技術的意義
3.2 生產函數的比較
3.3 產量彈性與規模報酬之比較
3.4 投入組合的比較
3.5 蓬萊生產技術的擴散
3.6 結語
4. 蓬萊米與在來米產出與利潤之比較
4.1 平均水準的比較―橫斷面資料
4.2 穩定性的比較—橫斷面資料
4.3 收穫量的時間序列變化
4.4 結語
5. 蓬萊米優勢力量的根源
5.1 市場結構
5.2 技術研發
5.3 結語
6. 小結

第七章 結論

附錄 臺灣經濟史大師――張漢裕教授的學術成就
附表
參考文獻



葉淑貞

美國匹茲堡大學經濟學博士,臺灣大學經濟學系碩士、學士,現任臺灣大學經濟學系教授,專攻臺灣經濟史、農業經濟學及經濟發展史。

著有論文二、三十篇,分別發表於經濟論文叢刊、臺灣史研究、臺灣銀行季刊等期刊;著書三本,分別是2013年遠流出版的《臺灣日治時代的租佃制度》;1995年與吳聰敏、劉鶯釧合著之《日本時代台灣經濟統計文獻目錄》,隨後又與吳聰敏、古慧雯於2004年將該書修訂,重新出版。
作者序(摘錄)

一直以來臺灣經濟史研究在國內都未受到應有的重視,至今所累積的研究成果還很有限。戰後初期,在周憲文及吳幅員先生的號召下,經濟學者或多或少都曾致力於臺灣戰前經濟的研究。臺灣銀行並將這些研究成果定名為「臺灣特產叢刊」及「臺灣研究叢刊」,陸續出版。

但是自1960年代以後,國內臺灣經濟史研究逐漸沉寂,1970年代更加不振,1980年代初幾乎銷聲匿跡。以臺灣研究叢刊中相關文章的出版年代來看,內容觸及戰前經濟者共有130多篇,其中約70% 成於50年代,20% 成於60年代,10% 成於70年代,而無任何一文成於80年代。可見,臺灣經濟史研究在1960年代以來沒落的情況。這種情況直到1990年代以後,才因為政治的解嚴及新研究方法的應用而逐漸改觀。

過去國內臺灣經濟史研究之所以不振,除了由於1960年代以後臺灣經濟的蓬勃發展,吸走了經濟學界的目光,主要還是因為對於經濟學家而言,經濟史研究不具比較利益,致使臺灣經濟學者不願投入這個研究領域。而經濟史研究相對於其他經濟領域的研究之所以不具比較利益,主要是因為經濟史研究需要投入較多的時間於史料的蒐集與整理和政治上的禁忌這兩方面的因素。

1960年代以來臺灣經濟的快速發展,開始喚起美、日等地學者的注意。從1960年代底他們開始進行臺灣經濟的研究,其中有些人研究經濟現況,也有些人研究經濟史。為結合同行學者的力量,並交換研究心得,美國地區曾先後成立兩個臺灣研究會。第一個名為Committee for Taiwan Historical Studies,成立於1973年,由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中心(Hoover Institute)的主任馬若孟(Ramon H. Myers)擔任主席。第二個研究會名為Taiwan Studies Group,創於1982年。這兩個研究會定期舉辦討論會,並發行通訊,報導臺灣史研究的概況。

日本地區臺灣經濟史研究的大本營在一橋大學經濟研究所,知名的研究者有溝口敏行、梅村又次等多人。他們的研究焦點在日治時代,從1970年代以來,不但編了一些長期統計資料及相關的資料目錄,也結合經濟理論與統計方法有系統地探討一些總體經濟現象。美、日學者的研究無論從數量或品質上來看,皆有不錯的成績。

相對於美、日學者,國內經濟學者卻從1960年代以後逐漸遠離臺灣經濟史的研究,這可能是因為史料的性質與政治禁忌。臺灣經濟史資料雖稱豐富,但是資料的可用性與方便性較諸戰後的經濟資料落後許多。與經濟現況的研究相比,臺灣經濟史的研究必須投注比較多的時間與心力,進行資料的蒐集與整理。

又,解嚴以前研究臺灣經濟史必須立足於統治者所容許的史觀進行研究。既定的史觀不僅限定研究者的研究課題,更壓抑了研究者獨立研究的精神。例如,過去研究日治時代經濟史必須立基於「帝國主義論」,帝國主義論主張殖民政策的最終目的在於剝削殖民地的經濟剩餘,以促進統治國之經濟發展。欲達此一目標,必須從開發殖民地資源著手,以供應統治國所需的工業原料及初級產品,並消費統治國所生產的工業產品。是故,帝國統治的結果,殖民地的經濟雖然可能發展起來,但殖民地經濟卻會相對落後,致使被殖民者的生活水準相對地較低落。

第一個有系統探討日治時代臺灣人民生活水準的學者是張漢裕。他在1955年的研究比較1936-37、1941-42與1950-51年期間農家消費支出,發現1950-51年農家的生計低於1930年代後半段以來的日治時代。但是他的文章投稿至《臺銀季刊》後,臺銀雖願意付稿費,但對於發表與否有虞慮;也有人從旁告訴他,那文章若發表,可能對他不利。從這個例子,我們可以看到政治禁忌對於學者獨立研究精神的壓抑。可能因為這樣,張教授的這個研究結論,在相當長久的時間中都未有人繼續進行引伸研究。

過去經濟學者所關注的另一個日治時代經濟史研究的課題為:農業成長率有多高、成長的來源有多少得自於要素的擴張、有多少得自於生產力的提升。這樣的研究課題並不違背帝國主義論的觀點,因為帝國主義論者主張統治國為了以殖民地的資源促進本國人民的生活水準,需先促成殖民地的經濟發展。而這可能是過去農業生產力方面的研究之所以得以締造較豐碩成果的因素之從以上例子,我們都可以看到政治禁忌如何限制了當時研究者的研究課題。

而1990年代以來臺灣經濟史研究之所以比較蓬勃,除了政治上的解嚴之外,更因為新經濟史研究方法愈來愈廣泛地被應用。經濟史研究方法有兩個派別,一派稱為傳統經濟史研究,另一派則稱為新經濟史研究。所謂新經濟史研究是指,有系統地應用經濟理論作為分析架構,並利用統計方法整理資料,最後使用估計、檢定及迴歸分析方法,把資料組合起來,探詢變數之間的因果關係。

這樣的研究方法源自於1950年代的美國,往後更締造了豐碩的成果,在1993 年Robert W. Fogel和Douglass C. North二位經濟史學者更因為在經濟史研究方面的貢獻,而獲頒諾貝爾經濟學獎。Fogel and Engerman(1971)曾將美國新經濟史的部分研究結果編為《美國經濟史重新詮釋》(The Reinterpretation of American Economic History)一書,企圖綜合一些研究成果,重新詮釋美國經濟史。

本書的書名有一部分仿效Fogel and Engerman的書名,主要是因為筆者與Fogel and Engerman一樣,都應用新經濟史研究法,嘗試重新詮釋臺灣經濟史上的一些問題,不過本書只集中於農家經濟相關問題的探究。

筆者於1980年代末期在美國匹茲堡大學攻讀博士學位,有幸開始投入臺灣經濟史的研究,博士論文的題目就是《日治時代臺灣經濟的成長及農家經濟》(Economic Growth and the Farm Economy in Colonial Taiwan, 1895-1945)。1991年取得學位回國之後,就開始在臺大經濟系開授「臺灣經濟史」一課,並繼續從事相關的研究,至今已經有二十多年了。

本書的內容大部分就是改寫自筆者這二十多年來臺灣經濟史研究的部分成果。其中的第一章有一部分改寫自1994年發表於《經濟論文叢刊》的〈論臺灣經濟史研究的歷史解釋觀點〉;第二章改寫自1994年發表於《經濟論文叢刊》的〈臺灣「新經濟史」研究的新局面〉;第三章及第四章以張素梅及葉淑貞發表於2003年《臺灣史研究》的〈日治時代臺灣農家所得之分析〉、1996年《經濟論文叢刊》的〈日治時代臺灣農家儲蓄行為之分析〉及2003年《經濟論文叢刊》上的〈日治時代臺灣農家之消費結構〉三篇文章為基礎,改寫而成的,不過已經與原文完全不同了。第五章大部分的內容曾以〈1918-1951年間臺灣農家商業化程度的變遷:以米作為主〉為題,發表於2012年林玉茹主編之《比較視野下的臺灣商業傳統》一書,而第六章的內容主要得自於筆者與張棋安先生合著,並於2004年發表在《經濟論文叢刊》的〈臺灣蓬萊種稻作普及之因素〉一文。附錄一文則從2005年發表於《兩岸與國際事務季刊》的〈臺灣經濟史大師—張漢裕教授的學術成就〉及2009年國立臺灣資料館編《臺灣教育人物誌Ⅳ》的〈張漢裕(1913-1998):臺灣農業經濟的奠基者〉這兩文改寫而成的。

沒有留言: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