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23日 星期六

『知の旅への誘い』中村雄二朗/ 山口昌男

『知の旅への誘い』岩波新書 1980


帶你踏上知識之旅

  • 作者:[日]中村雄二朗 山口昌男
  • 譯者:何慈毅
  • 出版社:南京大學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0年


在當代這個巨大的變革時期,既有的各種研究及理論面對多層次的現實社會中各種根深蒂固的問題難以給出充分的解答。這顯示了我們必須從根本上對目前研究及理論(也就是“求知”)的實際狀況進行反思。

“求知”,是我們人類為了超越自己而產生的,一種極具自我革新和創造力的活動。它就如同人類的生命,應該是具有自我革新能力的,應該是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

人類的求知活動應該是一種超越了日常生活中習慣性狀態的行為,應該是能帶來生機勃勃的生命輪回的行為。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人類的求知活動極像那充滿了冒 險的旅行。大凡有關人類社會的求知活動,並不是只要躲在書齋里面進行觀念性的操作就行了的,而是需要腳踏實地、身體力行地去親身感受。

本書分成上下兩部,兩位作者各寫半部,分別從自己的研究領域(哲學和人類社會學),把求知活動隱喻為旅行,討論人類的求知過程。

第一部“踏上求知的旅途”(中村雄二郎執筆),從哲學原理的角度,闡述對人而言旅行意味著什麼,在旅途中人類最原始的實際狀況以及問題將會怎樣呈現出來,還有當我們以旅行來做隱喻進行思考的時候,將會打開一個怎樣的求知世界。

第二部“探索知識的冒險”(山口昌男執筆),把在自我冒險的求知旅行中所經歷的種種體驗,通過各種主題展現出來,是一部獨自周游各地進行個人求知的歷史。

詳細資料

top
  • 叢書系列:當代學術稜鏡譯叢
  • 規格:平裝 / 157頁 / 15cmX23cm / 普級 / 單色 / 初版
  • 出版地:大陸

目錄

top
旅程之始
第一部 踏上求知的旅途
一、好奇心——求知的渴望
二、身體力行腳踏實地
三、就地取材動手改造
四、飲食——味覺辨別
五、方向產生意識
六、記憶——表象感覺
七、同行者——另一只眼楮
八、迷宮——走進深層世界
九、時間的發現——節奏與祭典
十、周游世界——深化知識
第二部 探索知識的冒險
一、旅途之始
二、旅行風格
三、穿越邊境
四、旅行日志
五、探索邊緣
六、旅行軌跡
旅程之末

top
自晚清曾文正創制造局,開譯介西學著作風氣以來,西學翻譯蔚為大觀。百多年前,梁啟超奮力呼吁︰“國家欲自強,以多譯西書為本;學子欲自立,以多讀西書為 功。”時至今日,此種激進吁求已不再迫切,但他所言西學著述“今之所譯,直九牛之一毛耳”,卻仍是事實。世紀之交,面對現代化的宏業,有選擇地譯介國外學 術著作,更是學界和出版界不可推諉的任務。基于這一認識,我們隆重推出《當代學術稜鏡譯叢》,在林林總總的國外學術書中遴選有價值的篇什翻譯出版。

王國維直言︰“中西二學,盛則俱盛,衰則俱衰,風氣既開,互相推助。”所言極是!今日之中國已迥異于一個世紀以前,文化間交往日趨頻繁,“風氣既開”無須 贅言,中外學術“互相推助”更是不爭的事實。當今世界,知識更新愈加迅猛,文化交往愈加深廣。全球化和本土化兩極互動,構成了這個時代的文化動脈。一方 面,經濟的全球化加速了文化上的交往互動;另一方面,文化的民族自覺日益高漲。于是,學術的本土化迫在眉睫佔雖說“學問之事,本無中西”(王國維),但 “我們”與“他者”的身份及其知識政治卻不容回避。但學術的本土化決非閉關自守,不但知已,亦要知彼。這套叢書的立意正在這里。

“稜鏡”本是物理學上的術語,意指復合光透過“稜鏡”便分解成光譜。叢書所以取名《當代學術稜鏡譯叢》,意在透過所選篇什,折射出國外知識界的歷史面貌和當代進展,並反映出選編者的理解和匠心,進而實現“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目標。

本叢書所選書目大抵有兩個中心︰其一,選目集中在國外學術界新近的發展,盡力揭櫫域外學術90年代以來的最新趨向和熱點問題;其二,不忘拾遺補缺,將一些重要的尚未譯成中文的國外學術著述囊括其內。

眾人拾柴火焰高。譯介學術是一件崇高而又艱苦的事業,我們真誠地希望更多有識之士參與這項事業,使之為中國的現代化和學術本土化作出貢獻。

沒有留言: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