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31日 星期五

Imre Kertész 1929-2016


Imre Kertész (Hungarian: [ˈimrɛ ˈkɛrteːs]; 9 November 1929 – 31 March 2016) was a Hungarian author and recipient of the 2002 Nobel Prize in Literature, "for writing that upholds the fragile experience of the individual against the barbaric arbitrariness of history".[3] He was the first Hungarian to win the Nobel in Literature. His works deal with themes of Nazi Holocaust (he was a survivor of a German concentration camp), dictatorship and personal freedom.[1] He died on 31 March 2016, aged 86, at his home in Budapest after suffering from Parkinson's disease for several years.[4][5]

Controversy[edit]

Kertész was a controversial figure within Hungary, especially since being Hungary's first and only Nobel Laureate in Literature, he still lived in Germany. This tension was exacerbated by a 2009 interview with Die Welt, in which Kertész vowed himself a "Berliner" and called Budapest "completely balkanized."[14][15] Many Hungarian newspapers reacted negatively to this statement, claiming it to be hypocritical. Other critics viewed the Budapest comment ironically, saying it represented "a grudge policy that is painfully and unmistakably, characteristically Hungarian."[16] Kertész later clarified in a Duna TV interview that he had intended his comment to be "constructive" and called Hungary "his homeland."[16]
Also controversial was Kertész's criticism of Steven Spielberg's depiction of the Holocaust in the 1993 film Schindler's List as kitsch, saying: "I regard as kitsch any representation of the Holocaust that is incapable of understanding or unwilling to understand the organic connection between our own deformed mode of life and the very possibility of the Holocaust."[17]
In November 2014 Kertész was the subject of an interview with The New York Times. Kertész claimed the reporter was expecting him to question Hungary's democratic values and was shocked to hear Kertész say that "the situation in Hungary is nice, I'm having a great time". According to Kertész, "he didn't like my answer. His purpose must have been to make me call Hungary a dictatorship which it isn't. In the end the interview was never published".[18]

List of works[edit]



卡爾特斯1929年11月9日生於布達佩斯,父親是木頭商人,母親是小職員。因為出身於猶太人家庭,1944年被納粹投入奧斯威辛集中營,1945年獲得解救。1975年,他的首部小說《無形的命運》(Sorstalanság,台灣譯「非關命運」,大陸譯《無命運的人生》)出版,以他在集中營生活為背景。2002年因該部作品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獲獎理由為「對脆弱的個人在對抗強大的野蠻強權時的痛苦經歷進行了深入的刻畫,而其自傳體文學風格也具有獨特性」。《無命運的人生》是他最著名的作品,它與長篇自傳體小說《慘敗》、《為一個未出生的孩子哭禱》一起被稱為卡爾特斯大屠殺小說三部曲。其他作品還有中篇小說集《英國旗》、《苦役日記》,散文集《作為一種文化的大屠殺》、《被放逐的語言》等。

作品列表[編輯]

  • 無命運的人生Sorstalanság (1975)
  • 尋蹤者A nyomkereső (1977)
  • 偵探故事Detektívtörténet (1977)
  • 慘敗A kudarc (1988)
  • 給未出生的孩子做安息禱告Kaddis a meg nem született gyermekért (1990)
  • 英國旗Az angol lobogó (elbeszélés, 1991)
  • 船夫日記Gályanapló (1992)
  • 協議Jegyzőkönyv (1993)
  • 大屠殺文化A holocaust mint kultúra (esszé, 1993)
  • 另一個人Valaki más: a változás krónikája (1997)
  • A gondolatnyi csend, amíg a kivégzőosztag újratölt (1998)
  • 被放逐的語言A száműzött nyelv (2001)
  • 清算Felszámolás (2003)
  • K. dosszié (2006)
  • 世界公民與朝聖者(該隱與亞伯)Világpolgár és zarándok (Káin és Ábel) (2007)
  • Európa nyomasztó öröksége (2008)
  • A megfogalmazás kalandja (2009)
  • Haldimann-levelek (levelezése Eva Haldimann-nal; 2010)
  • Mentés másként (a szerző 2001 és 2003 között írt naplója; 2011)
  • A végső kocsma (2014)
  • 觀眾A néző (2016)

已出版的中文譯本[編輯]

  • 周從郁/譯,《非關命運》,台北市:天下遠見出版,2003年。
  • 楊永前/譯,《清算》,台北市:台灣商務,2004年,Imre Kertesz譯為「因惹·卡爾特斯」。
  • 許衍藝/譯,《無命運的人生》,大陸:鳳凰出版傳媒集團,2010年1月。
  • 餘澤民/譯,《英國旗》,大陸:作家出版社,2003年6月。
  • 餘澤民/譯,《另一個人》,大陸:作家出版社,2003年9月。
  • 餘澤民/譯,《命運無常 : 同名小說電影劇本》,大陸:作家出版社,2004年2月。
  • 餘澤民/譯,《船夫日記》,大陸:作家出版社,2004年9月。
大陸上海譯文出版社於2005年出版了《因惹·卡爾特斯作品集》,共3冊:
  • 許衍藝/譯,《無命運的人生》,大陸,上海譯文出版社,2005年10月。
  • 宋健飛/譯,《給未出生的孩子做安息禱告》,大陸,上海譯文出版社,2005年10月。
  • 衛茂平/譯,《慘敗》,大陸,上海譯文出版社,2005年10月。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匈牙利猶太作家因惹・卡爾特斯(Imre Kertész),在長年病痛纏身後,於匈牙利當地時間31日凌晨4時不敵病魔,在布達佩斯(Budapest)家中安詳去辭,享年86歲。卡爾斯特以敘述二戰時在集中營的自傳小說《非關命運》(SORTALANSAG)榮獲200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獎後的他始獲國內外關注。
卡爾斯特作品,多以個人青少年時作為納粹政權集中營階下囚的親身經驗寫成。《非關命運》是他最著名的作品,與長篇自傳體小說《慘敗》、《為一個未出生的孩子哭禱》一起被稱為卡爾特斯大屠殺小說三部曲。其他作品還有中篇小說集《英國旗》、《苦役日記》,散文集《作為一種文化的大屠殺》、《被放逐的語言》等。
14歲進入奧斯威辛集中營
卡爾特斯1929年11月9日生於布達佩斯,父親是木頭商人,母親是小職員。1944年因猶太人身份,卡爾特斯被送往波蘭境內的奧斯威辛集中營,得以倖存的他隨後被轉往到布亨華爾德集中營(Buchenwald camp),最終在1945年獲釋。
「作為一個孩子,你對生命仍保有一絲信任,但當你經歷過奧斯威辛集中營後,一切都變得支離破碎了。」
以記者、譯者維生
離開集中營後,卡爾特斯回到家鄉布達佩斯展開記者、譯者的生涯。由於不受二戰後領導匈牙利的共產政府信任,處處受打壓,卡爾特斯只得從事翻譯工作,曾將語言學家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心理學家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哲學家維特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等人的作品翻譯成匈牙利文,供國內讀者閱讀。
卡爾斯特深受戰後存在主義作家卡謬(Albert Camus)、沙特(Jean-Paul Sartre)影響,對於極權統治下個體命運身不由己、受他人定奪此一主題深感著迷,日後創作多貫穿此主題,加以探究。
《非關命運》獲諾貝爾文學獎
卡爾斯特曾在一次採訪中說了一段發人省思的話:「我不曾認同自己是猶太人(I am a non-believing Jew #我本不信猶太教那一套),但卻不幸因有著猶太人的血統而被送進奧斯威辛集中營,我和營內的一些人一樣,被奧斯威辛變成『猶太人』。」
卡爾斯特長年受匈牙利政府打壓,《非關命運》這部作品在爭取10餘年後,終得在1975年出版,並在2002年和其他多部作品,為卡爾斯特贏得該年的諾貝爾文學獎。
卡爾斯特是首位榮獲諾貝爾文學獎的匈牙利作家,然而當時國內出現一股批評聲浪,部分人士埋怨應該由一位「非猶太裔」的國人取得該份榮耀。......
活著,是面對命運時,唯一擁有的自由!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匈牙利猶太作家因惹・卡爾特斯(Kertész Imre),在長年病痛纏身後,...
STORM.MG|作者:風傳媒

2017年3月30日 星期四

詠 Omar Khayyam

音樂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XDZbL452MA

(Omar Khayyam) - By Mehdi Aminian


Published on Jul 13, 2015
.
"Existence" composed by Mehdi Aminian
HERMITAGE.OPENING concert

آغاز به کار مرکز هرمیتاج با قطعه ای از مهدی امینیان

- Duduk: Emmanuel Hovhannisyan (Armenia)
- Ney, Setar and vocals: Mehdi Aminian (Iran)
- Oud: Aramayis Nikoghosyan (Armenia)
- Bendir and framed drums: Ghassan Bouz (Lebanon)
- Voice: Denis James Ryan (Ireland)

The Poem of Omar Khayyam :

"What is the profit of our transient existence?
Where is the weft of the weave of our subsistence?
In the heavenly sphere's abyss, souls of many innocent burn
To ashes. But where is the smoke to prove this instance?"

Thirty years in Moukden, 1883-1913, being the experiences and recollections of Dugald Christie《奉天三十年》


此片中舉的岩波的書,似乎都是文庫本。今天曹永洋先生託我捐台大圖書館的矢內原忠雄全集1965年版的第23卷【奉天三十年】(翻譯) 等,共758頁。



岩波茂雄及岩波書店 鍾漢清 邱振瑞 2017-03-05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ykwSdk1F70&t=1060s




Title
奉天三十年, Volume 2奉天三十年, 矢內原忠雄


Author
Dugald Christie

Publisher
岩波書店, 1938

Length
407 pages


奉天三十年 上




著者 クリスティー 著 , 矢内原 忠雄
通し番号 赤版 R-25
ジャンル 書籍 > 岩波新書 > 世界史

刊行日 1938/11/20
ISBN 9784004000259
Cコード 0229
体裁 新書 ・ 並製 ・ カバー
定価 本体700円+税


この本の内容
十九世紀末から二十世紀初頭にかけての満州は,日清戦争,拳匪事変,日露戦争,民国革命など,世界的な大事件の舞台となった.本書は一八八三年,この満州に伝道医師として渡来し,その後老齢で故国に帰るまで四十年間献身的に満州人のために尽くして民衆の信望を一身にあつめたスコットランド人クリスティーの自伝的回想記である.






【奉天三十年】另由郭維租據此日譯本翻譯成中文《奉天三十年》新北:永聖文化,?
~~~

奉天三十年

編輯


《奉天三十年》是2007年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杜格爾德·克里斯蒂。

作 者

杜格爾德·克里斯蒂 ISBN

9787216049214 頁 數

245 定 價

25.00元 出版社

湖北人民 出版時間

2007-2 裝 幀

平裝 叢 書

清史編譯叢刊

目錄

1 內容介紹
2 作者介紹

內容介紹


1883年至1913年這三十年,是東北歷史風雲變幻最為複雜的時期,甲午戰爭、義和團運動、日俄戰爭、黑死病、辛亥革命,起伏跌宕。在本書中,作者通過對自己親身經歷的回憶,形像地描繪出了那個時代的社會歷史風貌。因此,本書為晚清史、東北地方史、基督教傳播史、社會史等研究,提供了非常有價值的資料,同時又不失為一本可讀性很強的文史讀物。


杜格爾德雖然對中國人民懷有深厚的感情,但這並不等於其所有記述都符合歷史實際。為了保留歷史著作的完整性,我們對書中某些觀點沒有改動。讀者在閱讀時千萬不要忘記他的真實身份:一位著名的英國醫療傳教士,一位基督徒。[1]




作者介紹


本書作者杜格爾德·克里斯蒂,1855年出生於蘇格蘭。22歲時,進人愛丁堡大學醫療傳教士學院。畢業以後,長期在中國東北傳教。本書的合作者伊澤·英格利斯為杜格爾德的妻子。1914年,她和杜格爾德應一位倫敦出版商要求寫作本書,成書後由倫敦“康斯特布爾有限公司”於1914年5 月出版。 參考資料
1.奉天三十年.豆瓣讀書[引用日期2012-01-31 03:25:37]

~~~~

full text 文字掃描錯誤頗多
Thirty years in Moukden, 1883-1913, being the experiences and recollections of Dugald Christie



by Christie, Dugald, b. 1855; Christie, Iza Inglis, "Mrs. Dugald Christie.," ed



Published 1914


Topics Missions






DOWNLOAD OPTIONS


download 1 file

ABBYY GZ download


download 1 file

DAISY download


download 1 file

EPUB download


download 1 file

FULL TEXT download


download 1 file

KINDLE download


download 1 file

PDF download


download 1 file

SINGLE PAGE PROCESSED JP2 ZIP download


download 1 file

George Ernest "G. E." Morrison 莫理循的《中國風情》(An Australian in China )(東洋文庫)



喬治·厄內斯特·莫理循英語:George Ernest Morrison,1862年2月4日-1920年5月30日),又譯作馬禮遜毛黎森莫禮森莫里遜[1]澳大利亞出生的蘇格蘭人,1887年畢業於愛丁堡大學醫科。他是一位與近代中國關係密切的旅行家及政治家。其子伊恩是著名戰地記者,1950年在韓戰戰場中地雷身亡,其與韓素音相戀的故事成為生死戀的情節。
1902年由Frederic Whiting所作畫像

生平簡歷[編輯]

早年[編輯]

莫理循出生於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吉朗的蘇格蘭移民家庭。自幼喜歡冒險,18歲時曾孤身一人徒步穿越澳洲大陸,在123天內走了2000英里。1883年,他前往紐幾內亞進行探險,結果遇到土著人襲擊,被長矛刺中,被送到蘇格蘭愛丁堡就醫,才取出了長矛的倒刺。隨後他在愛丁堡完成了醫學學習。
此後他以醫生的身份先後到西班牙摩洛哥等地探險。1893年,莫理循到達遠東,先在日本呆了一段時間。次年在中日甲午戰爭爆發前夕來到中國[2]

旅居中國[編輯]

莫理循攝於中國西部
莫理循來中國後,於1894年由上海動身,經長江到達中國西南內陸,後循陸路到仰光,為時半年,完成著作《中國風情》,1895年在英出版後引起西方廣泛關注,同年大清國與日本發生甲午戰爭,遠東成為世界關注之焦點,為此被《泰晤士報》聘請莫理循為記者,直到1912年。開始以「中國的莫理循」、「北京的莫理循」而聞名。1896年從曼谷昆明,次年又作橫穿東三省的旅行。1897年以後駐北京。1900年他協助駐北京的外國使節對抗義和團長達55天的圍攻。
1911年,武昌起義爆發後,莫理循是第一個以「革命」這個詞向外部世界報導這次事件的西方記者[3]
1912年,莫理循接受中國政府的邀請,出任袁世凱的政治顧問,一直當到第四任總統徐世昌時期。袁世凱稱帝後,將「王府井大街」改名為「莫理循大街」。1919年,莫理循以中國政府代表團顧問身份出席巴黎和會[1]

病逝於英國[編輯]

巴黎和會後,莫理循感到身體不適,辭職前往英國德文郡定居,1920年5月30日病逝,享年58歲。
莫理循親歷了從近代中國從戊戌變法到巴黎和會的歷史進程,是中國清末民初歷史轉型期的見證人。

著作[編輯]

莫理循的《中國風情》(An Australian in China [4])描寫了他親自從上海啟程沿長江進入四川雲南緬甸的旅途見聞,記述了晚清各地社會、經濟、文化及風俗,其中既有官僚階層,亦有市井鄉民,以及在華的傳教士和商人,展示了大變革之前清末社會的生動場景。

後世[編輯]

  • 從1897年到1917年,莫理循收集了有關亞洲,特別中國的各種書籍達2.4萬冊。這些書籍在1917年被日本三菱財閥第三代主持人岩崎久彌以3.5萬英鎊買下,運往東京,並以此為基礎建成了有「東方學家的麥加」之稱的東洋文庫
  • 莫理循在北京的故居王府井大街271號(舊時的門牌是王府井大街100號),現為北京市亨得利鐘錶總店的主要門店[1]

參考資料[編輯]


^ 移至:1.0 1.1 1.2 王府井大街271號莫理循故居. 新華網. 2010-04-16 [2011-06-12] (中文(中國大陸)‎).
移至^ 總統府里的洋記者. 網易. 2011-06-11 [2011-06-12] (中文(中國大陸)‎).
移至^ 莫理循:這不是叛亂,是革命. 鳳凰網. 2011-04-22 [2011-06-12] (中文(中國大陸)‎).
移至^ [1]
外部連結[編輯]
莫理循藏書中的27本圖書的數碼檔案東洋文庫






George Ernest "G. E." Morrison (4 February 1862 – 30 May 1920), also known as Morrison of Peking or Chinese Morrison, was an Australian adventurer and The Times Peking correspondent.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