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31日 星期一

《山海佇望》;「坎坷與榮耀—東吳大學建校百年紀念文集」 /船過水有痕/ 三民書局六十年1953-5013 / 電子所二十年的軌跡1979.4-2005.12




《山海佇望──淡江大學中文系六十週年「六十有夢」紀念文集》
殷善培老師主編
《山海佇望》是淡江大學中文系六十週年紀念文集,也是本系創系一甲子推動「六十有夢」(The dream of the Sixtieth)專案的核心成果。全書十五萬字有餘,體例文圖兼備,文字內容主要分為兩輯,第一輯為「未盡的追憶」,第二輯為「系友的回聲」,插圖則由謝旻琪老師以輕水彩手繪,並搭配微光現代詩社成員的詩作以為呼應。整體上藉由不同世代、不同類型的師長、系友的親自撰文、專訪、轉錄與多元的表現形式,體現我輩中人對淡江及中文系的主體認同與情份積累,無論是懷想青春懵懂歲月、重構靈魂成長歷程、感恩師友啟蒙厚誼,或是回顧與見證時代、歷史與人文風景等等,它們不但是我系師友們在人生不同階段的一種個人史,也在小敘事的字裡行間,為我們綜合與重構了中文系甚至淡江和淡水的歷史風華、理想情懷與多元出路的一些關鍵環節,因此也是未來發展的視野與希望的厚土。

~~~
本校報紙型之「東吳校訊」校友版自90年11月第191期發行後,改以雜誌型之『東吳校友』刊物發行,91年6月發行創刊號起,每年發行兩期。該刊為學校與校友的重要聯繫媒介,凡校園要聞、院系動態、傑出校友、校際合作、推廣進修以及各地校、系友會之脈動等校友關心之訊息,皆為該刊涉獵的議題,校友知性與感性的雋語、傳奇故事或人生哲理等,均為該刊採集探訪的內容。
該刊園地開放,並定期分別於每年六月(四月三十日截稿)及十二月(十月三十日截稿)發行,歡迎校友踴躍投稿。
來稿請寄:111台北市士林區臨溪路70號東吳大學發展處校友聯絡組
或傳真:(02)2881-0422
E-mail:alumni@scu.edu.tw。
另該刊全彩A4規格之廣告頁亦歡迎校友企業多予贊助刊登。本刊將改採訂閱方式,自93年12月第六期起同步發行網路電子版,敬請學長姊提供E-mail帳號。



西元兩千年為慶祝母校建校100年,乃由中文系張曼娟老師及林伯謙老師主編「坎坷與榮耀—東吳大學建校百年紀念文集」,全書共收錄51篇文章,專訪近50位傑出校友,暢談人生並對母校東吳的感懷,真情流露,尤其楊其銑名譽校長的序文-「坎坷的復校路程」,感人肺腑。
民國91年為延續母校建校百年之精神,再由中文系丁原基老師及連文萍老師主編....



 船過水有痕:東吳大學建校百年紀念詩集  台北:書林.2000



「第一年我愛上青山

並非不喜歡白鷺

走過的溪水

只是好奇下一條會不會更美?」

慶 祝東吳大學建校百年之際,劉源俊校長特邀請詩人、英文系副教授林建隆主編此紀念詩集,匯集到四十位教師、同學及校友詩人,如黃騰輝、蕭蕭、羊子喬、游喚、 阿盛、羅智成、路寒袖等共襄盛舉,更請到音樂系盧炎及張玉樹兩位老師作曲,英文系林建隆老師作詞,共同為東吳校園譜出兩首新歌。希望透過詩歌呈獻作者們對 東吳的感動、懷念及祝福,為見效百年留下一個永恆的紀錄。『船過水有痕─東吳大學建校百年紀念詩集』共分為四部分,分別為東吳的今日與昨日、東吳的風土與 人物、東吳的年歲與思緒及東吳校園新歌。本書出版印刷費用由高雄市校友會贊助,且與張曼娟老師主編之紀念文集搭配成一套書,深具東吳特色,即將在八十九年 二月由書林出版,敬請期待。



 三民書局六十年     

I S B N 13:9789571457949
作    者:周玉山-主編
裝訂/頁數: 平裝 / 600頁
版次: 初
規格(高/寬): 21.0*15.0cm
出版社:三民書局
出版日:2013
作者篇

楚崧秋/俞兆年/陸以正/彭  歌/王廷輔/張存武/李雲漢/張孝裕/向 明/陳祖耀/余英時/許倬雲/黃肇珩/朱永嘉/邱燮友/許智偉/黃慶萱/林明德/薄松年/張錦源/郁賢皓/莊  因/陳捷先/石永貴/孫 震/左松超/裘錫圭/溫世頌/林秋山/黃永武/鄭貞銘/黃昆輝/陳奎?/張玉法/齊益壽/賴明德/何秀煌/朱石炎/孫雅明/張潤 書/吳 怡/林玉体/毛齊武/楊維哲/簡 宛/莊 靈/張天津/張至璋/簡宗梧/蔡文輝/曾永義/劉安彥/高木森/黃俊郎/黃宗樂/黃志民/葉啟政/杜正 勝/胡世慶/金世朋/彭家發/林騰鷂/韓 秀/呂大明 /周功鑫/蔡聰明/張燕風/邢義田/黃維樑/翁秀琪/鄭樹森/洪邦棣/陳郁秀/童元方/吳瓊恩/陳志華/劉華祝/李瑞騰/王道還/陳瓊花/鄔國平/李念祖 /王安祈/陳清河/周陽山/王怡心/王基倫/嚴歌苓/林明慧/顏瑞芳/薛化元/林富士/黃國興/侯迺慧/車蓓群/林黛嫚/陳純一/吳佩蓉(依年齒排序)

編者篇

劉秋涼/黃燃燦/王韻芬/黃添丁/吳雲卿/謝美智/黃建財/廖淑華/陳正風/蔡季吟/謝宏銘/周 輝/邱垂邦/李訓詳/吳賦哲/李錦芳/黃倬鑫/林苗蓮/吳淑如/程佳鈴/張加旺/張之慧/賴正發/李長霖/黃瓊蕙/陳翊翎/劉培育/郭文琪/葉兆得/陳榮華/蕭遠芬/劉振強
編 序/周玉山  

景美溪,慢慢流,經過政治大學,以及世新大學。這兩座學府,出現在同一流域,已經很久了;我先後任教於兩校,涵泳於斯,受惠於斯,也已經很久了。

中外的先哲,許多的領悟,都起 於觀水。赫拉克利圖斯說:「投足入水,已非前水。」羅家倫先生據此,提倡動的人生觀。孔子說:「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他有感於歲月如流,所以寸陰是 競,力爭上游,成為中國文化史的第一人,觀水的收穫大矣。我在景美溪畔,眼見歲月如流,心想三民書局。

三民書局六十年了,在臺灣落地 生根,枝繁葉茂,擁有一大片天,人人皆曰老牌子。它是老派的,卻又是新穎的,就像林書豪先生,也被說成老派的,卻又是生龍活虎的。另一個比喻,就像口語傳 播,是最古老的,卻又是最當下的。三民書局戀舊創新,兼容並包,結果成為臺灣最大的單一書店,更是最大的本版書店,這種新古典主義,證明是可行的。


三民書局的主人劉振強先生,正 派出書,一如《聯合報》的王惕吾先生,正派辦報,因此都可大可久。三民的本版書上萬種,每一種都是正派的,卻能存活乃至長青,曲高反見和眾,端賴劉先生獨 到的眼光,不拔的毅力,以及可敬的人格。劉先生樂善好施,寬待同仁,禮遇學者,也造福大眾。他在事業有成後,如歌德所言,邁向一切的峰頂,以一己之力,完 成政府應為而不為之事,成就文化英雄的地位,最重要者,是全面鑄刻標準漢字。他的精神越用越出,體力也較前更佳,使我想到《詩經》的祝願:「報以介福,萬 壽無疆。」

十年前,我追隨逯耀東先生,共 同主編《三民書局五十年》,敬邀一百二十多位作者,回顧為三民寫書的經過,也為臺灣出版史,留下應有的一頁。逯先生與朋友交,「披心腹,見情素;墮肝膽, 施德厚」,劉先生自然引為知己,逯先生卻於稍後溘逝,令我愴懷至今。所幸,他在三民出版的多種史學著作,延續了一位學人的生命。

今年,我敬邀一百三十多位作者和編者,回顧為三民寫書和編書的經過,並發表感想,直提建言,合為這本《三民書局六十年》。所謝者,諸位先生和女士踴躍賜稿,情見乎辭,俱現人間的善緣。所憾者,三民的作者和編者數以千計,本書雖字字珠璣,卻也大量遺珠,唯有俟諸「三民書局七十年」了。

本書邀稿期間,哲學家勞思光先生、史學家杜維運先生,不及惠賜大作,即歸道山,大雅云亡,國人共哀。勞先生的四卷本《中國哲學史》,與父親世輔公的同名專書,皆由三民出版,也同為傳世 之作,學人的生命,果真地久天長。杜夫人孫雅明女士,接下杜先生的筆,寫了〈撫今憶往〉,令人動容,也為本書再添亮色。

本書特闢「編者篇」,約請三十 多位三民的同仁執筆,不讓「作者篇」專美於前。諸位同仁久隨劉先生,為三民勞心勞力,共建一個溫暖的大家庭,催生並接產上萬種的本版書,如今走向臺前,告 訴觀眾,大家長可歌可泣的故事,是這樣的引人入勝。作者和編者的共同處,在抒發了對劉先生的衷心感激,而真情就是王道。我深信,廣大的讀者,透過本書和上 萬種本版書,以及三民的待客,也能接受這樣的共識。

本書編就,鬆一口氣,我有不能 已於言者。劉先生從大陸到臺灣,六十多年來,從開創到成功,始終不改其國族理念,一個中華民國,一個中華民族,心之所繫,忠愛纏綿,他為孫兒取名「一 中」,可見一斑。本書的一、兩位作者,強調不同的理念,他則笑而受之,不刪一字,休休有容,乃見其大。劉先生交朋友,不但求同存異,而且求大同存大異,於 是近悅遠來,尤獲老友的向心。

一九五三年,三民書局成立,四 年後,劉先生即與父親訂交。一九六○年代起,他為我們父子出書,至今已近四十種,其中包括不斷的新版。劉先生負責任,求完美,三民因此有別於其他出版社, 不惜破費,增修內容,與時俱進,以利讀者。這樣的出版家,臺灣實在少有,所以三民的書經常再版,劉先生卻是絕版人物了。

多年來,劉先生之於舍下,已是最重要的長輩,舉凡工作的方向,婚姻的選擇,子女的教育,我們無不求教劉先生,也都獲得最好的答案。他的溫暖,一如雨後的陽光,不止照亮一家,而是千門萬戶。三民出書上萬種,展書數十萬冊,網路書店更無遠弗屆,臺灣乃至華文世界,因此更亮了。

本書原為報恩而編,完成之後,我反為受惠者。久違雅教的師友,素未謀面的名家,一一傾訴與三民和劉先生的情緣,為我打開一百多扇明窗,迎接長夜過後的初光。

這樣的天啟,我先睹為快,感激在懷。
編 序 /周玉山

作者篇
楚崧秋/客觀看最近十年的三民書業 3
俞兆年/相知相惜,互勉互勵,終得如願以償 6
陸以正/臺灣出版界的一位奇人 9
彭 歌/弘毅哉,振強先生祝三民書局花甲大慶 12
王廷輔/劉振強先生與我的君子之交 19
張存武/面向三民十年 22
李雲漢/三民風義常存我心 24
張孝裕/我為三民書局出版古籍注音 29
向 明/三民助我成長 31
陳祖耀/虔祝三民書局花甲之慶  35
余英時/三民書局和我的特別關係賀三民書局創立六十週年  40
許倬雲/三民書局創業壬辰還曆誌慶 43
黃肇珩/他,一點也不肯退讓 48
朱永嘉/三民書局六十年說一點在三民出版那幾本古籍新譯的經歷 54
邱燮友/黃金六十年的三民書局 58
許智偉/讀書人的典範 63
黃慶萱/甲坼開眾果,萬物具敷榮 67
林明德/三民書局創業六十年感言 71
薄松年/我和三民書局的情緣 76
張錦源/三民書局創業六十年感言 79
郁賢皓/三民書局劉董事長與我的友誼和情緣 82
莊 因/流水十年 87
陳捷先/說劉董兼賀三民書局成立六十年 90
石永貴/創造在艱困之中劉振強先生與「三民」 95
孫 震/功在文化 101
左松超/為所當為的劉振強先生 106
裘錫圭/一個違約作者感受的寬容和禮遇 111
溫世頌/一位令人感恩的文教創業者劉振強先生 114
林秋山/祝福劉董事長永生不老 118
黃永武/不差一字的《好句在天涯》 121
鄭貞銘/坐擁書城的日子賀三民六十週年,兼懷王雲五老師 124
黃昆輝/一位堅持理念、常保熱情的文化人 127
陳奎?/感念與祝福 131
張玉法/重慶南路上的長青樹三民書局 135
齊益壽/古風與今範賀三民書局堂堂正正六十春 138
賴明德/光輝璀璨的三民書局 143
何秀煌/雲開星萬里耀眼又十年 149
朱石炎/三民書局與我有緣 158
孫雅明/撫今憶往 162
張潤書/《行政學》發行三十六年 166
吳 怡/我在三民書局的第一本書 170
林玉体/編寫三民「大學教育叢書」有感 174
毛齊武/將黑白化為彩色的劉振強先生 179
楊維哲/半甲子的緣 182
簡 宛/文學的推手 187
莊 靈/與三民結緣話從頭 190
張天津/出版界的巨人三民書局 194
張至璋/一把衡量價值的尺 197
簡宗梧/三民書局賦 200
蔡文輝/手寫稿紙的消失與電腦文稿的崛起:傳統與創新 203
曾永義/我為三民書局撰著《地方戲曲概論》 207
劉安彥/恂恂君子 出版文化傳人 213
高木森/臺灣文化燈塔一甲子 219
黃俊郎/與三民的不解之緣 222
黃宗樂/三民書局豐富了我的人生 226
黃志民/三民‧成長 230
葉啟政/一位有心的出版家劉振強董事長 234
杜正勝/學林別傳記我與三民劉董交往二三事 239
胡世慶/祝願三民書局,迎來更加輝煌的明天 249
金世朋/不是書緣之緣 253
彭家發/書局街的終極地標 256
林騰鷂/三民因緣六十年 260
韓 秀/俠士的護佑 264
呂大明 /一位園丁,耕耘書的百花之園  269
周功鑫/出版界經營典範劉振強董事長 274
蔡聰明/從讀者、作者到主編者 279
張燕風/點燈的人 285
邢義田/緣結三十年 288
黃維樑/仁義「三民」人 291
翁秀琪/東方的古騰堡三民書局董事長劉振強先生 294
鄭樹森/三民書局六十大慶賀卡 297
洪邦棣/與三民的三段情緣 299
陳郁秀/知識與智慧之寶藏,國家競爭力的基石與典範 305
童元方/不一樣的出版家 309
吳瓊恩/返本開新、會通宇宙精神的出版家劉振強先生 312
陳志華/三民書局早期幾本憲法類的書 316
劉華祝/我對劉振強董事長等的感激之情 322
李瑞騰/從《中國文學史》到《臺灣文學風貌》 326
王道還/不忘其初的出版家 328
陳瓊花/永續的情緣我的書在三民 331
鄔國平/認識三民書局 335
李念祖/結緣四十年的感謝與祝福 339
王安祈/當代戲曲 343
陳清河/為三民書局的「一甲子」說個故事 347
周陽山/修憲歷程與三民書局 352
王怡心/普及知識傳播的三民書局 355
王基倫/編纂教科書的經驗 358
嚴歌苓/賀三民書局六十誕辰 362
林明慧/祝三民書局生日快樂 366
顏瑞芳/雪地蒼松 368
薛化元/三民書局與我 372
林富士/「三民」情義 377
黃國興/「三」個小「民」書局與我 381
侯迺慧/精微的用心,深遠的影響 385
車蓓群/三民,謝謝! 388
林黛嫚/傾 聽 391
陳純一/《現代國際法》與三民書局 395
吳佩蓉/三民書局六十年慶 400

編者篇
劉秋涼/老店員所認識的劉董事長 407
黃燃燦/我在三民的日子 413
王韻芬/第二個家 417
黃添丁/加入三民大家庭四十年 426
吳雲卿/走過三民四十年 429
謝美智/緣起不滅 433
黃建財/那一年,我們這樣編教科書 439
廖淑華/最初,也是最後 443
陳正風/我眼中的劉先生 446
蔡季吟/在三民的日子 450
謝宏銘/二十五年所見的身影 454
周 輝/我在三民二十五年的工作與成長 461
邱垂邦/編輯「古籍今注新譯叢書」的心得 467
李訓詳/期開深井湧甘泉 474
吳賦哲/我心目中的劉振強先生 479
李錦芳/「兩個」劉先生 486
黃倬鑫/三民書局數位化的推手 490
林苗蓮/駑馬十駕,功在不舍 494
吳淑如/寫字背後的堅持 500
程佳鈴/成就生命的價值 503
張加旺/從臺灣到大陸邀稿的經過 507
張之慧/鍥而不捨的精神 512
賴正發/找書!到三民 515
李長霖/緣起三民我心目中永遠的三民書局 519
黃瓊蕙/是緣分 522
陳翊翎/任重道遠 528
劉培育/活在「烏托邦」裡的劉振強先生 533
郭文琪/堅持完美,永不放棄 538
葉兆得/從實驗中創新的三民書局排版部門 542
陳榮華/緣結三民 548
蕭遠芬/一種信念 553
劉振強/回首來時一甲子 556


也有風雨也有晴 : 電子所二十年的軌跡

史料編號 | B000002
史料類型 | 史料-出版品
次類型 | 出版品-紀念性出版品
媒體格式 | 紙本
單位 | 電子工業研究所(1979.4-2005.12)
創作者 | 蘇立瑩
出版者 | 電子工業研究所,
年代 | 1994
語文 | 中文
頁數 | 200頁.
一般註 | 其它題名:ERSO 20th
資源連結 | 數位檔連結
實體館藏連結
權限 | 著作權擁有者: 工研院
著作權授權狀態: 經申請授權使用
使用範圍: 1.數位檔僅供網路瀏覽勿做其它用途。2.無數位檔之史料請參考「實體館藏連結」調閱。
典藏單位 | 工研院
分類 | 歷史文物
技術領域 | 電子與光電
內容描述 | 在此除了要感謝所有參與過電子所成長的人外,我更要感謝電子所成立二十週年前夕為我們述說故事的人。他們提供了一些鮮為人知的軼事,不但為本書增添不少趣味,也讓人感受到個中的酸甜苦辣。~邢智田
所長序
第一章積體電路計畫的誕生
•小欣欣豆漿店
•電子時錶研究發展小組成立
•潘文淵被幽禁在圓山飯店
•高度辦事效率
•電子工業研究發展中心及TAC成立
•孫運璿資政居功厥偉
•潘太太的一封信
•跑在起跑點上蓄勢待發
第二章時勢造英雄
•胡定華自交大跨刀相助
•楊丁元、史欽泰、章青駒自美返台
•在工研院土生土長的曾繁城
第三章RCA技術引進
•技術移轉的選擇
•發出技術合作邀請函
•審核企畫書
•選定RCA
•簽訂技術移轉合約
•關鍵成功因素
•阿里郎也來請益
第四章那一段受訓歲月
•編列作戰小組
•被視為外星人
•嚴縝作戰計畫
•各人習性,原形畢露
第五章創造電子工業奇蹟
•建造工廠與赴美受訓齊頭進行
•積體電路工廠落成
•第一張訂單來自香港
•成為全世界三大電子錶輸出國
•電子檢驗也受重視
第六章聯華電子的衍生
•衍生動機
•決定衍生方式
•聯華電子籌備處成立
•移轉過程與項目
•關鍵成功因素
•功勞歸諸聯華電子
第七章電腦與電子並駕齊驅
•電腦計畫的濫觴
•王安取經記
•在電子計畫的光芒裡默默耕耘
•各期電腦計畫成果
•計畫主持人心語
第八章「違章建築」裡的微波技術
•迫於無奈的接受
•Varian技術引進
•摸索中求成長
•巨變來得太突然
•穩定中迭創佳績
•以信心面對未來
第九章多產只為工業界
•電子檢驗中心(ETC)
•台灣積體電路公司(TSMC)
•台灣光罩公司
•億威公司
第十章手足分家
•不再只是傳言
•章青駒轉任業界
•電子、電通各領風騷
•邢智田接掌電子所
第十一章次微米計畫
•細說從頭
•盧志遠的使命感
•要拼才會贏
•傲人佳績
•待嫁女兒心
第十二章改善體質走更長遠的路
•品質的路 改善的心
•為工安求取平安符
•犧牲奉獻的同義詞
•以市場為導向
•是轉變而非突變
•祝福你!電子所

臺灣歷史圖說(三版 2016)


翻讀此書的一些想像:
10.23
......給您建議加張台灣周圍島嶼圖--以甘德霖訪馬偕過程為主。
當時還想過一個建議,現在補述如下:
與其介紹總督官邸,毋寧介紹日本人的台北 (其他市也可)都市計畫,譬如說,胡適之先生就說過,總督府的面積,遠遠小於台大醫院的規劃用地,這不簡單。......

10.29
我是個史地、語言學等外行者 (所以臺民的革命或抗爭史,似應考慮許達然、陳冠學等人的清朝抗爭事件,這只是個想法.....又,或者可稍為介紹/提及海外的臺獨,或許這也是臺灣史:我雖是胡適之先生信徒,也很想知道在美國"發"給他"宣言"的人物....)。那天買到三版新書,先翻圖片,運氣好,找到一張圖,發現誤置。.......

"很慚愧,我剛剛才約略"翻完"此書。
基本上是本好的入門書。不過,我似乎沒看到人口 (含原住民)、工商等推移、分布數字,似乎有點遺憾。
我個人很重視索引,所以說不定周教授可考慮請學生練習編,登在學術blog上。如此,185頁和193頁的同一歌詞比較了然。"



臺灣歷史圖說(三版)



目錄

三版自序
增訂本自序

本篇:史前至一九四五年
第一章 誰的歷史?
第二章 史前時代的臺灣
第三章 原住民與南島語族
第四章 「美麗島」的出現
第五章 漢人的原鄉與移墾社會
第六章 漢人與原住民的關係
第七章 改朝換代
第八章 兩大反抗事件
第九章 殖民地化與近代化
第十章 知識分子的反殖民地運動
第十一章 臺灣人的美感世界
第十二章 戰爭下的臺灣

戰後篇:後殖民的泥沼
小引
二二八事件
「白色恐怖」時代
黨國教育
民主化、歷史記憶、我們的路
各章基本參考資料與延伸閱讀

圖片來源書目

三版自序

  《臺灣歷史圖說》最初在1997年10月印行,明年(2017)就滿二十年了,若以人來說,當時誕生的嬰兒就可投票了。書和人當然不能直接類比,不過,由於讀者的愛顧,給了這本書成長的機會。從最初的初版到現在,這本書總共有七個版本,每個版本都有一些變化。

  這本書目前有韓文、日文,以及英文版。在此簡單羅列這七個版本的大概:

  一、中央研究院版,1997/10   (版主HC:杜正勝著《臺灣心 臺灣魂》(高雄:河畔出版社,1998),頁37-39推薦此書:自由日報 1997.12.15)
  二、聯經版,1998/09 改換一張圖版
  三、韓國新丘版,2003/06 同上
  日本平凡社版,2007/02 增加:戰後篇
  聯經增訂本,2009/12 增加:戰後篇+本篇二章
  日本平凡社增補版,2013/02 增加:本篇二章
  南天英文版,2015/10 增加:數十幅圖片+本篇一章+內文增補+四種附錄

  上述的第五個版本「聯經增訂本」今年春天已經絕版,現在重新再版,連同聯經一九九八的初版,是聯經中文版第三版;整個來說,則是這本書的第八個版本。

  一本會成長的書,對作者來說是有點神奇,最要感謝讀者。英文版是目前各版本中最大開、最厚重(469頁),除了圖片大量增加之外,正文很多地方針對英語讀者增補改寫,而非直譯。此外,考慮到西方讀者可能想多了解臺灣與近代世界的關係,增加一章“Facing the Ocean Again”(再度面向海洋),寫臺灣開港通商後的情況,這是取材自我的另一本歷史普及書《少年臺灣史》,因此就沒再放到本書中。有鑑於歷史普及書不宜過厚,這次本書再版,除了修訂文字之外,酌量增加約三十張的圖片,希望能多少帶給讀者耳目一新之感,卻不增加負擔。

  有讀者問我:「三一八」會不會寫入新版?準備英文版時,也遇到同樣的詢問。歷史研究需要大量閱讀材料,並深入思考,才能提出具有分析意義的敘述或書寫。我個人雖然參與了三一八之前的公民反服貿行動及該運動本身,對它有一些近距離的了解,但離客體化的知識還是很遠。三一八在將來的臺灣歷史一定會占據非常重要的地位──惟其先決條件是,我們必須持續努力,直到島嶼確立它的主體性。如是,我們才能確保三一八的歷史定位。過去固然決定了現在和未來,未來也會決定過去如何成為歷史。我們不止為將來在努力,我們也為過去在努力。但願有一天,我能在這本書中寫下三一八的篇章。

  這本書能夠順利再版,要感謝的人很多。聯經總編胡金倫先生、主編沙淑芬女士、南天書局魏德文先生,以及提供圖片的先生女士,是作者特別感銘在心的。

  歷史書寫或許是歷史研究者參與歷史的方式吧?在這本書再版的前夕,謹記下一個知識工作者的本願。

2016年10月30日 星期日

沈櫻譯,褚威格的【同情的罪】(1982 山東人民出版社)

 沈櫻女士翻譯、出版的【一位陌生女子的來信】1966?,我初中二三年級,轟動台灣,一年10刷。
 (2008年:J. Addison
  "鬱金香台北:純文學出版社,1968,頁62-65)

2015年年底,我在臺大圖書館看一本沈櫻在中國時期的小說集,查該圖書館,竟然連一本譯作都沒收,很失望。
2016.10.30  我去該圖書館,竟然有一本山東人民出版社出的, 沈櫻譯的褚威格的【同情的罪】(1982,499頁+iii,16開,353千字,定價1.5元,一刷 47000本。) 本書將台版3本書合起來出版。

原來,這本是校友郭松棻、李渝教授身後合贈的書,2016.6.7 上架。

此本【同情的罪】目次:
關於褚威格   (沈櫻) 


同情的罪     1 
一位陌生女子的來信     173
蠱      206
奇遇  253
看不見得珍藏  294
情網     306
月下小巷  316
一個女人的二十四小時  332
怕  384
抉擇 422
家庭教師  480

跋  (藍海)    496

2016年10月29日 星期六

1929年大崩盤 (The Great Crash 1929), 大蕭條時期的中國︰市場、國家與世界經濟(1929-1937[日]城山智子)

The idea that the Wall Street Crash caused the Great Depression—a perception popularised by J.K. Galbraith in the 1950s—has gone out of favour in recent years



Have we forgotten the lessons of the Great Depression? The Great Depression is a natural template since the 2007-09 crisis and is generally perceived to be the worst economic crisis since the 1930s. But the problem with using historical examples is that there is rarely agreement on what history teaches http://econ.st/1zIrN60






經濟大恐慌-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Wikipedia





1929年大崩盤 (The Great Crash 1929) By 約翰.高伯瑞 (John Kenneth Galbraith),
羅若蘋譯,台北:經濟新潮社出版社,2009

歷史上永恆的投資∕經濟經典
每次金融風暴,這本書就暢銷!
每個人都該了解這段歷史,因為人類的愚昧會不斷重演。
★美國《財富》雜誌、《紐約時報》、《聖路易郵報》、《大西洋月刊評論》一致盛讚!
  《1929年大崩盤》這本書最早於1954年出版,此後在1955、1961、1972、1979、1988、1997年不斷再版,直到如今已有五十四年。作者高伯瑞是美國二十世紀經濟學界的代表人物,除了作者及書本身的重要性之外,還有一個能讓本書銷量維持不墜的理由:每一次它的出版,另一個可能發生的事件——另一個泡沫或是緊接而來的不景氣——就會激起大家對這段大蕭條和崩盤歷史的興趣,它曾引發一場慘烈的不景氣。
  猖獗的投機。創紀錄的交易量。人們大肆購買資產,不是因為它們的價值,而是因為買方相信自己可以在短短的一、兩天,甚至幾個小時內脫手,迅速致富。樂觀主義和它所帶來的影響主宰了整個股票市場。然而這一切終將結束。股市的下挫總是比上漲來得突然。在1929年股市大崩盤之後,緊接而來的經濟大蕭條持續了十年之久。1929 ~ 1933年,國民生產毛額(經濟總產量)下降近30%。在1930年到1940年之間,只有1937年這一年的平均失業人數少於800萬人。1933年大約有1,300萬人失業,幾乎每四個勞工有一人失業。到1938年仍然有五分之一的人失業。
  1929年的大崩盤和2008年的金融海嘯相似之處在於,政府在當時都知道該如何因應,但同時又都拒絕這樣做,只是一昧地向民眾信心喊話,宣稱經濟基本面健全,卻造成無可挽回的局面。深受其害的云云大眾無不猜測,金融危機後的發展是否要回溯到1930年的崩盤及之後的年代?而2009年初股市的回升究竟是經濟復甦的現象或只是一時的反彈?答案無從知曉,就如同高伯瑞在序言中所說的:「我不會去預測,只是提醒大家過去曾經如此鮮活地提醒我們的教訓,我在這本書中提出最後的忠告。」
  而不願再被歷史的愚昧所左右的你我,該是時候停止猜測,好好認真抱讀高伯瑞所給的忠告了。
作者簡介
約翰.高伯瑞(John Kenneth Galbraith, 1908-2006)
  美國二十世紀經濟學界的代表人物,曾任哈佛大學華伯格(Paul M. Warburg)經濟學講座名譽教授,擔任美國藝文學會(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Letters)、美國經濟協會(American Economic Association)主席。
1941 ~ 1943年:擔任美國物價管理局副局長。
1946年:杜魯門總統頒發自由勳章(Medal of Freedom)
1961 ~ 1963年:任美國駐印度大使。
1972年被選為美國經濟協會主席。
1997年獲得加拿大的羅伯特肯尼迪圖書獎的終身成就。
2000年8月:柯林頓總統頒發自由勳章。
2001年:獲頒Padma Vibhushan獎(印度第二高榮譽的公民獎),以表揚其對印度和美國之間經濟合作的貢獻。
  高伯瑞生前共有31本著作,包括《不確定的年代》、《富裕的社會》、《1929年大崩盤》、《經濟學與公共目標》、《穿梭經濟時光》、《新工業國》、《經濟治國》、《親愛的總統先生》、《揭開皇后的面紗:造成現代亂象的經濟學迷思》等。
譯者簡介
羅若蘋
  輔仁英國語文學系畢業,交大科管所學分班。現為專職譯者,譯著有《金字塔原理Ⅱ》、《要理財,先理債》、《超級業務都是這樣想的》、《萬里任禪遊》等70餘冊。

目錄

序言 九0年代的觀點
第一章 「夢幻、無窮的希望與樂觀主義」
第二章 應該有所作為?
第三章 我們信賴的高盛
第四章 幻想的暮光
第五章 大崩盤
第六章 越來越嚴峻的情勢
第七章 後果
第八章 後果(二)
第九章 因與果

推薦序
鑑往知今,貪愚永存!
  高伯瑞(John K. Galbraith, 1908-2006)這本1954年出版,後來不斷重印,到他逝世前已發行了80萬冊的《1929年大崩盤》,它不是談1929年股市大崩盤的一本普通書,而是有它的原委、立意,以及後來的影響。
  首先就本書的來龍去脈而言,人們都知道高伯瑞乃是學者從政型的經濟學家,民主黨小羅斯福總統的「新政」時代即已成了要角。戰後1952年,民主黨提名伊利諾州長史蒂文生(Adlai E. Stevenson, 1900-1965)與共和黨的艾森豪競選總統,高伯瑞即是史蒂文生陣營的主要人物,該次大選民主黨慘敗。在經過一陣心理創傷後,高伯瑞出版了《美國資本主義》(American Capitalism)一書,主要是探討美國經濟何去何從的嚴肅課題。該書成了當年暢銷書,後來總計售出40萬冊。除了出版該書外,高伯瑞還整合了一批哈佛學者,其中主要都是經濟學家,在民主黨前輩要人芬雷特(Thomas K. Finletter)家中定期聚會,對美國經濟未來的各種課題進行探討,並做為將來民主黨的經濟政綱。他們這群人,也就是美國民主黨史上所謂的「芬雷特小組」。後來1960年民主黨甘迺迪贏得大選,他的經濟「新疆界」主張,以及後來詹森總統的「大社會」政策,都和「芬雷特小組」有著密切的關係。
  而就在「芬雷特小組」集會期間,1954年初,美國主要的《哈潑雜誌》約翰.費雪(John Fischer)向高伯瑞邀稿,因為當年已屆股市大崩盤25週年,他希望高伯瑞能在當年該刊的十月號寫一篇長文。由於當時美國尚無有關1929年股市大崩盤的專門著作,於是高伯瑞遂在好友(也是哈佛同事及民主黨要角,後來做到「美國歷史學會」會長)史萊辛格(Arthur Schlesinger, Jr.)的鼓勵下著手研究並寫作。結果,他並沒有替《哈潑雜誌》寫那篇長文,而是撰寫這本著作。因此,本書有著下述意義:
  (一) 它是截至當時,真正重量級學者寫1929年股市大崩盤的第一本著作。
  (二) 人們現在已知道,高伯瑞寫作,一般都至少要五易其稿、使其流暢、嚴謹而易懂。本書即有這樣的特性,而這也是本書一出版即佳評如潮,成為暢銷書的原因。
  (三) 對高伯瑞的著作與思想有理解的人都知道,高伯瑞並非一般的經濟問題技術專家,而是有歷史觀、人性觀和價值觀的全視野經濟思想家。因此他在談1929年股市大崩盤時,其實是有解釋觀點的。他特別著重在貪婪投機文化的形成、當時有權有勢者的蒙昧樂觀及間接助長、金融體系「脫紀律化」所造成的投機氾濫,以及當時許多著名學者為股市造勢的媚俗表現。他的這些「以人為本」的價值前提,其實也貫串了他所有的其他著作。他的這些觀點,也等於是替後代人在談論1929大崩盤時定了調。高伯瑞談股市大崩盤,加上後來他的好友史萊辛格談新政,人們始對大蕭條時代有了全局的理解。
  總而言之,《1929年大崩盤》不是一本一般性的著作,而是有警示意義的著作。研究股市史的人都知道,在人類史上,牛頓乃是最有名的受害人。當年英國有所謂的「南海泡沫」,牛頓當時在朋友的慫恿下買股,後來覺得不安而出脫,但股價還是一路狂飆,於是他又投入股市,但這次就再也沒有脫身的機會。牛頓所賠掉的金錢換算成現值,估計在台幣1億至1億5千萬元之間。他後來感慨地說:「我可以預測神祕天體的運行,但我不能預測人類貪婪的心靈!」
  因此,貪婪總是會付出代價的。1920年代是美國樂觀輕快、甚至是輕浮的「爵士時代」,它的浮華投機所付出的代價則是整個大蕭條的代價。
  而人類所犯的錯雖然不可能如原樣般重現,但卻會用一種有近親相似性的方式,以另一種面貌再來。過去20年的貪婪投機以及金融失控「脫紀律」,乃是金融海嘯及全球深度衰退的原因。迄至目前為止,全球究竟已否觸底?或者還有第二波衰退在前面等待?這些都是開放的問題。在這樣的時刻重讀高伯瑞這本著作,人們又怎能不格外感慨呢?
南方朔,文化評論者
2009年6月28日


大恐慌入門 : 發生了什麼事?今後會如何發展?該怎麼因應? 朝倉 , 慶, 陳 , 昭蓉, 康 , 平 561.78 8466 98 先覺出版

經濟大蕭條時代 = The Age of the great depression 韋克特 (Wector, Dixon), 秦 , 傳安, Wector, Dixon 752.262 8753 98 德威國際文化出版



大蕭條時期的中國︰市場、國家與世界經濟(1929-1937) CHINA DURING THE GREAT DEPRESSION:Market.State,and The World Economy,1929-1937

1930年代的經濟大蕭條是一次全球性事件,它深刻地影響了中國現代歷史。由于當時各國都已紛紛擺脫銀本位,世界貨幣體系由金本位主導,而中國是當時世界 上幾乎唯一仍采用銀本位的國家,因此當世界上其他國家作為商品的白銀價格發生波動。就會對中國的金融和經濟生產帶來直接的沖擊。

本書通過長江中下游地區棉紡業、繅絲業在大蕭條中的表現具體演示了這種傳導效應。當終于無法承受這種;中擊之時,國民政府不得不積極地進行幣制改革,廢除 銀本位。這場由政府主導的幣制改革,從一開始就面臨著復雜的國際關系和嚴峻的國內經濟形勢的挑戰。盡管以擺脫銀本位的法幣改革初時頗見成效,但外匯儲備始 終不足、對財政金融管控不力,都為中國經濟後來更大的混亂埋下伏筆。

譯者的話
導 論
銀本位的中國︰國際貨幣體系的影響
大眾預期與金融危機
市場、政府和貨幣體系
中國與世界經濟的聯系︰兩次危機及其後
本書結構
上卷 通貨膨脹與自由放任的年代︰1931年之前的經濟趨勢
第一章 銀本位︰國際貨幣體系中的中國
中國的銀本位
作為貨幣或商品的白銀
作為白銀交易商的銀行︰平價與市場匯率
白銀價格及其對中國貨幣供應的影響
小結
第二章 工業化的到來︰長江三角洲地區的紡織業
棉紡業
繅絲業
小結
第三章 公司負債︰資本積累問題
資本積累︰企業家的初始問題
尋求貸款與銀行貸款合同條款
債務與公司管理
小結
下卷 蕭條年代,1931—1937年︰經濟與政治的轉變
第四章 農村崩潰
農產品價格的下降
農村地區的貿易狀況
農村金融機構的崩潰
農村的崩潰︰一個城市問題
小結
第五章 工業蕭條
繅絲業
棉紡業
小結
第六章 上海金融恐慌(1934—1935年)
城市繁榮的幻象︰1929年10月至1931年8月
銀行延誤清償︰1931年9月至1934年6月
上海金融恐慌︰1934年6月至1935年11月
小結
第七章 應對危機︰1935年11月的幣制改革
幣制改革的外交背景
1935年11月4日的幣制改革
從大蕭條中復蘇
小結2
第八章 成就與局限︰經濟政策與國民政府再考查
繅絲業的復蘇
棉紡業的復蘇
農村金融的重建
小結
結 論
銀本位與中國的工業化
貨幣體系的政治經濟學
中國與世界經濟
譯後記

高友工(1929-2016)著 《中國美典與文學研究論集》/《美典︰中國文學研究論集本》/《唐詩三論: 詩歌的結構主義批評》高友工+梅祖麟


2016.10.30

Kang-i Sun ChangMy mentor Prof YU-Kung Kao 高友工 passed away this morning around 11:00 a.m. I'm so saddened by his passing, but am comforted by the thought that he died peacefully in sleep. He was a great teacher, and I owe him a debt of gratitude!

孫康宜教授的中文著作-翻譯本,我可能都過目過。她的人際網絡是近乎世界的,有許多人物、朋友、學者、學生。我很感佩的有,她的先生 (博士、多年通勤、廚藝......),她的老師高友工 (多像湯恩比筆下的牛津學者,讀過所有的拉丁文本,惜墨 (他說,有個 (大著作家)余英時,就好...._) --孫康宜《孫康宜自選集:古典文學的現代觀》


---2013.12.26
大師大作。
可惜兩岸版本都沒作索引。

台灣版早已出版:《中國美典與文學研究論集》。台灣大學出版社,2004。
不過,我是後知的窮書生--事實上,本書台灣版定價才350元。
還有科慶明先生的"導論" ,交代高友工先生許多文章"出處"。
現在,兩岸的版本,各有特色。高友工《美典︰中國文學研究論集本》,北京:三聯,2008。

美典︰中國文學研究論集


內容簡介這是高友工關於文學與美典諸多重要論述的結集。本書一方面對文學,以至人文研究的本質作了深入的考察,尤其對於其中所蘊含的美感經驗與詮釋過程作了周至、 細密的分析;另一方面提出“美典”的觀念,針對中國傳統的文學、藝術現象,作了體大思精的勾勒,是從文藝的角度認識中國文化的經典著述。


高友工,1929年生。1952年台灣大學中文系畢業後赴美,1962年獲哈佛大學博士學位,同年9月起執教於普林斯頓大學東亞研究學系,至1999年6月榮休。著作還有《唐詩的魅力》*(合著)、《分析杜甫的秋興;》(合著)。

 *

 

唐詩三論

作者 : 高友工 / 梅祖麟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副標題:詩歌的結構主義批評
原作名:唐詩的魅力(1989-上海古籍版)
譯者 : 李世躍
出版年: 2013-

內容簡介  · · · · · ·

作者簡介  · · · · · ·

高友工
1929年生。1952年台灣大學中文系畢業後赴美,1962年獲哈佛大學博士學位,同年9月起執教於普林斯頓大學東亞研究學系,至1999年6月榮休。對“中國抒情傳統學派”理論有奠基之功,著有《美典:中國文學研究論集》。
梅祖麟
1933年生。美國康奈爾大學中國文學和哲學教授。在漢語語法史和漢藏語言比較研究領域卓有建樹,著有《梅祖麟語言學論文集》。

目錄  · · · · · ·

杜甫的《秋興》:語言學批評的嘗試
唐詩的句法、用字與意象
一、導言
二、名詞和簡單意象
三、動詞和動態意象
四、推論和統一性句法
五、唐詩的語言
唐詩的語意、隱喻和典故
一、意義和對等原則
二、隱喻和隱喻關係
三、典故和歷史原型
四、隱喻語言和分析語言
跋/梅祖麟
譯後記
新版譯後記

 

高友工打電話來要我給他的論集作序,我欣然應命。我為什麼答應得如此的快?第一,友工和我一九五四年入哈佛研究院,六七十年代合寫唐詩批評,以後各自東西。這段時期的回憶我在《我的學思歷程》(2000)寫過。第二,友工的文稿以及我們的來往信件以前在我處存了一大疊,如果找得到可以讓友工現身說法。易言之,我根本沒打算作文,著書不如抄書。

關鍵在於找不找得到文稿和信件。我花了一兩天的工夫,從一樓找到三樓,從三樓找到地下室,居然找到了,可惜只有我記憶中的三分之一。

不久收到《中國美典與文學研究論集》的台灣版。打開一看,原來友工一九七八年在台大講的就是這本書的前三篇文章。那年我也路過台北,友工還帶我到一家山西館子去吃刀削麵。問他在講什麼,他說在講文學理論,以前就想如此講,只是沒有適當的場合。至於內容,我沒問,他也沒說。次年再路過台灣就听說友工那一年在台大的講座掀起一陣“高友工旋風”。

這本書還收錄《中國戲曲美典初論——兼談“昆劇”》、《從(絮閣)、(驚變)、(彈詞)說起——藝術評價問題之探討》、《中國之戲曲美典》這三篇論中國戲曲的文章。友工醉心於戲曲,來之久矣。劍橋時代他經常到紐約去看百老匯的戲,跟我討論過奧尼爾(Eugene O'Neill)、威廉‧米勒(william Miller)、布瑞特(B.Brecht)的舞台劇,美國電影明星詹姆斯‧狄恩(James Dean)、馬利恩‧布蘭多(Marion Brando)的演技。崑曲和京戲跟趙如蘭、張充和討論,我只有旁聽的份兒。《紐約時報》週日版的影評、話劇評、舞評、音樂評更是每期必讀。有一回友工搬家,小弟效勞。沉重的大紙盒子從三樓搬下來不下二三十箱。裡面裝了什麼寶貝?除了書和衣服以外是古典音樂的唱片,還有歷年積累下來的影評、劇評。

七十年代聽說友工在哥倫比亞、普林斯頓教中國小說、戲曲,教得很成功,教出了幾個學生。這本書裡友工自己說︰“我對中國藝術美典興趣已久,發表《中國抒情美典》就初稿構思算來已逾十年。但它的姊妹篇,即《中國戲曲美典》始終不能完工。 ”這可真是十年磨一劍,十年再磨一劍。文學要按照體類(genre)之別來研究。抒情詩和戲曲是中國文學的兩大體類[此外想來還有小說、變文等以敘事(narrative)為宗旨的體類]。這兩個體類各有​​各的“美典”。書中兩套文章,一套講中國抒情美典,其中包括《律詩的美學》、《律體詩︰抒情詩之一典型》、《律詩美典︰意的形構》、《草書美典︰氣的質現(materialization of life force》、《文人畫的抒情美典》。另一套就是十年以後寫成的《中國戲曲美典初論》、《中國之戲曲美典》等。加上《詞體之美典(演講節要)》,友工的文學理論可以說是輪廓分明。

……

目錄



自序
文學研究的理論基礎——試論“知”與“言”
文學研究的美學問題(上)︰美感經驗的定義與結構
文學研究的美學問題(下)︰經驗材料的意義與解釋
中國文化史中的抒情傳統
試論中國藝術精神
海外中國藝術家的抒情精神——訪巴黎朱德群先生追記
中國語言文字對詩歌的影響
律詩的美學
小令在詩傳統中的地位*



詞體之美典(演講節要)**
中國敘述傳統中的抒情境界——《紅樓夢》與《儒林外史》讀法
中國之戲曲美典
中國戲曲美典初論——兼談“昆劇”
從《絮閣》、《驚變》、《彈詞》說起——藝術評價問題之探討
中外戲劇的傳統與革新
附錄︰
王士禎七絕結句︰清詩之通變* Wikipedia article "Topic-comment" . **參考孫康宜著作附錄三北美二十年來詞學研究盛會




*****

《唐詩三論》再版譯後記

2013-11-27 16:01:31

Bob Dylan: Nobel Literature Prize left me speechless ;楊澤《新詩十九首》《薔薇學派的誕生》、駱以軍


Bob Dylan: Nobel Literature Prize left me speechless

US singer-songwriter Bob Dylan says he accepts his Nobel Prize in literature, ending a silence since being awarded the prize earlier this month.
He said the honour had left him "speechless", the Nobel Foundation said in a statement.
The foundation said it had not yet been decided if the singer would attend the awards ceremony in December.
However, Dylan reportedly told a UK newspaper he intended to pick up the award in person "if at all possible".
The award to the star was announced on 13 October "for having created new poetic expressions within the great American song tradition".
However, his failure to acknowledge it raised eyebrows.
Last week, a member of the Swedish Academy, which awards the Nobel prizes, described his silence as "impolite and arrogant".
But on Friday, the Nobel Foundation said Dylan had called Sara Danius, Permanent Secretary of the Swedish Academy, telling her: "The news about the Nobel Prize left me speechless. I appreciate the honour so much."
Although the statement said it was unclear if Dylan would attend the prize-giving banquet in Stockholm, the UK's Daily Telegraph quoted him as saying: "Absolutely. If it's at all possible."
In an interview with the paper he described the prize as "amazing, incredible".
"It's hard to believe. Whoever dreams about something like that?" the paper quoted him as saying.

楊澤《新詩十九首》《薔薇學派的誕生》、駱以軍

http://hcpeople.blogspot.tw/2010/11/blog-post_07.html

【書與人】詩人邊走邊唱 - 楊澤談《新詩十九首:時間筆記本》

自由副刊·2016年7月18日
專訪◎蔡琳森

初見楊澤(1954-)本人,從一個文青符號裡掙出肉身,是三年前某場詩集發表會。當時楊澤特地前來致意,匆匆一瞥瞬即脫走,不知又飄忽何方?該是如何謹慎(或善於蟄藏)之人,才會二十年與詩壇保持疏離等距,悠然潛伏喧譁聲場的外圍。在詩人楊澤心底,可能也有土星環恆常繞轉,伴他轉徙旅美生涯、返台後的編輯桌與課堂。與之對比,其新作展現俐落爽脆的詩風,似他平素一派名士身影,大隱於市,逡走街衢,出入溫州街、青田街上的書坊與食舖。遇上了初識朋友,便殷勤探問對方身世來歷;偶逢素交則簡單幾語爽朗,相詢近況。

時間的寵兒
楊澤愛談人的故事、地方的故事,也熱衷講述詩人們的軼聞掌故,裡面有繁華詠歎,有英雄與神使隱遁,從厄洛斯的僕役到蜜涅瓦的仕女,形色俱在,只是酒座詩場數歷改朝換代,人事換洗無數。
走過閃耀青春愁緒的瑪麗安,輝煌頹美擘思闢造的君父城邦,又自省喚出人生不值得活……曾以華靡詩行傾倒一整代文藝青年的楊澤,在不為人知的時刻,悄悄溜了出去。這是一個遠離母親、獨闖現世險阻的身影,毅然褪去了藻飾,成年的轉身以後,累聚更多人生經驗,更懂得如何掌握生活況味,這才緩緩走進了詩人所謂的「人生下半場」。
《新詩十九首》開篇序詩,藉擬人化的「世故體面的時間老爹」,衍續家庭羅曼史中父子對立又和解的劇碼,也像《聖經》浪蕩子返家的寓言,時而自我嘲謔、懺罪乞諒,時而誠摯地「長歌當哭」,歌樂的質地裡,顯現澄澈簡練的基調,且更摻混了江湖酒氣,催化慷慨口吻,朝世俗之面擲出朗朗歌吟。光陰流洩,青絲也許飛雪。詩人數度溯及過往,始終認為自己是備受眷顧的么兒。
「我生長在嘉義,是聽著台語老歌長大的。那時嘉義像個小碼頭,有舊書店、有唱片行,我讀了一些翻譯小說,也知道一些搖滾樂、古典樂,那裡的文化環境讓我自己摸索出來。後來念外文系,師長很照顧我們這些詩社小朋友,很幸運,出國前出了兩本詩集。」
回首往昔,楊澤認為,更切要的是自我摸索與顛仆的過程。「年輕時容易耽於自我幻夢,我們或多或少,間接或直接受到了西方現代派的影響,生吞活剝地讀,很自然就寫成那樣的詩。我想,那個階段其實是青春不涉世,不懂事,某種形式扮演與思想實驗實在過度了。回頭看才發現,詩裡反映的,並非我們自己體驗到的現代。」詩人反省的是如何指認、定義現代,以及做為一個有意願、有能力體察現世的寫作者,該要如何誠懇面對自我的現代經驗?
雅俗之辯&如何「現代」?

「意念的兒子,音樂的/孩童:我在古老的大地/暗覓你們」,楊澤娓娓侃訴這本新集的理念:「古詩十九首感性飽滿,可說是感傷到了極致,但它不是矯造的虛無,而是謹守抒情的客觀性。所有詩歌的源頭,其實不外風土人情世故,這是詩歌不能迴避的地平線。具普遍性的、不隔的、真正深刻觸動人心的謠曲,都在處理幾個人生的關鍵題旨。」
「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遊!為樂當及時,何能待來茲?」、曹操〈短歌行〉的「對酒當歌,人生幾何?」,這是攸關「及時行樂」(carpe diem)的體悟,已具備了豁達、透徹的人生哲理。「老百姓唱歌都曉得人生海海,都明白往事如煙,只有困陷於形式遊戲、強說愁苦的現代詩人不明白這事。」

「秋蟬鳴樹間,玄鳥逝安適?」是對世物「何往」(ubi sunt)的叩問。「像孟浩然〈春曉〉的『花落知多少?』、Pete Seeger唱〈Where Have All The Flowers Gone?〉,或者法國詩人François Villon的名句『去年之雪啊而今安在?』(Mais où sont les neiges d’antan?)。面對無常,這些作品皆抒發了老嫗能解的嗟歎。」

此外更有monento mori,意為「記住(你會)死亡」。正因人意識到生命的有限,才能確認塵世與物質追求的虛幻短暫。楊澤再談及了《傳道書》首章:「虛空的虛空,虛空的虛空,凡事都是虛空。人一切的勞碌,就是他在日光之下的勞碌,有什麼益處?一代過去,一代又來,地卻永遠長存……日光之下,沒有新事,一代過去一代又來,地卻永遠長存。」世事一再重複,人生竟是如此空無。這種感慨與古詩十九首的「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若合符節。

「詩人倘若自居以雅,便很可能失之於雅。現代詩如果不甘、也不能碰觸人生的實相,就無法真正理解生老病死,悲歡離合,像刻意保持一種高蹈姿態,反而跟世俗人情截然對立起來。」

古詩十九首是庶民謠曲的醇化
對楊澤來說,古詩十九首內蘊了非常現代的抒情風景。「這些詩有最飽滿的世俗感,描寫的盡是市井風塵,浪子、失意寒士與青樓歌女,背景是大都會洛陽,業已穿上了文明外衣,有豪宅與資本流轉衍生的名利場,金錢和欲望的花花世界。」多年來,詩人生活在台北,寫下了〈七條之歌〉、〈月出東城〉等作品,正好與古詩彼此鳴應。

這並非意在延引新古典的幽靈,而是再次確認了詩歌之所以有效的邏輯。「詩必須以民間傳統為基礎,才能找到生活與物質文明的沉澱物。此外,詩也需要古典的思想配備,讓詩在承續的脈絡裡擁有現代感。現代感,是詩人與上述兩者對話後才能應驗的。」楊澤自陳,語言上還是受了紀弦以降詩歌方法的影響,特別是瘂弦一些歌謠體的、風土性極強的作品。「但我的鄉愁是在台灣,包括幾十年來閱歷的人間世……我把自己放在這裡頭了。」真實的城市生活經驗,對楊澤來說是一種貼身的現世感。

年少時「無上的虛構」大抵鉛華洗盡,代之以詩酒風流、塵世廝混。詩人聲情不墜,更諳練現世條件之不可免,遂曳引出一條脫離現代詩既有疆域的路徑,其詩句更見短捷、率直,形貌近於歌體,講述著飽滿、可體觸的世情。

倘若詩的行進,與一個人在時間之河裡涉渡的行進相吻合,則詩人慣於重複句構,維繫著平衡感與節奏,再轉遞出差異,此中造就的張力,見證了時間的掠奪及贈予。《新詩十九首》邁著迂迴沖淡的步子,背負蕪雜的經驗與記憶,讓「不肖兒」緩緩走到時間老爹的跟前,彷彿在「不盈一握/最最楚楚可憐的瞬間」,發現自己,竟也有了時間的面容。
photo:詩人楊澤。 (王文麟╱攝影)
http://news.ltn.com.tw/news/supplem⋯⋯

2016年10月28日 星期五

87歲羅素的的全程訪談;Why I Am Not a Christian by Bertrand Russell 《羅素散文集》牟治中選譯



5,506,652 次觀看
你內在的真理
9月2日
Bertrand Russell's Advice for Future Generations
Bertrand Arthur William Russell (18 May 1872 – 2 February 1970) was a British philosopher, logician, mathematician, historian, writer, social critic, political activist, he was a prominent anti-war activist and a Nobel laureate.
Advice from Bertrand Russell when he was interviewed in 1959 by John Freeman for BBC's Face to Face.
 謝啦。87歲羅素的的全程訪談,請參考: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bZv3pSaLtY
~~~~



~~~~
羅素散文集.牟治中選譯,  台北:志文, 1971 
羅素文選  .牟治中,  北京:國際文化, 1987  一印 10萬本



第46頁 有智慧的人都是按照拉普塔島 (Laputa)的哲學家模式製造出來的。

Laputa - Gulliver's Travels Wiki - Wikia



2009(現任《僑報》論壇版主編) 
時間: 2006-4-21
牟治中  台北人, 居美30   《僑報》編輯
最新發佈的15項對臺優惠政策是非常合乎情理的,越是讓普通老百姓得益,越有助於兩岸關係的發展。比如大陸承認台灣的學歷,這是對台灣非常有好處的。台灣有句話説畢業就等於失業,現在中國內地有廣大的地方需要人才,如果大陸能夠承認台灣的學歷,那很多台灣的年輕人畢業之後就可以到中國大陸去發展,有更多的發展機會,我想這是很多台灣人都希望看到的。這樣也有助於民間學術界的彼此體驗和交流了解。我相信很多年輕人都會渴望了解更多海峽對岸的事情。千通萬通越通越好,接觸越多就會發現其實兩岸沒有什麼差異,尤其是現代年輕人的想法喜好更是一樣。只要對老百姓有利,政府沒有辦法説不,不能夠違背民意,否則在大選的時候,就要下臺。從這方面來説,台灣應該配合,而且越早動手越好。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