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7日 星期一

James Clifford 三書:文化困境The Predicament of Culture: Twentieth-Century Ethnography, Literature, and Art ;Routes: Travel and Translation in the Late Twentieth Century



Contents

#民族誌 #田野 #人類學 #原住民 #文化批判 #當代原住民 #原住民運動
▊ 文化的困境:20世紀的民族誌、文學與藝術 
#新書預購中

❝當文化接觸與變遷常被簡化為同化或抵抗的二元對立,克里弗德提出了把「猶豫」和「抵抗」區分開來的重要性。除了抵抗的歷史,我們也需要一個猶豫的歷史,在警覺的猶豫中,身分並非要去劃出邊界,而是一種積極參與的、主動交流的位置。❞
──方怡潔,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副教授

❝本書意圖拆解民族誌單單作為(較為神聖的)口述資料文字化,以及本土(原住民)田野工作者身分優先於書寫職權的迷思。透過上述反思,我們才能夠面對當代許多可能出現的田野書寫認識論問題,諸如:如何處理田野工作與身分政治正確的倫理矛盾、對保存歷史(傳統)文化或是提倡流行混合與創新的衝突。❞
──李宜澤,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內容介紹══════
■#誰擁有替一個族群發聲的權力?
「文化」差異不僅是本質的問題,更關乎權力與修辭。

1977年秋天,美國波士頓聯邦法庭,一群住在梅斯皮「鱈魚角的印地安城鎮」的萬帕諾格(Wampanoag)印地安人後裔,為了拾回祖先失去的土地,被要求在法庭上證明他們的族群身分。這群在現代被標記為麻州公民的美國原住民,被要求證明他們的部落自17世紀起便已存在,並持續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然而,這群印地安人的生活早已與普利茅斯港上岸的英國清教徒、麻州說著當地方言的居民,甚至其他美國原住民混合,產生極大的改變。

20世紀這群站在法庭上的原住民,是否仍是17世紀同樣的印地安人?或者我們該問的是,當涉及權利/力時,究竟該如何表達、或是突顯所謂的族群特徵?法庭上,除了印地安人和共同生活的白人,歷史學家、人類學家以及社會學家,也以專家學者的身分出庭作證。「部落」、「文化」、「身分」、「同化」、「族群」、「政治」以及「社群」等概念都同時被擺上法庭接受審理。

■什麼是一個 #文化的「#本真性」?
1930年代,由美國洛克菲勒基金會贊助的「非洲研究」,在當時倫敦政經學院人類學系系主任馬凌諾斯基的主導下,建制了這門學科自身知識體系的實踐方式。自此之後,所有人類學研究者都被要求經過「田野工作」這種儀式般洗禮方能獲得專業上的肯認:人類學家抱持文化相對主義立場「置身田野現場」,從而獲得話語的職權,獲得「在地者觀點」的發言人身分,闡述一個深信未受其他文明汙染的部落本眞性以及後續的「拯救」任務。

然而,這種研究方式也同時反映了這門學科始終存在的憂慮:面對科學有效性指標的擔憂,以及殖民主義在倫理道德上的芥蒂。1980年代,美國詮釋人類學將單向的「在地者觀點」推展至在地者與人類學家雙向共塑的「地方知識」,使得這種「追求本眞性」的科學式命題獲得解脫。民族誌書寫不再是單純的記錄謄寫,而成為一項「編寫」(fiction)的文本。「民族誌眞實」僅是部分的眞實,同時彰顯了權力在不斷變化的世界中持續給出的矛盾。

■這不僅是 #文化議題,而是具有 #政治與法律性 的討論。
什麼才是一個族群或是文化足以識別的「本真性」?(誰又擁有權威對此發言?)
在這個既強調多元差異又移居混同的時代,「我們」和「他們」的界線為何?
文化工作者憂心所謂「傳統」消失,但什麼是「傳統」呢?
人類學者試圖從「在地」推向普世,是可能的嗎?

這些討論都涉及文化的詮釋模式、群體的共識、距離的形態,以及歷史發展的不同故事。顯而易見,這不僅是文化議題,而是具有政治與法律性爭議以及歷史過程的討論。

+++++

本書分為「話語」、「移轉」、「收藏」與「諸多歷史」四個部分。第一部分「話語」聚焦於書寫與再現的策略,試圖表明民族誌文本是在充滿政治主導情境中的多聲交流的編排(orchestrations),呈現民族誌職權(ethnographic authority)的歷史轉向與書寫中見證和記錄的現身;第二部分「移轉」描繪民族誌研究與前衛藝術和文化批判的結盟,第三部分「收藏」轉向收藏的歷史,所謂「異國情調」如今近在咫尺,界線難分;第四部分則試圖以非西方歷史經驗展現現代性議題——屬於「東方」和美國原住民「部落」的經驗,是如何讓集體身分成為一種混雜且互相關聯的創造過程。
在一個相互關聯的世界中,人們總是若干程度上顯得「不夠本真」(inauthentic),因為在全球權力體系下,話語是透過相互關係加以發展的,一個文化或傳統的連續性中,不可能只有差異或獨特性。因此,身分是關聯性的,而非本質性的。「文化」不再是穩定的異國情調般的差異,自我─他者的各種關係不是本質上的,是權力和修辭的問題。

因此,誰擁有替一個族群發聲的權力?

==========

【人類學反思三部曲】
《文化的困境》、《路徑》、《復返》是一系列持續的反思,以及對時代變遷的回應。

這三部作品試圖討論當代原民社群在世界主義與全球現代性的過程中所涉及有關現代跨國活動、殖民經驗、政治記憶與文化身分等議題,並且透過實用主義手段與全球化勢力,周旋於各種不同的資本主義和特定的國家霸權。

克里弗德延續《書寫文化》(Writing Culture)中「部分眞實」觀點,提出「諸多歷史」(histories)作為貫穿整個三部曲的核心思想——在《文化的困境》裡反駁文化「非存即亡」的有機論述;在《路徑》裡闡述羅斯堡的諸多過往;在《復返》裡賦予「偶然性銜接」的歷史辯證。

因此,當代的原民文化復振從來不是一個從「殖民壓迫」朝向「解放獨立」的簡單過程,而是在「殖民/解殖/後殖民」轉換的不確定關係中的各式接觸、交換、抵抗和衝突。在這種民族誌現實主義之下,我們終會領悟到原民文物復返運動與博物館收藏正義,有賴於殖民歷史與後殖民原民主張的彼此協商與合作。
══════推薦══════
編完掀起人類學後現代批判風潮的《書寫文化》後,克里弗德緊接著出版了《文化的困境》,不僅延續對民族誌的反省,更涉足藝術、博物館、原住民等領域,至今在評論展示或剖析身分政治時仍廣被引用,文化研究經典著作的地位無庸置疑。
──林浩立,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副教授

《文化的困境》是克里弗德著名三部曲中的第一本,也是其中探索主題最多面向,理論見解最具創意的一本論文集。我們可以在本書中看到他的知識遊歷是如何開始,也看到他如何透過一個個精采的文化展演例證,不斷地質疑、暴露當代的各種原住民論述的假設;並且透過並置與反諷,抽掉腳下站立的地毯,讓我們難以保持平衡。
──林開世,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博物館館長、台大人類學系兼任副教授

在現代性造成的混亂與熵增論中,本真性、經驗、存在這些修辭,多已石化為虛詞,而我們需要的是動詞。民族誌書寫尤然。超現實主義藝術進入博物館,已經例示了視覺文化驅力的真實回返。本書譯筆曉暢,對於當代藝術、書寫與展示的批判處境,深具啟示。
──龔卓軍,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教授
══════新書活動══════
時間|12/12(二)晚上 19:00-21:00
地點|Google meet 會議室(連結將於活動12/10寄出,講座當天18:45開放進入會議室)
主辦|左岸文化
講者|王宏仁(成大政治系教授、本書譯者)
          林徐達(東華族文系教授、本書譯者)
#報名連結在臉書貼文留言
══════作者簡介══════
詹姆士.克里弗德(James Clifford,1945~)

哈佛大學歷史學博士,美國加州大學聖塔克魯茲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Cruz)意識史系榮譽教授,於2011年當選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

克里弗德為當代人類學論述和文化反思重要學者之一,曾擔任American Ethnologist、Cultural Anthropology、Museum Anthropology、Cultural Studies、Material Culture、Collaborative Anthropology等重要人類學期刊的編輯委員,研究觀點包含人類學發展史、民族誌田野工作、原住民研究、原民藝術、博物館收藏與歷史。除了《文化的困境》、《路徑》、《復返》三部曲,尚著有:Person and Myth: Maurice Leenhardt in the Melanesian World(1982)、On the Edges of Anthropology(2003),並與馬庫斯(George Marcus)合編Writing Culture: The Poetics and Politics of Ethnography(1986)。
══════譯者簡介══════
王宏仁
德國杜賓根大學政治學博士,現為國立成功大學政治學系專任教授。研究領域為國際關係理論、國際安全(亞太安全)、全球治理與國際秩序、兩岸關係、中國外交政策。

林徐達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人類學博士,現為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教授。研究領域為詮釋人類學、人類學理論與民族誌批判、當代文化研究、臨床醫療人類學。著有《詮釋人類學:民族誌閱讀與書寫的交互評註》(2015)、《在奇幻地:精神病院裡的臨床民族誌》(2022)。
臉書專頁:詮釋鬼打牆 
══════目次══════
推薦 文化的困境,也是文化的超越/方怡潔
推薦 「如是文化,如是困境」──從民族誌職權到歷史批評的壯遊/李宜澤
關於《文化的困境》、《路徑》、《復返》三部曲譯注計畫/林徐達
導讀 馬凌諾斯基遺產與當代民族誌覺察/林徐達

二〇二三年台灣版序
致謝
圖片說明

導論 純粹產物已然瘋狂

第一部分 話語
第一章 民族誌職權
第二章 民族誌的權力與對話:格里奧爾的初始經驗
第三章 民族誌的自我塑造:康拉德和馬凌諾斯基

第二部分 移轉
第四章 民族誌的超現實主義
第五章 移轉的詩學:維克多・謝閣蘭
第六章 述說你的旅行:米歇爾・雷里斯
第七章 新詞政治學:艾梅・塞澤爾
第八章 巴黎植物園:明信片

第三部分 收藏
第九章 部落和現代歷史
第十章 藝術和文化收藏

第四部分 諸多歷史
第十一章 論東方主義
第十二章 梅斯皮身分

各章來源
參考書目
注釋
譯名對照
══════書籍資訊══════
書名|文化的困境:20世紀的民族誌、文學與藝術
原文書名|The Predicament of Culture: Twentieth-Century Ethnography, Literature and Art
作者|詹姆士・克里弗德 James Clifford
譯者|王宏仁、林徐達
尺寸|14.8 x 21 x 3.3 cm
頁數|648頁
定價|700元
出版|左岸文化
上市|2023年11月29日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Jump to: navigation, search
James Clifford is an historian and Professor in the History of Consciousness Department at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Cruz. Clifford and Hayden White were among the first faculty directly appointed to the History of Consciousness Ph.D. program in 1978, which was originally the only graduate-only department at UC-Santa Cruz. The History of Consciousness department continues to be an intellectual center for innovative interdisciplinary and critical scholarship in the U.S. and abroad, largely due to Clifford and White's influence, as well as the work of other prominent faculty who were hired in the 1980s. Clifford served as Chair to this department from 2004-2007.
Clifford is the author of several widely cited and translated books, including The Predicament of Culture: Twentieth Century Ethnography, Literature and Art (1988) and Routes: Travel and Translation in the Late 20th Century (1997), as well as the editor of Writing Culture: the Poetics and Politics of Ethnography, with George Marcus (1986). Clifford's work has sparked controversy and critical debate in a number of disciplines, such as literature, art history and visual studies, and especially in cultural anthropology, as his literary critiques of written ethnography greatly contributed to the discipline’s important self-critical period of the 1980s and early 1990s.
Clifford's dissertation research was conducted at Harvard University in History (1969–1977), and focused on anthropologist Maurice Leenhardt and Melanesia. However, because of his impact on the discipline of anthropology, Clifford is sometimes mistaken as an anthropologist with graduate training in cultural anthropology. Rather, Clifford's work in anthropology is usually critical and historical in nature, and does not often include fieldwork or extended research at a single field site. A geographical interest in Melanesia continues to influence Clifford's scholarship, and his work on issues related to indigeneity, as well as fields like globalization, museum studies, visual and performance studies, cultural studies, and translation, often as they relate to how the category of the indigenous is produced. Originally, Cllifford intended to write his dissertation on the French School of ethnography. He came to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in Paris, where the director, professor Jean Guiart, won him over to the idea of a monograph on Maurice Leenhardt.

Published works

  • Person and Myth: Maurice Leenhardt in the Melanesian World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2; Duke University Press, 1992)
  • Writing Culture: the Poetics and Politics of Ethnography, edited with George Marcu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6)
  • The Predicament of Culture: Twentieth Century Ethnography, Literature and Art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8)
  • Traveling Theories, Traveling Theorists, edited with Vivek Dhareshwar (Inscriptions 5, 1989)
  • Routes: Travel and Translation in the Late Twentieth Centur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 On the Edges of Anthropology (Prickly Paradigm Press, 2003)

References

External links




原住民立委Kolas Yotaka是社會學碩士,她日前與某出版社合作,翻譯美國人類學家James Clifford的著作《Routes: Travel and Translation in the Late Twentieth Century(暫譯:後20世紀的旅行與翻譯)???》,近期正重新閱讀,以利年底在台灣出版。




Kolas Yotaka指出,《Routes》主要描寫人在不同城市、部落的旅行途中,遇見原住民文化,如何重新解讀、認知,例如原民博物館的陳設、影音解說,甚至是動線設計,背後都有隱含既定印象,有助反思台灣原住民的處境。




~~~~

立法委員Kolas Yotaka今天特地前往花蓮東華大學,受邀參與美國人類學,歷史學及文化學者Jame Clifford(詹姆仕.克里弗德)訪台的第一場演講,並擔任與談人。喜愛閱讀的Kolas Yotaka委員在十多年前還擔任記者時,翻譯了James Clifford的重要著作《路徑》(Routes: Travel and Translation in the late Twentieth Century),翻譯順利完成,卻因出版業蕭條,無緣出版。十多年後Kolas 己成為立法委員,中文版的譯作終於出版,甚至還與景仰的原作者James Clifford見面,Kolas對Clliford說,這很像一場夢難掩興奮之情。Clifford則對Kolas表示:「我不認為能找到一個比妳更好的翻譯者,能像妳一樣夠完全了解我在做什麼 ( I don’t think I could have found a better translator that someone seems to understand what I was trying to do.)」

Kolas向Clifford與在場的東華大學師生分享她譯書的經驗,以及她在翻譯《路徑》這本書的體會,Clifford當場表示非常驚喜,對於Kolas讀盡重點也完全掌握作者的原意:「⋯⋯包括文體的部份妳也注意到了,很多人讀了這本書,卻很少人評論過我的這一點,而妳卻注意到了,這對我意義重大。(⋯⋯including the stylistic elements, many people read that book but very few comment on the way I did between the style, ecologically different approach, that was important to me, and you saw that, I think, I really appreciate that.)」,Clifford感謝Kolas對該書重點的掌握,甚至當場在台上告訴Kolas「我很幸運由妳翻譯(I just think I was very lucky)。」

James Clifford在社會科學界相當知名,是當代後現代文化理論的重要理論家。現為加州大學聖塔克魯茲分校意識歷史學系榮譽教授,由於其民族誌研究偏重於原住民族,三本重要著作《文化的困境》、《路徑》、《復返》其中《路徑》的譯者就是Kolas Yotaka委員。

10多年前Kolas Yotaka剛從研究所畢業,對原住民族事務非常關注,在因緣際會下得到試譯James Clifford作品的機會,獲得出版社的認同。Kolas說當年讀了第一章就深深喜歡上這本書,之後就接受桂冠出版社的邀請完整翻完整本書。

Kolas表示:「這三本書對原住民族學生,學文化,學人類學的人都會有很重大的啟發,在《路徑》這本書中,作者提供許多雋永的觀點,不管是人類學理論,後現代理論,歷史、社會學觀點馬克斯主義的背景和源流的整合,哲學式,理論的思辨。」Kolas並強調,身為經常被研究的客體-原住民族;在閱讀中更加了解歷史學與人類學觀點,對政治與權力的分析,更是有趣。由Kolas翻譯的《路徑》由桂冠出版社出版,即將問市。Kolas也成為歷任立委中唯一一位出版歐美人類學學譯作的原住民族立委。Kolas表示自己到現在,儘管再忙還維持閱讀的習慣:「翻譯就是最深度的閱讀」;並表示持續閱讀也讓她在工作與生活中不斷自我反省。

沒有留言: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