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31日 星期日

Moral luck: philosophical papers/ Bernard Williams

道德運氣 Moral Luck

本書是伯納德‧威廉斯的代表作,收錄了他1973-1980年間所寫的重要哲學論文。

在書中,威廉斯對那種以功利主義和康德倫理學為核心的、不偏不倚的道德理論提出了更為具體的批評;同時,他試圖利用“內在理由”和“ 實踐必然性”等概念來闡明倫理生活的本質和復雜性。威廉斯對功利主義在道德和哲學上的局限、相對主義、道德沖突和理性選擇等問題的論述,充分展示了20世 紀下半葉以來西方道德哲學發展的廣度和深度,同時亦對這種發展貢獻卓著。

本書擁有廣泛的讀者群,自1981年以來重版了十數次。

伯納德‧威廉斯(Bernard Williams,1929—2003),早年在英國牛津大學研究哲學和古典學,曾先後擔任倫敦大學、劍橋大學、牛津大學和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 的哲學教授。他于1971年被選為英國社會科學院院士,之後又當選為美國藝術與科學院外籍院士,並在1999年因其在哲學上的重大貢獻而被授予爵位。

威廉斯的主要工作領域是倫理學、知識論、心靈哲學和政治哲學。他在早期希臘思想和笛卡爾的研究上建樹卓越,但他最重要的影響是在倫理學方面。威廉斯對功利 主義和康德倫理學的批判,他對道德和道德要求的本質的探究,主導了近30年來西方倫理理論的思維,在某種意義上是這一時期最重要的道德哲學家。

詳細資料


目錄

top
前言
致謝
一、個人、品格與道德
二、道德運氣
三、功利主義與道德上的自我沉溺
四、政治與道德品格
五、價值的沖突
六、公正作為一種美德
七、羅爾斯與帕斯卡之賭
八、內在理由與外在理由
九、“應當”與道德義務
十、實踐必然性
十一、相對主義中的真理
十二、維特根斯坦與唯心論
十三、他時,他地,他人
附錄︰伯納德‧威廉斯的哲學著作


全部哲學都是語言批判。
——路德維希‧維特根斯坦

實踐哲學的偉大傳統繼續存活于一種對其哲學內涵有所了解的解釋學之中。
——漢斯-格奧爾格‧加達默爾

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于改變世界。
——卡爾‧馬克思

20世紀70年代以來,當代西方哲學中出現了一種引人注目的新動向,我們把它稱作“實踐理性轉向”。所謂“實踐理性轉向”,主要是指西方主流哲學界在經歷 了邏輯實征主義的元倫理學階段和後實證主義的自然主義階段之後,恢復了對于價值的理性基礎、規範化的根源和辯護,以及倫理學與本體論的關系這些實踐理性的 傳統主題的興趣。無論是在研究的主題、範式、方法方面,還是在取得的成就和產生的影響方面,“實踐理性轉向”都可以說是繼“語言學轉向”之後西方哲學發展 中的又一次重大轉折。這一轉向理所當然地引起了國內外學術界的高度重視。

“語言學轉向”是相對于古代的“存在論轉向”和近代的“認識論轉向”而提出來的,它被公認為20世紀最有代表性的哲學範式轉變。只要我們觀察一下“語言學 轉向”興起之前的兩次哲學轉向,就會發現,一種哲學範式的真正確立最終依賴于自身規範基礎的闡明和辯護。古代哲學的理念,即善的存在論學說,是其目的論倫 理學的背景和前提,而這種目的論的倫理學則是古代存在論的規範內涵;以自我意識為核心的近代認識論是首先自主性學的背景和前提,而這種首先自主性則是近代 主體性哲學的規範內涵。按照這樣的提問方式,我們很有理由追問,“語言學轉向”的規範內涵是什麼?相應地,所謂“實踐理性轉向”——如果這種“轉向”名符 其實的話——的哲學前提和基礎又是什麼?正是在這樣的語境中,我們遭遇了“語言學轉向”與“實踐理性轉向”之間的關系這一貫串20世紀西方哲學的重大問 題。

首先,“語言學轉向”對20世紀前半葉的西方實踐哲學產生了消極的影響。邏輯實證主義提出命題或陳述的三分法,把價值判斷放逐到無意義的領域,而元倫理學 則把自己的任務局限在對價值詞匯用法的瑣碎研究上,放棄了理性地探討價值分歧和規範基礎的重要使命。50年代以後的“後實證主義”革命沖破了邏輯經驗主義 的樊籬,對價值問題的探討持更為寬容的態度,為實踐哲學的復興奠定了初步的基礎,是實踐理性轉折的前奏,但其物理主義傾向以及此後繼語言哲學而起的心智哲 學研究取向,又引發了在規範問題、價值屬性和價值判斷問題上的新一輪的自然主義與反自然主義、實在論與反實在論以及認知主義與非認知主義之爭。直到20世 紀末,“語言學轉向”的規範內涵依然是一個聚訟紛紜、莫衷一是的問題,例如,在分析哲學的匹茲堡新黑格爾學派內部,是像羅伯特‧布蘭登(Robert Brandom)那樣繼續堅持“語言學轉向”,承認擁有信念和意願僅僅是玩一種運用這些詞匯的語言游戲,因而哲學的職責只是闡明我們語言的和非語言的實 踐,而不是根據外在于這些實踐的規範判斷這些實踐;還是像約翰‧麥克道爾(John Mcdowell)那樣,在堅持不具有概念結構的東西無法證明信念的合理性的同時,也堅持非判斷的心理事件能夠證明信忘的合理性,從而得出“除非知覺現象 不同于判斷,否則我們就會失去我們的康德意義上的自由”的結論,這已經成了一場震撼盎格魯一撒克遜哲學界並且波及德語學圈的大爭論。而在新法蘭克福學派的 語用學的“真理共識論”,與美國實用主義和法國後現代主義相結合所產生的新實用主義倡導的“語境論”之間的辯論中,又出現了對于民主的規範含義的不同理解 ︰對于真理共識論者來說,民主是基于普遍的交往理性的包容性共識;對于徹底的語境論者來說,民主只是受文化和地域限制的一種排他性的團結。諸如此類的重大 分歧不免使人對“語言學轉向”究竟要轉向何處心存疑慮。


Moral luck is a cognitive bias whereby a moral agent is assigned moral blame or praise for an action or its consequences even though it is clear that said agent did not have full control over either the action or its consequences. This term, introduced by Bernard Williams, has been developed, along with its significance to a coherent moral theory, by Williams and Thomas Nagel in their respective essays on the subject.

Moral luck: philosophical papers, 1973-1980 - Google 圖書結果

Bernard Williams - 1982 - Philosophy - 173 頁
The book is a successor to Problems of the Self, but whereas that volume dealt mainly with questions of personal identity, Moral Luck centres on questions of ...
books.google.com/books?isbn=0521286913...

A Wicked Company: The Forgotten Radicalism of the European Enlightenment

Atheism and the Enlightenment

In the name of godlessness

An 18th-century Paris salon where philosophers met to eat and drink and deny the existence of God and the soul

A Wicked Company: The Forgotten Radicalism of the European Enlightenment. By Philipp Blom. Basic Books; 384 pages; $29.95. To be published in Britain in March by Weidenfeld & Nicolson as “Wicked Company: Freethinkers and Friendship in Pre-Revolutionary Paris”; £25. Buy from Amazon.com, buy from Amazon.co.uk

ATHEISM is a hot topic. In recent years writers from Richard Dawkins and Daniel Dennett to Christopher Hitchens and Sam Harris have penned popular tracts advancing the cause of godlessness. But, as the Bible reminds us, there is nothing new under the sun. Philipp Blom’s latest book tells the story of a set of remarkable individuals on the radical fringes of the 18th-century European Enlightenment, whose determinedly atheistic and materialist philosophies denied the existence of God or the soul. Echoing ancient thinkers such as Democritus and Lucretius, they held ideas that were to prove too revolutionary even for a revolutionary age.

It is the story of the scandalous Paris salon run by Baron Paul Thierry d’Holbach, a philosophical playground for many of the greatest thinkers of the age. Its members included Denis Diderot (most famous as the editor of the original encyclopedia, but, Mr Blom argues, an important thinker in his own right), Jean-Jacques Rousseau, the father of romanticism, and the baron himself; even David Hume, a famous Scottish empiricist, paid the occasional visit.

A philosophy grew up around the baron’s generously stocked table that denied religious revelation and shunned Christian morality, embracing instead the primal passions (the fundamental motives, said the philosophes, for human behaviour) and cool reason (which could direct the passions, but never stand against them). They dreamt of a Utopia built on pleasure-seeking, rationality and empathy. Their ideal nation would leave no room for what they saw as the twisted ethical code of Christianity, which they argued prized suffering and destructive self-repression.

Not only was their thinking radical, but expressing it was dangerous. Diderot was imprisoned for his writings, an experience, Mr Blom argues, that left him too scared to lay out his philosophy plainly, instead disguising it within numerous plays, novels and letters. Baron d’Holbach published most of his works under pseudonyms, which helped to keep him safe but also condemned him to centuries of philosophical obscurity (except in the officially godless Soviet Union). Even when the French revolution finally came, its self-appointed guardians had no place for the philosophy of the true radicals. For Maximilien Robespierre, chief architect of the reign of terror that followed the revolution, God and religion were far too useful in keeping the population in line.

Mr Blom’s book is part biography and part polemic. He sketches the early lives of Diderot, Holbach, Rousseau and other players in the drama, and describes the philosophy they hammered out. It is also an iconoclastic rebuttal of what he describes as the “official” history of the Enlightenment, the sort of history that he finds “cut in stone” on a visit to the Paris Panthéon. There the bodies of Voltaire and Rousseau were laid to rest with the blessing of the French state. Neither deserved it, suggests Mr Blom.

Voltaire, he insists, was a milquetoast careerist, too concerned with his own reputation and his comfortable life to say anything truly unsettling. Rousseau he finds even worse. By denigrating reason, celebrating impulse and advocating repression and tyranny in the name of a loosely defined “general will”, Rousseau’s thinking, argues Mr Blom, was actively maleficent (and, unsurprisingly, venerated by Robespierre). It is a tragedy of history, the author concludes, that Voltaire and Rousseau won the battle of ideas, whereas Diderot was reduced to the rank of editor of the encyclopedia, and Holbach was forgotten utterly.

Even today, and even in secular western Europe, the bald and confident atheism and materialism of Diderot and Holbach seems mildly shocking. We still cling stubbornly to the idea of an animating soul, a spiritual ghost in the biological machine. For Mr Blom, the modern, supposedly secular world has merely dressed up the “perverse” morality of Christianity in new and better camouflaged ways. We still hate our bodies, he says, still venerate suffering and distrust pleasure.

This is the message of Mr Blom’s book, hinted at but left unstated until the closing chapters. He believes the Enlightenment is incomplete, betrayed by its self-appointed guardians. Despite all the scientific advances of the past two centuries, magical thinking and the cultural inheritance of Christianity remain endemic.

2010年10月30日 星期六

帶小狗的女士:契訶夫小說新選新譯

先生

昨天晚上已拿到書

我看了第一篇和最後一篇 很好
我們的讀書會 可能唐香燕等人會報名參加 我會先送書給他們
祝好
-------

201 Stories by Anton Chekhov

大概對應 待查


帶小狗的女士197 - The Lady with a Dog
小玩笑

053 - A Joke


某某小姐的故事145 - A Lady's Story
微若其卡105 - Verotchka

阿麗阿德娜 182 - Ariadne
未婚妻201 Betrothed


櫻桃園文化部落格 http://vspress.pixnet.net/blog





慶祝契訶夫150歲 讀書會 (需報名)


譯者大駕光臨

: 帶小狗的女士:契訶夫小說新選新譯

時間: 11月6日 10:30-12: 00
地點: 台北市新生南路3段88號2樓 tel. 02 23650127


帶小狗的女士:契訶夫小說新選新譯 The Lady with the Dog and Other Stories

 她為了什麼這麼愛他?他在女人面前從沒現出他的原本面貌,她們愛的不是他本人,而是愛她們所想像而創造出的那個人,並在她們生活中貪婪地找尋那個想像;之後,當她們發現錯誤,卻還依舊愛著……

  契訶夫把老靈魂翻新,讓你想談一場真真切切的戀愛!

   契訶夫一生寫過數百篇小說,最教人感觸深刻的,或許就是他把老靈魂翻新的功夫,這個翻新的歷程能夠給人勇氣改變一切期待未來,「翻新」生活在契訶夫筆下 最美妙之處,就在面對可能幸福人生的那一瞬間,該如何選擇和應對的幽微心境,以及其中最纖細的情緒轉折,忽地釋放出跨越時空的怦怦然,無論在哪一個時代閱 讀契訶夫,絕對會有好想真真切切談一場戀愛的悸動,並期待生活翻新的感動。

  在這契訶夫一百五十歲誕辰紀念版中,特別從俄文原典新選新譯 出七篇最雋永的小說,包括國際間各家一致推崇的絕世經典〈帶小狗的女士〉,描寫不滿現狀的純潔少婦與中年花心男的背德之戀,他們能否拋棄一切找到真愛,讓 這份愛超越時間、空間、世俗禮教、文學傳統,甚至跳出文本情節等所有束縛,此篇小說到今天越是顯現出它的永恆;而被契訶夫從自選全集中刪除的〈燈火〉,是 〈帶小狗的女士〉的故事原型,兩篇對照下,可以看得出經典是如何提煉出來的。契訶夫作為十九到二十世紀之交的社會觀察者,親身經歷過時代的重大變革,他將 新舊時代的兩種極端價值觀反映在〈阿麗阿德娜〉與〈未婚妻〉的兩個女性形象中,耽溺在愛情陷阱中的舊時代拜金女阿麗阿德娜,對比著改變自己迎向未來而逃婚 的未婚妻,作家把兩種愛情觀生活觀從老舊到翻新刻畫得精采;在這兩端形象之間則是世俗普通男女,面對青春的懵懂、面對愛情或可能幸福人生的那一瞬間,以認 真或玩笑或不自主的態度,對可望不可及的未來幸福產生了關鍵影響,他們告白愛情、期待幸福卻往往徒留感傷,在〈小玩笑〉、〈薇若琪卡〉、〈某某小姐的故 事〉中我們讀著不禁會感嘆:這些不正是自己面對愛情時候的種種似曾相識的感覺!

  「讀一讀契訶夫吧!他的一頁書比人間全部財富所能給你的 還要多。」──這句話本來是契訶夫在自己小說中讚美法國短篇小說家莫泊桑的,過了一百多年,我們絕對可以把契訶夫的名字鑲在其中,他當之無愧。在契訶夫誕 生一百五十年之際,我們會發現他那歷久彌新的經典永遠跟讀者站在一起。

作者簡介

安東.契訶夫(Anton Chekhov)

   今年是俄國偉大作家安東.契訶夫(Anton P. Chekhov, 1860-1904)誕生一百五十週年,這個人才活四十四歲,卻有數百篇短篇小說流傳至今讓人一讀再讀,他的戲劇也影響了世界。他的偉大在於創新了小說和 戲劇藝術,在文學上有著承先啟後的地位……如果簡單說,他到底是一位什麼樣的作家,值得我們回頭看他,我想,他永遠是最新的作家,某種程度上,他可以說是 幫我們在文學藝術上找到了「零」,讓我們可以重新開始。

  契訶夫是莫斯科大學醫學系畢業,大學時為了賺稿費養家開始投稿幽默雜誌,畢業後持續寫作,漸漸成為職業作家。他雖然沒有正式走上職業醫生一途,但經常抽空為平民看病,尤其對當時的霍亂防疫工作投入最多。

  醫學的科學思維也影響著他的文學寫作方式,他曾為自己的客觀寫實立場辯護:「小說家不該是自己筆下人物的裁判法官,而該是中立的見證人……讀者才是陪審團,自會做出評價。」

  把醫學當妻子、文學當情婦的他,一面用筆寫小說戲劇,針砭讀者觀眾的心理疾病,一面用醫術診斷病患的生理疾病,以及興建學校等公益活動,救助不少窮困的農民。而他自己卻在盛年死於肺病,直到死前幾個小時還不忘口述創作幽默故事給妻子聽,讓他現實生活中真正的妻子歡笑。


  • 叢書系列:經典文學
  • 規格:平裝 / 256頁 / 25K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導讀

契訶夫的愛情與反叛

  在台灣契訶夫的 名字與他的戲劇作品《海鷗》、《凡尼亞舅舅》、《三姐妹》和《櫻桃園》緊緊相連,藉由這幾部作品我們認識契訶夫,愛上他構築的舞台世界。然而,契訶夫不止 是劇作家,他還是寫短篇故事的高手,〈一個文官之死〉、〈變色龍〉、〈胖子和瘦子〉、〈憂愁〉、〈套中人〉、〈醋栗〉是他耳熟能詳的短篇作品。然而,契訶 夫也寫中篇小說──《第六病房》,內容是諷刺沙皇政府統治之下的俄國像個恐怖的精神病院,這部作品讓契訶夫成為批判寫實主義作家。

  以上所提都還是我們熟悉的契訶夫,是關懷小人物和弱勢階級的人道主義者契訶夫,是討厭庸俗和無作為知識分子的契訶夫。然而,有一面的契訶夫我們始終陌生,它隱密、低調,卻更讓人想一窺究竟,那是談愛情,也談情慾的契訶夫。

   愛情這個主題縈繞在他心裡多年,在〈帶閣樓的房子〉、〈跳來跳去的女人〉、〈吻〉等多篇故事裡,契訶夫寫下他觀察愛情的心得,他曾經想以「我朋友的故 事」為名,寫一本周遭人物的愛情故事集,可惜沒有完成,但是「關於愛情」的故事仍舊散見在他的作品裡,時隱時現,所以,最後才有了那篇〈帶小狗的女士〉的 誕生,才有了納博科夫的讚嘆:「世界文學史上最偉大的短篇小說之一」。

  事實上,契訶夫為了成就這篇納博科夫所說的偉大作品,中間還經歷 一番曲折。契訶夫寫這篇故事的時間是在一八九九年的九月到十月間,在這之前將近九個月裡他沒有任何創作,只是在準備新作品集的出版,他反覆觀看自己的文 章,考慮要將哪篇和哪篇收入,在看到〈燈火〉這篇一八八八年的作品時,他停了下來,思索著,然後將它抽出,重新改寫,最後,一萬多字的短篇小說〈帶小狗的 女士〉產生了,而中篇小說〈燈火〉則消失在他的自選全集裡。所以,從某方面來說,其實是〈燈火〉催生了〈帶小狗的女士〉,只是這當中已經相隔十年之久。十 年的時間不算短,足夠將青春的愛戀銷蝕成衰老的怨懟,但是可愛如契訶夫,溫柔如契訶夫,他卻在生命的晚期寫下這一篇純粹的愛情絮語,內斂、含蓄、精練,卻 是無堅不摧。

  要怎麼描述〈帶小狗的女士〉呢?是說一個男人愛上了一個女人,而且愛得既深且久……這樣講也沒錯,但有一個前提,即它是一 段出軌的戀情,偷情和背叛就是這篇故事的主題,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男女主角愛得認真,愛到無法自拔。從這個角度觀之,〈帶小狗的女士〉其實是一篇挑戰世俗道 德觀的小說,而很多線索顯示,契訶夫從一開始也就不在乎道德與禁忌,從男女主角的安排就可見出端倪。

  簡單說這是風流熟男與新婚少婦的組 合,這種組合除外遇和偷情外,難有其他關係。先說女主角,小說以〈帶小狗的女士〉為名,而且故事一開頭就以「聽說,濱海道上來了個新面孔」營造出萬眾矚目 的期待效果,跟著女主角安娜出場了:身材不高,戴貝雷帽,金色頭髮,牽著一隻白色博美狗。就人物形象來看,安娜其實並不出色,甚至有些平凡,與開頭的聲勢 相比,有相當程度的落差,不過契訶夫本人似乎很喜歡,他讓女主角一直帶著貝雷帽、牽著狗到處散步,據說,那和作家本人的形象頗為相近。至於男主角古羅夫, 契訶夫對他的外貌沒有太多著墨,只說他對女人很有吸引力,外遇無數,由此猜得相貌不會太差。最重要一點是,小說的敘事觀點是以古羅夫的角度來開展,因此他 的心境和感受才是描述的中心;女主角安娜大多處於被觀察的位置,以樸實、羞澀和真誠的心打動古羅夫,並讓他一嚐真愛的滋味。看起來,這像是一則浪子回頭的 故事,只不過他回歸的並不是家庭,而是真愛的懷抱,然而這樣的選擇對當時的衛道人士來說,怎麼樣都不算正確。

  接下來談談契訶夫選中的故 事場景──雅爾達。這是著名的度假療養勝地,有錢有閒卻不想出國的俄國貴族大多選擇該地作為休憩場所,有事沒事度個假就是身分和地位的表徵,邊度假邊偷情 也算一種療養,時候一到揮揮衣袖,無牽無掛返回兩京──莫斯科和彼得堡,此後不會與偷情對象相遇,這是來雅爾達尋歡的不成文規定。說起來,南方風景勝地在 俄國小說裡總是浪漫的表徵,溫暖的陽光、無邊的海浪,加上繪聲繪影的風流傳聞推波助瀾,輕易就讓愛裝模作樣的北方人卸下面具,露出渴望激情的本性,雅爾達 就是這一種心理的投射對象,再精確一點說,是朦朧情欲的象徵。契訶夫明瞭這種心理,所以他假男主角古羅夫之口說:「這裡的男人跟著她,盯著她,跟她搭訕, 心裡只懷著一個祕而不宣的企圖──她不可能猜不到。」

  尋找情慾的出口是到此度假的男女「祕而不宣」的目的,而既是偷情就得隱密進行,以 凸顯突破禁忌的歡愉,對此契訶夫的描寫極為高明,他談雅爾達,卻不說風景,只說「啊,無聊!唉,灰塵!」──就這麼一句,彷彿不著邊際,卻又直抵核心,雅 爾達因此籠罩在一股特別的氛圍中,風吹沙揚,無所事事的人們表面無所事事,心裡卻期待有事情發生。的確,正是這風、這灰塵、這無聊,給了人們用偷情排解煩 悶的藉口,契訶夫可真是看透了人心。

  偷情既是心照不宣,所以發生在雅爾達的事物多帶有隱喻的意味,從傳聞、風沙,到無聊,每一個小細節 看似無關,實際上卻是前後相連。就說那顆偷情房間裡的西瓜吧,它像天外飛來一般,出現在男女主角第一次發生關係後的房間桌上,你說它有點「突兀」,可是卻 又是說不出的「適切」,很可能它早擺在那裡,但直到偷情結束以後,契訶夫才讓讀者發現到它,關於這點,我們只能想像。然後西瓜被切了開來,古羅夫拿起一片 慢慢吃著,沒有說話。這就是全部關於西瓜的描述,與故事情節沒有任何關聯,卻精準地呈現出一個男人,而且是慣性外遇的男人在偷情之後「船過水無痕」的輕鬆 態度,與女主角失措的舉止一相對照,西瓜的作用於是不言而喻。此外,被切了開來的西瓜不自覺引發聯想──暗喻情慾發展的結果。如果說契訶夫是擅用小細節營 造多層次聯想的高手,那麼這一顆西瓜絕對堪稱經典。

  面對小說裡的偷情,契訶夫沒有責備,他讓男女主角沉浸在愛慾的歡愉中,享受雅爾達 帶給人的美好,這一點他不像托爾斯泰,嚴厲批評自己的女主角安娜.卡列妮娜的出軌行為。沒有對耽溺情慾的男女給予道德譴責,契訶夫的態度頗引人質疑,同樣 地,在處理流言的態度上契訶夫也很開放,小說裡提到在男女主角某次出遊時,「警衛……向他們瞧一眼便離去」,此處的「一眼」意味深長,代表當地人對偷情之 事見怪不怪。契訶夫甚至調侃了一下托爾斯泰,說古羅夫對那「一眼」感覺「神祕而美好」,完全不介意那「一眼」可能是流言蜚語產生的源頭,更可能在日後毀了 他的家庭(此處不妨和《安娜.卡列妮娜》做對照)。

  相對於南方雅爾達是在夢境的氛圍中感受真實的情慾,那麼北方莫斯科顯現的就是在現實 生活裡時間如流水般逝去。古羅夫不討厭莫斯科,那裡的生活緊湊而有趣,日復一日,只要不去回想雅爾達就好……然而回憶是自己找上門的,雅爾達的風景、安娜 的身影如影隨形地跟著他,彷彿她才是他的家人。古羅夫此時並沒有意識到自己耽溺在幻想中,直到他打算和旁人提起雅爾達的戀情時,卻被一句「那鱘魚是有點怪 味!」的回話給激怒,至此才意識到現實生活的乏味,也才感到那位「帶小狗的女士」和他之間的關係不只在床上,小說行文至此,古羅夫才算踏入了愛情的園地。

   性的關係可能是一時衝動,但是談愛情卻不能不用心,所以契訶夫安排古羅夫離開莫斯科,前往S城找安娜,然後男女主角在劇院重逢,安娜沒有預期會見到古羅 夫,因而大驚失色,又擔心旁人察覺兩人關係不尋常,於是起身,往走廊樓梯走去,古羅夫隨即跟上,就這樣兩人一前一後,沒有交談或是互動,只是在樓梯間上上 下下……這一段的文字極為壓縮,焦點集中在動作的描寫上,但明眼人看得出,所謂「茫然地走著,沿著走廊樓梯上上下下」一句隱含的複雜心理:極度慌亂又壓抑 的情感得藉機械性的動作來宣洩。作者一連幾次提到安娜飽受驚嚇,激盪的情緒迫使她不斷上下樓梯,而這也是她唯一一次在男女關係中主導局勢的場景,男主角只 是無語地跟在女方身後,不斷揣測她的心理,確定她愛他時才摟住她,親吻她,然後安娜承諾古羅夫,說她會去莫斯科找他,為之後漫長的出軌做出了關鍵性的決 定,也結束了這一節故事。綜觀全篇,從古羅夫動身去找安娜,到安娜從驚駭中回神而接受古羅夫的愛,此處是情感起伏最劇烈的一幕,所以納博科夫才會說這是小 說裡「沒有高潮中的高潮」。

  劇院重逢之後古羅夫與安娜便過起偷情男女必有的「雙重生活」,表面上男已婚,女已嫁,各自擁有家庭,毫不相 干,但私下兩人卻不斷密會。某次古羅夫去找「情婦」安娜,順道送女兒上學,他看著天上掉落的雪塊有感而發:「這個溫度(零上三度)只是在地表上的,在大氣 表層上又是另外一種溫度。」女兒以為父親在講自然科學,不明白他其實意有所指──指自己的偷情生活,他甚至以此為例,認為所有人的生活都藏有不能公開的一 面,很難不聯想到這是契訶夫假古羅夫之言發表自己的看法,同樣又是沒有譴責,甚至還說這種祕密生活「就像在黑夜的帷幔下過著一種真實又有趣的生活」。這一 段近乎背德之語契訶夫談來卻是異常輕鬆,還特別語帶諷刺地強調,無怪乎「文化界的人總是緊張兮兮地要求隱私」,令人忍不住莞爾。

  〈帶小 狗的女士〉其實是一篇契訶夫的愛情神話,他竭盡所能地不讓古羅夫和安娜對彼此厭倦,以及對無法公開的偷情生活感到疲乏,而這在契訶夫的小說裡並不尋常,或 許是因為作家太珍惜真愛了,就像他在小說裡不厭其煩地強調古羅夫是真正愛上了安娜,兩人是真心相愛,看在愛情的份上,荒謬的婚姻制度也好,痛苦的偷情生活 也好,都值得他為這樣的愛情深深刻畫。

  契訶夫獨特的愛情觀讓這篇故事成為俄國經典小說裡的特例,而這或許可以視作是契訶夫對俄國文學傳 統的反叛:他讓男女主角偷情,偷得理直氣壯,背叛了普希金在《奧涅金》裡要求妻子得對丈夫忠貞的誓言;他讓男女主角先上床再談感情,嘲諷了屠格涅夫小說裡 虛幻不實的愛情;他讓古羅夫和安娜一直相愛,無視流言與否,反擊了《安娜.卡列妮娜》裡流言對愛情的殺傷力,從各個層面看,〈帶小狗的女士〉都是一部背叛 傳統的小說,從形式、內容到精神全都背叛。至於契訶夫本人如何處理這樣的背叛?他的處理很妙,彷彿沒有處理一樣,就像故事末尾說:「解決之道便會找到,那 時候將有一個嶄新的美好生活……」這就是結局,沒有結論的結局,可以說是「開放式結局」,不能說契訶夫沒有處理,可能契訶夫已經思索過千萬種的結局,最後 他選擇如此,這也顯示出他的慎重,這一路下來他總是十分呵護自己的男女主角,讓他們在歷經風霜之後依舊相愛,或許也是該放手的時候,讓他們自己面對難關, 攜手走向未來。

熊宗慧(台大外文系助理教授)

內容連載
§內文1 1

聽說,濱海道上來了個新面孔:帶小狗的女士。德米特里‧德米特里奇‧古羅夫在雅爾達已經待兩個禮拜了,習慣了那裡,也開始對新面孔感 到好奇。他坐在維爾涅糕點鋪旁的涼亭裡,看到那位年輕女士沿著濱海道走過,是個身材不高、戴著貝雷帽的金髮女人;一隻白色博美狗跟在她身後跑。

之後他經常在市區花園和綠地上遇到她,一天好幾次。她總是獨自一人散步,戴著那頂貝雷帽,牽著那隻白色博美狗;沒人知道她的來歷,於是大家便只這麼稱呼她:帶小狗的女士。

「如果她在這裡沒丈夫也沒熟人陪的話,」古羅夫動起腦筋,「那麼跟她認識一下也無妨。」

他 還不到四十歲,但已經有個十二歲的女兒,還有兩個兒子也在唸書了。他結婚得早,在他唸大學二年級的時候,而現在他太太看起來好像比他老得一倍有餘。她是高 個子的女人,有一雙黑眉,個性很直、傲慢、愛擺架子,還有一點,她自稱是個「會思考的女人」。她讀很多書,寫書信時刻意不寫硬音符「ъ」(注2),不叫自 己丈夫德米特里,而是「吉」米特里(注3);他私底下卻認為她不太聰明、心胸狹窄、粗俗,他怕她而不喜歡待在家裡。他很早就背叛她,經常搞外遇,或許因為 如此,他總是近乎惡意地批評女人,每當有人在他面前提到女人,他都這麼稱呼她們:

「下等人!」

他自認已經受夠了痛苦的教 訓,才有資格這樣隨心所欲地罵她們,然而他一旦連著兩天少了「下等人」相陪的話,卻又無法過活。與男性的社交上,他覺得無趣,會心不在焉,無法聊什麼,冷 漠以待,可是一到女人堆中,他就會感到自在,知道該跟她們聊些什麼,且舉止合宜,甚至與她們沉默相對也覺得輕鬆愜意。在他的外表、個性,以及他的所有天性 裡,有某種迷人的、不可捉摸的東西,招引著女人到他身邊來;他了解這點,而也有某種力量驅使著他往女人靠去。

多少次的經驗,而且確實是慘 痛的經驗早就教會他一件事,與規矩的女人交往,特別是那種猶豫不決又不果斷的莫斯科人,一開始雖然會增添生活的情趣,看似一場甜蜜又輕鬆的際遇,但不可避 免漸漸會衍生出一大堆極其複雜的事情,最終成了負擔。然而每次只要又遇到他感興趣的女人,之前的經驗似乎便從記憶中溜走,他又活了過來,一切看來就是這麼 單純而有趣。

這又是一次,傍晚他在花園用餐,那位戴貝雷帽的女士不匆不忙地走過來,往他的鄰座坐下。她的表情、儀態、服裝、髮型,在在告 訴他:她是出自規矩人家、已婚、初次來雅爾達、獨自一人、在這裡感到無聊……有些傳聞故事裡提到這地方的風氣敗壞,很多是不正確的,他鄙視這些說法,知道 這類傳聞大多是那些自己想犯齷齪卻又不敢做的人捏造的;然而,當女士坐在離他三步遠的鄰座時,他又想起傳聞裡那些輕而易舉的成功獵豔、登山共遊的情節,於 是,轉瞬即逝的一夜戀情、與不知姓名的陌生女人來個浪漫約會──種種誘人的念頭立刻俘虜了他。

他殷勤地招呼博美狗到他身邊,當牠走近時,他卻揚起手指威嚇牠。博美狗叫了起來,古羅夫又再威嚇牠。

女士瞧他一眼,立刻低下眼眸。

「牠不會咬人的。」說完她臉就紅了起來。

「可以給牠骨頭嗎?」當她確定點了頭,他親切地問:「請問您到雅爾達很久了嗎?」

「五天了。」

「而我已經待在這第二個禮拜了。」


雙方沉默了一會。

「時間過得很快,這裡還真無聊!」她說著,眼睛卻沒看他。

「這裡無聊──只是大家趕流行的說法吧。如果是住在內地小城像別廖夫或日茲德拉之類的居民──他便不會感到無聊,可是一來到這裡就說:『啊,無聊!唉,灰塵!』人家還真會以為,這人是從格拉那達(注4)來的呢。」

她 笑了。然後兩人繼續默默地吃東西,像陌生人一樣;午餐後他們一起離開──直到此刻嘻笑輕鬆的對話才開始,是無拘無束又滿足的人們才會有的那種對話,無論要 去哪裡或聊什麼都百無禁忌起來。他們散步,聊著說:海不知怎麼莫名地發亮,海水是紫丁香的顏色,多麼的柔軟溫暖,月亮依著水面逸出了一道金色的光芒。還聊 到:在炎熱的白天過後真是讓人窒悶。古羅夫說,他是莫斯科人,在學校唸的是語言學,卻在銀行工作;有段時間本打算要去私人歌劇院從事演唱,可是放棄了;他 在莫斯科有兩棟房子……而他從她那裡得知,她在彼得堡長大,嫁到S城去,在那邊已經住了兩年,她在雅爾達還要待一個月,之後,也想休假的丈夫有可能會過 來。她怎麼都無法清楚解釋她的丈夫在哪裡工作──在省政府還是省議會吧,她自己也覺得很可笑。古羅夫還問到了她的名字,她叫安娜‧謝爾蓋耶夫娜(注5)。

之 後,他在自己的旅館房間裡想她,想著明天或許還會與她相遇。應該會的。躺下睡覺時,他忽然想到,沒幾年前她還在貴族女子中學唸著書,就像他現在的女兒一 樣,又想到,她在笑聲中或者與陌生人的對談裡,仍是一股羞怯和生澀──應該可以說,這是她生命中頭一遭獨自處在這種環境,這裡的男人跟著她,盯著她,跟她 搭訕,心裡只懷著一個祕而不宣的企圖──她不可能猜不到。這時他想到她那纖細、柔弱的頸子,以及美麗的灰色眼眸。

「總之她身上有什麼地方讓人想要憐惜。」他想著想著便睡著了。

2

認識後過了一星期。在一個節慶日,房間裡很窒悶,街上又刮著風,揚起灰塵,掀翻帽子。一整天都想喝東西,古羅夫頻頻往涼亭跑,一會請安娜‧謝爾蓋耶夫娜喝點糖水,一會又來點冰淇淋。無處可躲。

傍晚時分,風稍微靜了下來,他們去防波堤,想看輪船進港。碼頭上有許多散步的人,有些聚集在一起,手拿著花束準備迎接人。舉目望去盡是盛裝的雅爾達人,他們明顯區分成兩個特別的類型:打扮得像年輕女人的年長女士們,另外就是有許多將軍。

輪 船因為海上風浪的緣故遲到了,此時太陽已西沉,船駛進防波堤之前,還迴轉了好一陣子。安娜‧謝爾蓋耶夫娜手持長柄望遠鏡望著輪船,望著乘客,似乎在尋找熟 識的面孔,一下子她又轉向古羅夫,眼光閃爍著。她說了很多話,問話卻前不搭後,她自己當下根本不記得問了些什麼;隨後,她把長柄望遠鏡弄丟在人群中。

盛裝的人群四散,已經看不到什麼人了,風完全靜止,只剩下古羅夫與安娜‧謝爾蓋耶夫娜站在那裡,等待著,看還會不會有人從輪船裡出來。安娜‧謝爾蓋耶夫娜沉默不語,也不看古羅夫,只聞一聞花束。

「到了傍晚天氣越來越好,」他說。「我們現在要去哪?不去哪裡走走嗎?」

她什麼也沒回答。

帶小狗的女士:契訶夫小說新選新譯

The Lady with the Dog and Other Stories

作者:安東.契訶夫

出版日期:2010 年08 月 25 日


此刻他凝視著她,突然一把抱住她,親吻她的雙唇,一股花的香氣和溼潤襲向他,而他隨即怯生生地四下張望:沒被誰看到這一幕吧?

「我們到您那裡去吧……」他輕聲說。

兩人快速離去。

她 的旅館房間裡很悶,瀰漫著香水,是她在日本商店買來的。古羅夫現在瞧著她,想著:「這輩子還有什麼樣的女人沒遇過!」他過往記憶中的女人,有那種無憂無 慮、心地善良的一類,她們因愛而歡愉,會為他所給予的哪怕是短暫的幸福而感激;還想起另一種女人──例如他的妻子,她們的愛不真誠,過度嘮叨,歇斯底里的 做作,臉上的表情似乎說那不是愛情,不是激情,而是某種意義崇高的東西;他也想起兩三位非常美麗卻冷漠的女人,她們臉上會忽然閃過凶狠的表情,有一種頑固 的企圖心,想從生活中強取豪奪比她們所能付出的更多,這種女人都不太年輕、任性、無法理性溝通、不夠聰明卻又想掌控一切,一旦古羅夫對她們冷淡起來,她們 的美麗便惹他嫌惡,連她們內衣上的蕾絲邊對他來說彷彿也成了魚鱗。

然而眼前這女人卻仍有一種放不開、年少不更事的生澀、困窘的感覺;給人 一種心慌意亂的印象,彷彿剛剛有人突然敲了房門似的。安娜‧謝爾蓋耶夫娜,這位「帶小狗的女士」,對剛才在房間內所發生的事情,似乎是異常嚴肅地看待,看 作是她自己的墮落──讓人這麼感覺,這滿奇怪又不合時宜。她的面容消沉頹喪,臉龐周邊哀愁地掛著長長的髮絲,她以一種憂鬱的姿勢沉思著,活像是古老畫像裡 面的罪人。

「這樣不好,」她說。「您現在一定是第一個不尊重我了。」

房間的桌上有一個西瓜。古羅夫給自己切一片,不慌不忙地吃著。這樣陷入了沉默至少半個小時。

安娜‧謝爾蓋耶夫娜的內心還在激動著,她身上散發出一種端正、天真、涉世未深的女人的純潔氣息;桌上燃著一枝孤單的蠟燭,依稀映著她的臉龐,但看得出,她的心底不好受。

「我有什麼理由不會再尊重妳?」古羅夫問。「妳根本搞不清楚自己在說什麼。」

「求上帝原諒我!」她說完便眼淚盈眶。「這太可怕了。」

「妳這麼說好像在替自己辯白。」

「我 哪能為自己辯白?我是個糟糕又下流的女人,我輕視我自己,辯不辯白我沒去想。我欺騙的不是我丈夫,而是自己。而且不只是現在,我已經騙了好久好久。我的丈 夫或許是個誠實的好人,但總歸是個奴才!我不知道他在那裡做什麼,如何工作,只知道他是個奴才。我剛嫁給他的時候才二十歲,好奇心折磨著我,我想要點什麼 更好的;我對自己說,一定有另外一種生活。想要過真正的生活!生活,生活……好奇心煎熬著我……您不會了解這個的,但是,我向上帝發誓,我已經不能控制自 己,我身上發生了某種變化,我無法自持了,我告訴丈夫我病了,才來到這裡……在這裡我到處晃蕩,像中了邪,瘋了似的……而這下子我成了任何人都看不起的下 流卑賤女人。

古羅夫已經聽得很無趣,她那天真的語氣、讓人意外又不合宜的懺悔,讓他很不舒服;如果不是她眼淚盈眶,可能會讓人以為,她是在開玩笑或是演戲吧。

「我不了解,」他輕聲說。「妳到底要的是什麼?」

她把頭埋進他的胸膛,擁抱著他。

「相信我,相信我,求求您……」她說。「我愛誠實潔淨的生活,罪惡對我來說是齷齪的,我不知道自己做了什麼。平常人家說:鬼迷心竅。現在這也可以套用到我身上,我就是鬼迷心竅了。」

「夠了,夠了……」他喃喃道。

他看著她那雙僵住、受驚的眼眸,親吻她,輕聲蜜語,她稍微安慰些,臉上又露出了愉悅之情;最後兩人笑了開來。

之後,當他們走出旅館,濱海道上已經沒有人跡,這個城市和街上的柏樹甚至顯得死寂,可是海水依舊喧擾,拍擊著岸邊;一艘小船隨波擺盪,上頭的燈火睡意朦朧地閃爍。

他們找到了出租馬車,往奧瑞安達(注6)而去。

「我剛剛在旅館前廳才知道妳的姓氏:名牌上寫著馮‧吉捷利茨。」他說。「妳丈夫是德國人嗎?」

「不,他的祖父好像是德國人,但他自己是俄羅斯正教徒。」

在 奧瑞安達,他們坐在離教堂不遠的長凳上,望著下方的海面沉默不語。雅爾達在清晨的霧中依稀可見,白雲停滯在山頂上。枝頭的樹葉動也不動,蟬鳴四起,海水一 成不變的默聲喧囂從下方傳來,訴說著寧靜,訴說著等待著我們的永恆長眠。下方的喧囂打從雅爾達、奧瑞安達尚未出現前就已經如此了,現在這麼喧囂著,當我們 消逝以後,未來也依舊會漠然地默聲喧囂下去。在這般恆久綿亙,以及對我們每個人的生死完全漠然之中,或許隱含著,給予我們永恆的救贖、世間生生不息並汲汲 於完善的保證。古羅夫坐在這位年輕女人旁邊,黎明時分她是那麼美麗,他面對這片神奇的環境──海洋、山巒、雲朵、遼闊的天空,內心顯得平靜又神往,一個念 頭想到:如果仔細思量,實際上,這世上一切都是美好的,只是當我們忘記生活的終極目標和人類自尊時的所思所為才破壞了美。

走過來一個不知道什麼人──應該是警衛,向他們瞧一眼便離去。這個小細節也顯得那麼神祕而美好。已經看得到披著晨曦的輪船從費奧多西亞(注7)駛來,船上熄了燈火。

「草上結露珠了。」安娜‧謝爾蓋耶夫娜打破沉默。

「是啊,該回去了。」

他們返回市區。

此 後,他們每天中午相會在濱海道,一起用早餐、午餐,散步,欣賞海景。她常抱怨睡得不好,心臟跳得緊張,老問同樣一些問題,一會為忌妒而憂心,一會又怕他不 夠尊重她。在花園和綠地上,如果他們附近沒什麼人,他經常會突然拉近她熱情地親吻。一派的悠閒,這種光天化日下的親吻,得四下張望擔心怕人看見,加上炎 熱、海水的味道,以及不斷閃過眼前那些閒晃的、盛裝的、飽足的人們,如此種種正是讓他重獲新生的原因;他對安娜‧謝爾蓋耶夫娜說,她多麼美好,多麼誘人, 他情不自禁,無法離開她一步。而她常常沉思,總是問他,要他承認:他不夠尊重她,他一點都不愛她,只是把她看作庸俗的女人。幾乎每天晚上夜色一深,他們會 驅車到城外某些地方,到奧瑞安達或瀑布那裡;每次出遊皆很盡興,都留下美好燦爛的印象。

他們等待她的丈夫到來。但是來的只是一封他的信,裡面說他的眼睛有病痛,求妻子趕快回家。安娜‧謝爾蓋耶夫娜慌張了起來。

「我離開是對的,」她對古羅夫說。「這就是命運。」

她乘馬車離去,他送她一程。他們走了一整天。當她轉搭上火車快車坐定了車廂,等第二次鈴聲響起時,她說:

「讓我再看您一眼吧……再看一眼。這樣就好。」

她沒有哭,但是非常憂鬱,像是病了,臉龐顫抖著。

「我會想您……會回憶這一切,」她說。「願主與您同在,您留下吧。別記得我壞的方面。我們永別了,一定得這樣,因為本來就不該見面。好了,願主與您同在。」

火 車快速離去,車燈轉瞬消逝,一分鐘後便聽不見嘈雜聲,彷彿一切都刻意串通好,為了要盡快停止這個甜美的迷惘、這個瘋狂的行徑。古羅夫獨自站在月台上,望著 漆黑的遠方,他聽到螽斯的唧唧聲、電報線的嘟嘟響,有種感覺,好似美夢乍醒。他想著,在他生命中這又是一次冒險或奇遇,現在也都已經結束,徒留回憶……他 感動,憂傷,覺得有些許遺憾;因為這位年輕的女人,他將永遠不會再見到了,她跟他在一起不會幸福的;雖說他對待她殷勤又熱情,但與她交往時,不管是聲調或 甜言蜜語中卻又透著嘲笑的影子,露出一個歲數大了她將近一倍的幸福男人那種有點粗魯的高傲態度。她總是說他善良、不平凡又高尚;顯然,對她而言,他並沒有 現出自己的真面目,也就是說他不自主地欺瞞了她……

Ackoffs Fables: Irreverent Reflections on Business and Bureaucracy

irreverent


Ackoffs Fables: Irreverent Reflections on Business and Bureaucracy

Russell L. Ackoff (Author)

Ackoffs Fables: Irreverent Reflections on Business and Bureaucracy


irreverent

adj.
  1. Lacking or exhibiting a lack of reverence; disrespectful.

[形]不敬な, 非礼な
an irreverent reply
不敬な返答.
  1. Critical of what is generally accepted or respected; satirical: irreverent humor.
irreverently ir·rev'er·ent·ly adv.

Ang Lee to shoot 'Life of Pi' 3D movie in Taiwan

Lee won an Oscar for his gay cowboy drama "Brokeback Mountain" in 2007

Map


Ang Lee to shoot 'Life of Pi' 3D movie in Taiwan

TAIPEI — Oscar-winning Taiwanese-American director Ang Lee announced Friday he will start shooting his new and first 3D film "Life of Pi" in Taiwan in January.

The movie, set to be released in December 2012, is based on the Booker prize-winning novel by Yann Martel about an Indian boy adrift on a lifeboat in the Pacific with a zebra, a hyena, an orangutan and a tiger.

"This movie involves water, kids and animals, all the things you better not touch in a film," Lee joked at a press conference in Taipei, confirming that about two-thirds of the Fox 2000-produced film will be shot in Taiwan.

"It's very challenging to shoot a 3D film because it is very new and nobody really understands it... Everybody is exploring it and it is filled with the unknown," he said.

"3D is a new film language. It has new appeals and represents new breakthroughs," Lee said. "I am very excited to shoot the film and I hope the audience will enjoying watching a good movie."

The film features a newcomer, 17-year-old Suraj Sharma, in the lead role of Pi Patel. Sharma was chosen out of 3,000 candidates during casting sessions across India.

"He is the only kid with the appealing qualities that I'd had in mind. He is moving and very natural and makes the story seem real, so I thought it should be him," Lee said.

The filmmaker, who is based in New York, was hailed as the "glory of Taiwan" after becoming the first Asian to win a best director Oscar for his gay cowboy drama "Brokeback Mountain" in 2007.

《形式與意識形態》《新歷史觀與莎士比亞研究》《新歷史主義與文學批評》



廖炳惠,《新歷史觀與莎士比亞研究》被強制統戰沒收到新歷史主義與文學批評

(北京:京大學出版社,1993).


廖炳惠,《形式與意識形態》,(台北:聯經). Forms and Ideology, Taipei: Lienching.1990.



【布拉格書店】形式與意識形態 廖炳惠 聯經出版,書況如圖

「布拉格書店」營業時間:中午12點至夜間12點

電話 02 2368-9965
台北市泰順街60巷9號B1(請由一樓咖啡館進入,在地
下室哦!)

2010年10月29日 星期五

陳冠學的莎士比亞識字不多/台灣四大革命/訪草

陳冠學先生 花很大力氣想推翻莎士比亞和達爾文學說
只能說 有點
不可思議
不過書早出版多時



莎士比亞識字不多  陳冠學/著


莎士比亞識字不多-三民叢刊166
I S B N:9571427241
I S B N 13:9789571427249
作 者:陳冠學
精平裝: 平裝本
出版社:三民書局
出版日: 1998/01/01

西洋文學有四詩聖,即荷馬、但丁、莎士比亞、歌德。莎士比亞且被推崇為「詩國之王」,可見他在文 學(即詩與戲劇)上成就之高。一九九五年美國某機構推選千年來各方面最偉大的天才,莎士比亞被推為最 偉大的文學天才。但這卻是一項大烏龍事件,莎士比亞既無能力寫詩,也無能力寫戲劇,因為他識字不多, 他只不過是一名演員、戲院經理、投機生意人罷了。這話乍聽,無人敢於相信,但當你讀過本書後,將會拍 案叫絕,始信,西洋人居然搞出這麼樣的一個大烏龍。讀本書,會直覺痛快淋漓,大呼過癮,不信,你讀讀 看。

*****


台灣四大革命-台灣文史叢書168
I S B N:9578016212
I S B N 13:9789578016217
作 者:陳冠學
精平裝/頁數: 精裝本 / 192頁
出版社:前衛
出版日: 2009/07/01


生 為台灣人,當知台灣事。 在歷代官編或民間史家所編台灣史籍上,都說台灣「三年一小反,五年一大亂」,意指台灣人天生反骨,反亂事件層出不窮,殊不知那是突顯統治者官方正當性的偏 見的歷史,以及半御用文人筆下的順民的歷史。可惜大部分台灣人也都不明究裡,世代附庸傳誦著被洗腦、被捏造的歷史。 台灣血淚斑斑的反抗革命中,規模最大的,荷蘭時代有1652年郭懷一所領導的革命;清領時代有1721年朱一貴所領導的革命,1786年林爽文所領導的革 命,1862年戴潮春所領導的革命。這三次革命或攻克全台,或持續三年,戰況至為劇烈,可嘆最後都功敗垂成,失敗原因,除了本身條件不足,「烏合之眾」難 於統合,最主要者當是漢奸、台奸的密告和出賣,及義首、勇首、買辦讀書人階級、地方頭人、漢儒、漢豬「弔民伐罪、替天行道」的憑官勢助剿,台灣人打台灣 人,可悲可憤。 然而,先烈們慷慨激越,義薄雲天的起義革命精神,將永遠照耀骨氣內斂的台灣史,尤其戴潮春革命中女英豪們的貞烈精神,將永遠照耀具生命價值的全人類史。




訪草陳冠學,前衛出版,77年初版1988
今天才知道
產品名稱: 訪草第二卷 访草第二卷 Fang Cao Di Er Juan
作者名稱: 陳冠學 陈冠学 Chen Guan Xue
ISBN: 9571441767
推出日期: 2005-02-01
語言: 繁體中文版
格式: 平裝
出品商: 三民


作者介紹

陳冠學 1934年生,屏東縣新埤鄉人。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畢業,曾輾轉任教南台各地初、高中(曾以立志的淬鍊教出一班屏東縣立東港高中學生後來出了6個外國 名校博士)。他於任教課餘之時,又伏案苦讀,鑽研中國古代思想,著有《象形文字》《莊子新傳》《論語新注》《莊子宋人考》《莊子新注》等書,成就頗可觀。 1980年代初,他毅然辭去教職,重歸故鄉田園,耕讀寫作不輟。著有《田園之秋》《父女對話》《訪草》《藍色的斷想》《第三者》《覺醒:字翁婆心集》《陳 冠學隨筆:夢與現實》《陳冠學隨筆:現實與夢》等,其中《田園之秋》成為不朽的台灣散文經典作,曾榮獲中國時報散文推薦獎(1983)、吳三連文藝獎散文 獎(1986)、中文版《讀者文摘》特別書摘(1986)、文建會「台灣文學經典名著30」入選(1999)、鹽分地帶台灣新文學貢獻獎(2003)、各 級學校國文教本選錄,中國也出有簡體字版。 文學創作之外,陳冠學更專注功力於台灣地理變遷、移民拓荒歷史、臺語正字聲韻研究,著有《老臺灣》《臺語之古老與古典》《高階標準臺語字典》《臺灣四大革 命》,是點醒臺灣人腦袋、滌濾臺灣人心靈的紮實傳世之作。

The Bible 中文聖經

The Bible

聖經網推介



天主教/基督教聖經目錄對照表
(天主教資訊小集提供)

天主教

天主教簡稱

基督教

基督教簡稱

英文

英文簡稱

舊約

創世紀 創世紀 Genesis Gn
出谷紀 出埃及記 Exodus Ex
肋未紀 利未記 Leviticus Lv
戶籍紀 民數記 Numbers Nb
申命紀 申命記 Deuteronomy Dt
若蘇厄書 約書亞記 Joshua Jos
民長紀 士師記 Judges Jg
盧德傳 路得記 Ruth Rt
撒慕爾紀上 撒上 撒母爾記上 撒上 1 Samuel 1S
撒慕爾紀下 撒下 撒母爾記下 撒下 2 Samuel 2S
列王紀上 列上 列王記上 王上 1 Kings 1K
列王紀下 列下 列王記下 王下 2 Kings 2K
編年紀上 編上 歷代誌上 代上 1 Chronicles 1Ch
編年紀下 編下 歷代誌下 代下 2 Chronicles 2Ch
厄斯德拉上 厄上 以斯拉書 1 Esdras Ezr
厄斯德拉下 厄下 尼希米記 2 Esdras Ne
多俾亞傳

Tobit Tb
友弟德傳

Judith Jdt
艾斯德爾傳 以斯帖記 Esther Est
馬加伯上 加上

1 Maccabees 1Mc
馬加伯下 加下

2 Maccabees 2Mc
約伯傳 約伯記 Job Jb
聖詠集 詩篇 Psalms Ps
箴言 箴言 Proverbs Pr
訓道篇 傳道書 Ecclesiastes Qo
雅歌 雅歌 Song of Solomon Sg
智慧篇

Wisdom of Solomon Ws
德訓篇

Wisdom of Jesus Son of Sirach Si
依撒依亞 以賽亞書 Isaiah Is
耶肋米亞 耶利米書 Jeremiah Jr
耶肋米亞哀歌 耶利米哀歌 Lamentations Lm
巴路克

Baruch Ba
厄則克耳 以西結書 Ezekiel Ezk
達尼爾 但以理書 Daniel Dn
歐瑟亞 何西阿書 Hosea Ho
岳厄爾 約珥書 Joel Jl
亞毛斯 阿摩斯書 Amos Am
亞北底亞 俄巴底亞書 Obadiah Ob
約納 約拿書 Jonah Jon
米該亞 彌迦書 Micah Mi
納鴻 那鴻 Nahum Na
哈巴谷 哈巴谷書 Habakkuk Hab
索福尼亞 西番亞書 Zephaniah Zp
哈蓋 哈該書 Haggai Hg
匝加利亞 撒加利亞書 Zechariah Zc
馬拉基亞 瑪拉基書 Malachi Ml

新約

瑪竇福音 馬太福音 Matthew Mt
馬爾谷福音 馬可福音 Mark Mk
路加福音 路加福音 Luke Lk
若望福音 約翰福音 John Jn
宗徒大事錄 使徒行傳 Acts Ac
羅馬書 羅馬人書 Romans Rm
格林多前書 格前 哥林多前書 林前 1 Corinthians 1Co
格林多後書 格後 哥林多後書 林後 2 Corinthians 2Co
迦拉達書 加拉太書 Galatians Ga
厄弗所書 以弗所書 Ephesians Ep
斐理伯書 腓力比書 Philippians Ph
哥羅森書 哥羅西書 西 Colossians Col
得撒洛尼前書 得前 帖撒羅尼迦前書 帖前 1 Thessalonians 1Th
得撒洛尼後書 得後 帖撒羅尼迦後書 帖後 2 Thessalonians 2Th
弟茂德前書 弟前 提摩太前書 提前 1 Timothy 1Tm
弟茂德後書 弟後 提摩太後書 提後 2 Timothy 2Tm
弟鐸書 提多書 Titus Tt
費肋孟書 斐利門書 Philemon Phm
希伯來書 希伯來書 Hebrews Heb
雅各伯書 雅各書 James Jm
伯多祿前書 伯前 彼得前書 彼前 1 Peter 1P
伯多祿後書 伯後 彼得後書 彼後 2 Peter 2P
若望一書 若一 約翰一書 約壹 1 John 1Jn
若望二書 若二 約翰二書 約貳 2 John 2Jn
若望三書 若三 約翰三書 約參 3 John 3Jn
猶達書 猶大書 Jude Ude

Ambiguity in Greek literature; studies in theory and practice

這本書錢鍾書在管錐篇第一冊引用3次
Ambiguity in Greek literature; studies in theory and practice
Bib ID 1024714
Format BookBook
Author
Stanford, W. B. (William Bedell)

Description New York, Johnson Reprint Corp., 1972.
xiv, 185 p. 23 cm.
Notes

"Reprint of the original edition to which the author has added a new 'corrigenda.'"

Subjects Greek literature - History and criticism - Theory, etc. | Greek literature - History and criticism. | Ambiguity in literature. | Greek language - Style. | Rhetoric, Ancient.




William Bedell Stanford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Jump to: navigation, search

William Bedell Stanford (1910–1984), was an Irish classical scholar and senator. He was Regius Professor of Greek at Trinity College, Dublin between 1940 and 1980 and served as the twenty-second Chancellor of the University between 1982 and 1984.

He was born in Belfast, the son of a Dublin-born Church of Ireland clergyman who served in Waterford and Tipperary. He was educated at Bishop Foy's School in Waterford, where a special teacher had to be recruited to coach him in Greek. He subsequently won a sizarship to Trinity College. He was elected a Foundation Scholar in his second year at Trinity and also served as Auditor of the College Classical Society. He was editor of TCD: A College Miscellany in Hilary term of 1931. He became a Fellow in 1934 and was one of the last Fellows to be elected by examination. Stanford was one of seven candidates nominated for the Provostship of the University on March 11, 1952 but was eliminated along with two other candidates in the first round of the election. He was considered, at the age of 41, to be too junior.[1]. The successful candidate on that occasion was the mathematician, A.J. McConnell, who remained in office for 20 years.

His grandfather's cousin was the great composer, Charles Villiers Stanford.

Contents

[hide]

[edit] Academic career

Stanford established himself as a Greek scholar in his twenties with the publication of two books which approached Greek literature as a subject for literary criticism, Greek metaphor and Ambiguity in Greek literature. He is perhaps best remembered for his commentaries aimed at students on Homer's Odyssey, Aristophanes' Frogs, and Sophocles' Ajax.

In 1965, Stanford gave the Sather Lectures at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on the topic of the pronunciation of Ancient Greek. The lectures were revised into a book published in 1967.

Stanford had a particular interest in the classical tradition, both in Ireland and elsewhere, and published a number of articles on this topic in the Trinity journal Hermathena, as well as a brief but wide-ranging book entitled Ireland and the classical tradition.

A long-time member of the Royal Irish Academy, Stanford was appointed Chairman of the Dublin 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ies by President De Valera.

Stanford's poetry appears in several anthologies and his porthumously published Memoirs.

After Stanford's death, a series of lectures in his honour was established at Trinity College, Dublin. The first lecturer in the series was Duncan Kennedy, a former student of Stanford's.

[edit] Seanad career

He also represented Trinity in the Seanad between 1951 and 1969. During the 1950s, however, he had the courage to come out publicly against the notorious Fethard Boycott and he also demanded an inquiry into the assault on Jehovah's Witnesses in Clare. In both cases, de Valera proved sympathetic personally but declined to take any public action. As a leader of Ireland's small Protestant population, Stanford was a lifelong champion of the Proportional Representation electoral process, believing that it protected the rights of minorities.

[edit] Bibliography

  • Greek metaphor : studies in theory and practice, Oxford 1936
  • Ambiguity in Greek Literature, Oxford 1939
  • Aeschylus in his style : a study in language and personality, Dublin 1942
  • The Odyssey of Homer. Vol.1 (Books 1-12), London 1947
  • The Odyssey of Homer. Vol.2 (Books 13-24), London 1948
  • The Ulysses theme : a study in the adaptability of a traditional hero, Oxford 1955; second edition Putnam, Conn. 1993
  • The Frogs, by Aristophanes, London 1958
  • Ajax, by Sophocles, London 1963
  • The sound of Greek : studies in the Greek theory and practice of euphony, Berkeley 1967
  • Mahaffy: a biography of an Anglo-Irishman (with R. B. McDowell), London 1971
  • The quest for Ulysses (with John Victor Luce), London 1974
  • Ireland and the classical tradition, Dublin 1976
  • Enemies of poetry, London 1980
  • Greek tragedy and the emotions : an introductory study, London 1983
  • The Travels of Lord Charlemont in Greece & Turkey, 1749 (with Eustathios J Finopoulos), London 1984
  • Stanford : Regius Professor of Greek, 1940-80, Trinity College, Dublin : memoirs, Dublin 2002

Seven Types of Ambiguity

含混-简介 http://www.hudong.com/wiki/%E5%90%AB%E6%B7%B7

含混”(Ambiguity)一词源于拉丁文“ambiguitas”,其原意为“双管齐下”(acting both ways)或“更易” (shifting)。自从英国批评家威廉·燕卜逊(William Empson,1906-1984)的名著《七种类型的含混》(Seven Types of Ambiguity,1930)问世以来,含混成了西方文论的重要术语之一。它既被用来表示一种文学创作的策略,又被用来指涉一种复杂的文学现象;既可以 表示作者故意或无意造成的歧义,又可以表示读者心中的困惑(主要是语义、语法和逻辑等方面的困惑)。含混不仅是新批评派手中不可或缺的法宝,而且跟后现代 主义文论中的“不确定性”这一理论概念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含混-解释

 大背景解说: “含混”一词的普通用法往往带有贬义,它多指风格上的一种瑕疵,即在本该简洁明了的地方显得晦涩艰深,甚至含糊不清。经燕卜逊之手,它从遭人嫌的灰姑娘一 跃而为备受青睐的王妃,一时间成了文学批评家们所簇拥的对象。作为一般的文学批评术语,含混通常带有褒义:它显示了一个诗人或其他文学体裁作者高超的技 艺,即巧妙地运用单个词语或措辞来指涉两个或两个以上有差异的物体,或者表示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态度、立场、思想或情感。当然,燕卜逊所说的含混远远超 出了上述含义,他所做的工作的意义也远远超出了对含混类型的划分。假如没有燕卜逊及其对含混的研究,20世纪上半叶蔚为壮观的新批评运动本来会大为逊色。 虽然人们通常把理查兹和艾略特称作新批评的首要代表人物,但是燕卜逊和他的含混实际上在新批评运动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一点曾经被周珏良先生道破: “燕卜逊的分析方法……对于新批评派之注重对文本的细读和对语言特别是诗的语言的分析,可以说起了启蒙的作用。”(参见王佐良等,第303页)

含混-历史

以燕卜逊为代表人物之一的新批评是在对传统文学批评的挑战中崛起的。20世纪初之前的文学批评大都以实证主义理论或浪漫主义的表现论 为基石,前者把文学作为历史文献来研究,而后者则把研究的重心放在了作者的生平和心理上面。新批评针对传统批评忽视文学作品本身独特的审美价值这一缺陷, “在理论上把作品本文视为批评的出发点和归宿,认为文学研究的对象只应当是诗的‘本体即诗的存在的现实’。这种把作品看成独立存在的实体的文学本体论,可 以说就是新批评最根本的特点”。(参见张隆溪,第39-40页)至于新批评的一般原则,特伦斯·霍克斯曾经作过如下简要的归纳:它(新批评)提出,艺术作 品,特别是文学的艺术作品应被看作是自主的,因而不应当参照作品的外在的标准或考虑来评判它。它只保证对自己细致入微的检查。与其说诗歌是由一系列关于外 在“现实”世界的可供参考和可以证实的陈述组成,不如说它是以词语形式表现或精心组织一系列复杂的经验。批评家的目标就是追求那种复杂性。它服从封闭式的 分析性阅读,不参照任何公认的“方法”或“体系”,不汲取作品之外的任何信息,不论它是传记的、社会的、心理的抑或历史的。(参见霍克斯,第157页)对 复杂性的追求最终要落实到对文字的推敲,正是在这方面燕卜逊以他的含混研究开出了一条新路。下面就让我们以燕卜逊的具体工作为出发点,沿着含混的轨迹做一 次旅行
“含混”的含混,如果说世上的许多概念都是含混的,那么“含混”这一概念就更加含混了。燕卜逊当年挑选含混作为自己的研究课题,这本身就显 示了不小的学术勇气。一些中外学者在评点《七种类型的含混》一书时,往往把其中的某一段话拣出来,说是燕卜逊给含混所下的定义。事实上,燕卜逊并没有明确 地给出关于含混整体概念的定义,而是在给含混分门别类时才使用了“定义”一词。确实,燕卜逊在开篇处提议把“含混”一词的意义扩大引申,并强调字面意义的 任何细微差异都跟他的主题有关,前提是这种差异“为同样的言语提供了意义变通的余地”。(参见William Empson,p.1)(注:以下在引用同一本书时只标出页码。)然而,这样的表述似乎还不足以作为含混的定义。书中的另一段话倒更像是一个定义: “含混”本身既可以指我们在追究意义时举棋不定的状态,又可以指同时表示多个事物的意图,也可以指两种意思要么二者必居其一、要么两者皆可的可能性,还可 以指某种表述有多种意思的事实。(pp.5-6)


燕卜逊这里列举了含混意义的多种可能性,但是他远未穷尽含混意义的可能性。不无趣味的是,这段话中的“可以指”一词可以被视为作者本人“含混心态”的绝妙写照。《七种类型的含混》 1947年再版中的第一个注释颇耐人寻味:“什么是‘含混’的最佳定义(手头上的例子是否应该被称为含混)?这一问题在全书的所有环节都会冒出来,让人始 料不及。”(p.1)也就是说,燕卜逊承认他自始至终都没有圆满地解决含混的定义问题。更令人回味的是,燕卜逊还在开篇不久后坦言自己“将经常利用 ‘含混’的含混”,以“避免引起与交流不相干的问题”。(p.6)言外之意:假如要一味地追求含混的精确定义,反而会适得其反;不如还含混以本真状态,反 倒能够顺藤摸瓜,逐个体悟其中的奥妙。


事实上,燕卜逊对个案研究的重视超过了他对理论概括的重视。他认为文学批评首先应该给人带来满足感,而这种 满足感的第一要素与其说是作品印证了某某理论,不如说是找到了一种对作品的感觉。当然,就含混理论而言,燕卜逊居功至伟,但是他十分忌讳在理论领域里高驰 而不顾,而是始终保持着对抽象理论的警惕性,他一方面不失时机地对含混现象进行理论梳理,一方面又时时提醒我们过于宽泛的理论免不了会捉襟见肘,这也是他 一直在含混的总体定义问题上慎之又慎的原因。
虽然下定义十分困难,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燕卜逊在总体思路上缺乏任何基本准则。他对含混的所有探索都基 于两个鲜明的观点:其一,含混存在与否取决于读者是否产生了困惑。以双关语为例,假如一个作者用了双关语,但是他的实际用意一看/听便知,那么这双关语还 不属于含混的范畴;只有当读者不明白(至少是一时不明白)作者究竟取双关语中的哪一层意思时,这双关语才进入了含混的范畴。其二,语言文字的意义往往比乍 一看去要复杂得多;一个词语的外延至少跟它的内涵同样丰富,而且在内涵与外延之间经常存在着逻辑上的冲突。了解了这两条基本准则,即使含混再含混,我们也 算摸到了它的脉搏。

  含混的类型: 根据词语内涵与外延在逻辑上混乱的程度轻重,燕卜逊把含混分成了以下7大类型:
1.参照系的含混 (ambiguity of reference)。这一类含混表示某一个细节同时在好几个方面发挥效力,亦即在好几个参照系里产生作用。燕卜逊所给的众多例子中要数关于莎剧《李尔 王》中的那一段最能够说明问题: Lear This is nothing,fool.
Fool Then'tis like the breath of an unfee'd Lawyer,you gave
me nothing for't.Can you make no use of nothing,nuncle?
Lear Why no,Boy.
Nothing can be made out of nothing.
Fool(to Kent) Prithee tell him,so much the rent of his land Comes to, he will not beleeve a Feel李尔 傻瓜,这些话一点意思也没有。弄人 那么正像拿不到讼费的律师一样,我的话都白说了。老伯伯,你不能从没有意思的中间,探求出一点意思来 吗?李尔 啊,不,孩子;垃圾里是淘不出金子来的。弄人(向肯特) 请你告诉他,他有那么多的土地,也就成为一堆垃圾了;他不肯相信一个傻瓜嘴里的 话。(朱生豪译)燕卜逊指出,如果孤立地看,以上细节仅仅传达了李尔王那痛苦的失落感,以及弄人的唠叨;但是上引细节应该跟当初李尔王对女儿考狄利娅的苛 刻放在一起考察。考狄利娅拒绝用甜言蜜语来换取父亲的恩赐,而是直言自己“没有话说”,这引出了李尔王下面的一句话: Lear Nothing will come of nothing,speak again.李尔 没有只能换到没有;重新说过。(朱生豪译)由于多了后面这一参照系,“nothing”(没有)一词的意义陡然增殖:李尔王对弄人的一 席话其实是百感交集的产物,其意思除了前面提到的之外还至少有四。其一,李尔王终于意识到考狄利娅当初“没有话说”是对的。其二,当初李尔王指望考狄利娅 乞讨爱怜,然而真正需要乞讨爱怜的是他自己。其三,李尔王此时已经丧失了一切。其四,从本质上讲,李尔王是一无所有,因而任何从他那里得到什么的企图犹如 从垃圾里淘金,最终将一无所得——他的另外两个女儿高纳里尔和里根虽然曾一时得逞,但是最终却赔上了性命。这一例子还体现了贯穿于《七种类型的含混》全书 的一个观点:对含混的充分理解有赖于对上下文或语境(context)的全面把握。 2. 所指含混(ambiguity of referent)。用燕卜逊的原话说,“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义合而为一的时候,词义或句法上的含混就产生了”。(p.48)下面是莎剧《麦克白》中的 一个经典例子: If it were done,when‘tis done,then’twere well
lt were done quickly;If th'Assassination
Could trammel up the Consequence,and catch
With his surcease,Success;that but...
麦克白 要是干完了以后就完了,那么还是快一点干;要是凭着暗杀的手段,可以攫取美满的结果,又可以排除了一切后患;要是……(朱生豪译)


这 一段独白表现麦克白在谋杀国王邓肯之前的矛盾心态,其复杂含义照常理会占用更多的句子和词语,但是此处却被浓缩在了一起。就句法而论,引文采用了“双重句 法”(double syntax)形式——本来在“If it were done,when‘tis done,then’ twere well/It were done quickly”后面应当划上句号,并另起一句。就词法而论,许多意思被糅进了单个词语。例如,“consequence”一词既包含译文中的“结果”的 意思,又暗含“登上王位”的意思——英语中有“a person of consequence”(要人)的用法,而国王则是要人中的要人。“trammel”同时有“用网捕鸟”、“用绳拴马腿”、“用钩子钩锅”以及“用杠杆 推动轨道上的台车”等多层含义,用它来跟“consequence”搭配能够引发关于麦克白僭位手段方面的丰富联想。“surcease”有“干完”的意 思,也有“终止诉讼”或“推翻判决”的意思,这就暗喻了麦克白正在接受道德法庭的审判这一事实。燕卜逊还敏锐地指出,“surcease”一词可以被看作 “surfeit”(过度;过量)和“decease”(死亡)这两个词的浓缩形式,(p.50)因而包含了麦克白贪心过度、邓肯将被杀死以及麦克白自己 最终将走向灭亡等多层意思。引文中的另一些词语,如“assassination”、“success”、“catch”和 “his”等,也都凝聚着多种含义。阅读以这类含混为特征的文本,即便读上几十遍,也不可能同时记住短短几行的蕴涵,这恰恰构成了一种独特的魅力。

3. 意味含混(ambiguity of sense)。“当所说的内容有效地指涉好几种不同的话题、好几种话语体系、好几种判断模式或情感模式时,第三类含混就产生了。”(p.111)这类含混 跟前两类的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它有一个后者所没有的前提,即同时出现的几种意义明显地不相关联,甚至互相抵触。属于这类含混的有双关语(puns)、暗喻 (allusions)和讽寓(allegories),其中双关语和暗喻大多着眼于局部范围,而讽寓则大多以全部作品为范围。限于篇幅,让我们只选择一 个简单明了的例子。燕卜逊对弥尔顿的如下诗行赞不绝口:

That specious monster,my accomplished snare

那 美丽而奸佞的妖怪,给我设下了高明的圈套。(笔者译)这一行诗描写的是出卖参孙(Samson)的迪莉拉(Delilah)。燕卜逊指 出,“specious”一词既有“美丽的”意思,又有“奸佞的”意思;同样,“accomplished”一词也有两层意思:它既指迪莉拉极尽了阿谀奉 承之能事,又指她陷害丈夫的阴谋得逞。在燕卜逊看来,“Specious”和“accomplished”是把两种大相径庭的意思巧妙地纳入一个单词的典 范。它们分别提供了两种信息,分别属于叙述的两个部分。换言之,在原本需要两个单词的地方,弥尔顿只用了一个单词,并且不但没有使意义受损,而且还增添了 无穷的趣味。这样的含混,堪称鬼斧神工之笔。
4.意图含混(ambiguity of intent)。燕卜逊为第四类含混下了这样的定义:“当某一表述中的两个或更多的意义之间发生龃龉,但是其合力却昭示了作者的矛盾心态时,第四类含混就 产生了。”(p.133)这类含混的产生有3个前提:一是作者自己举棋不定;二是所表述的多层意义彼此不合;三是虽然这些不同的意义永远无法达到水乳交融 的境界,但是它们那含混的并存却有一个不含混的功能,即明白无误地揭示了作者意图所处的模糊状态。英国玄学派诗人约翰·邓恩(John Donne,1572-1631)的名诗《告别辞:关于哭泣》(“A Valediction,of Weeping”)中“Weep me not dead”一语可以被看作这方面的一个典型例子。它至少有以下4种解读:1,不要让我哭死过去;2,不要用你的眼泪使我悲痛得身亡;3,不要哭得好像我已 经死了那样,其实我还好好地躺在你的怀抱里(英语原文后面紧跟着短语“in thine arms”);4,不要对大海施展你的魔力,以致它用泪水般海浪把我淹死。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燕卜逊在分析这类含混时,与其说是抱着褒奖有关作家的目的, 不如说是探索能够用来证明有关作家创作意图混乱的方法。从这一意义上说,第四类含混说的是作者的意图,但是燕卜逊真正关心的对象是读者——为他们提供解读 作者意图的钥匙。

5.过渡式含混(ambiguity of transition)。燕卜逊把这一类含混称作“吉利的困惑”。(p.vi)之所以吉利,是因为它的产生标志着新的发现:“当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发现了新 的想法,或者说作者没有把这种想法封闭起来时,第五类含混就产生了。”(p.155)跟第四类含混相似的是,文本中的某个比喻也有摸棱两可的特征;不同的 是,第五类含混指作者一开始并没有发现所用比喻同时还可以形容文本中的第二种事物。燕卜逊举了莎剧《一报还一报》中的一例:

Our Natures do pursue
Like Rats that ravyn downe their proper Bane
A thirsty evil,and when we drink we die.
正像饥不择食的饿鼠吞咽毒饵一样,人为了满足他的天性中的欲念,也会饮鸩止渴,送了自己的性命。(朱生豪译)


(bane
[名]
1 破滅のもと;悩みの種
be the bane of a person's existence
人の破滅のもと[命取り]になる
Tobacco is denounced as a bane.
タバコは有害だと非難を浴びている.
2 [U]((主に複合語))猛毒
ratsbane
猫いらず
WOLFSBANE.
3 ((詩))死, 破滅.)


按 照燕卜逊的理解,莎士比亚最初选用“proper”一词时只是取其“对老鼠颇为合适”一义,但是在行文过程中发现该词的另外一个意思——“正确而自然的” (这一意义原本跟诗句无关)——跟人的贪欲正好吻合:欲念来自天性,因而是自然的;老天惩罚纵欲过度的人则是正确的。“proper”还跟人类因亚当和夏 娃偷吃禁果而遭天谴这一典故十分贴切。总之,用“proper”跟“Bane”搭配可谓一箭双雕:“proper Bane”既形容杀鼠的毒饵,又比喻害人的毒鸩。这后一种寓意的获得是从前一种寓意过渡而来的,所以燕卜逊把整个情形称为过渡式含混。这种意外的双重效果 其实有一个先决条件,即所用比喻本身本来跟两个被形容的事物之间都没有明显的联系(“proper Bane”的原义分别跟毒饵和毒鸩都有一定的距离)。也正是有了距离,才使得从一个寓意到另一个寓意的过渡成为可能。

6.矛盾式含混 (ambiguity of contradiction)。第六类含混跟第五类最大的区别是它不像后者那样“吉利”。也就是说,第六类中的作者未能像第五类中的作者那样幸运地迎来令 人欣喜的发现,而是自始至终解决不了因同义反复或牛头不对马嘴而引起的矛盾。事实上,最倒霉的要数读者:此时的他/她不得不捏造出一些理由,以解释文本中 的矛盾。不难看出,第六类含混跟第四类(意图含混)有相当大的重合之处,不过第四类的标准主要侧重于心理(作者的意图),而第六类的标准则更注重文字本 身。就第四类而言,读者可以通过含混的合力来解释作者意图的混沌状态,因而至少可以在总体上得到一个较为圆满的解释。相形之下,读者在处理第六类含混时就 不那么走运,他/她必须依靠“含糊其词的表述模式”。(p.190)换言之,读者此时只能仰仗含混来解释含混。《奥瑟罗》中一段独白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It is the Cause,it is the Cause(my soul),
Let me not name it to you,you chaste Starres,
It is the Cause.Yet I'll not shed her blood,
Nor scarre that white skin of hers,then Snow,
And smooth as Monumental Alabaster:

只是为了这一个原因,只是为了这一个原因,我的灵魂!纯洁的星星啊,不要让我向你们说出它的名字!只是为了这一个原因……可是我不愿溅她的血,也不愿毁伤她那比白雪更皎洁、比石膏更腻滑的肤肌。(朱生豪译)

这 是奥瑟罗对苔丝狄蒙娜动了杀机之后的一段独白。它的首句(也是第五幕第二场的首句)中“只是为了这一个原因”一语令人困惑不解:“这一个”是什么东西的 “原因”?究竟是什么引起了奥瑟罗脑海中的轩然大波?人们可以拿出种种具有可能性的解释,燕卜逊在书中也作了许多不同的推测,同时表明他自己最倾向于把 “血”(溅苔丝狄蒙娜的血这一决定)视为奥瑟罗情感波动的原因,但是他又坦言这毕竟是猜测而已。在这一类含混面前,读者(包括燕卜逊这样的批评家)最多的 感受恐怕是无奈。

7.意义含混(ambiguity of meaning)。这类含混的先决条件是所选单词本身就含有两个截然相反的语义,如“let”一词既可以表示“allow”(允许),又可以表示 “hinder”(阻碍),二者在意义上完全对立。又如,“cleave”既有“split asunder”(劈开)的意思,又有“stick fast to”(粘合)或“embrace”(拥抱)的意思。这种词义上潜在的对立往往会把文本意义上的矛盾推向极致。《一报还一报》中克劳狄奥关于他姐姐依莎贝 拉的评论可以作为一例:

In her youth
There is a prone and speechless dialect
Such as move men.
在她的青春的魅力里,有一种无言的辩才可以使男子为之心动。(朱生豪译)
; 引文中“prone”和“speechless”二词都孕育着互相对峙的内涵。“prone”一方面有“积极的”、“倾向于”等含义,另一方面有“消极 的”和“平躺着”等含义。“speechless”既可作“害羞”解,又可作“狡猾”解。当然,孤立地看,克劳狄奥是在赞扬他姐姐,因而这两个形容词不应 该发生歧义——读者应该分别取其“积极的”和“害羞”之义。然而,一旦我们把它们放在更大的语境中加以审视,就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克劳狄奥只是在由衷地赞 扬依莎贝拉吗?从下文中我们知道,克劳狄奥要求依莎贝拉用出卖贞操的方式向安哲鲁求情,以换取自己的赦免。由此我们发现,克劳狄奥在评论依莎贝拉时实际上 受着一套肮脏的价值观的支配。在他看来,只要能换取自己的性命,让姐姐跟别人上床并算不了什么。从这一角度看,“prone”还暗含“平躺着”(上床)的 意思,因而也就折射出了克劳狄奥那阴暗的心理。同理,由于克劳狄奥是以小人之心度淑女之腹,他很可能会把依莎贝拉的“speechlessness”(无 言)看作狡猾的表现,而不会把它跟害羞的心理挂钩。不难看出,第七类含混不仅以完全矛盾的词语内涵为前提,而且还有赖于语境的巧妙设置。
细心人很 快就会发现,燕卜逊在界定以上7种类型的含混时并未能把它们截然分开,事实上它们之间也不可能泾渭分明。界线的含混,这恐怕是含混的必然特征。对大部分读 者来说,燕卜逊的最大魅力并不在于他划分出了7种类型的含混,而在于他凭借类型的划分,一而再、再而三地让我们品尝到了文字不同内涵之间以及内涵与外延之 间的微妙差别。


 含混与不确定性
“含混”与“不确定性”同为20世纪西方文论中的关键性术语。从某种意义上说
不确定性是含混的延 续和发展。贝尼特(Andrew Bennett)和罗依尔(Nicholas Royle)在探讨后现代文论术语时就曾说过:“在20世纪中叶新批评家们称作含混或悖论的东西,如今的批评家们总是从不确定性的角度加以考虑。”(参见 Andrew Bennett and Nicholas Royle,p.232)至少有一点不容置疑:在过去人们特别关注含混的地方,如今人们特别关注不确定性。不过,尽管含混和不确定性在意义上有许多重合之 处,但是两者之间存在着根本性的差别。这些差别主要表现在如下3个方面:

首先,含混纵然歧义丛生,也万变不离其宗——所有的变化都发生在有机统一 的文本框架之内;而不确定性却倾向于打破框架。新批评派虽然注重文本的多义性和多价性,但是更着力于稳定文本的多义性和多价性,更关心怎样在保留多元性的 同时保证统一性。不确定性则把对多义性的追求推向了极致:后现代批评家们似乎个个能上演撕裂文本的拿手好戏,而对文本的弥合却不那么感兴趣,或者干脆声称 文本的裂缝永远不可能完全弥合。
其次,含混的基点在文本,而不确定性的基点在读者。虽然燕卜逊对读者的重视程度超过了其他新批评家,但是他并没有 完成从文本向读者的重心转移。不确定性则把重心完全移向了读者。最早运用不确定性原则的批评家之一伊瑟曾大力主张读者建构文本的观点,并且强调每个读者都 会“用自己的方法破译文本”。(参见WolfgangIser,1978,p.93)费希更直截了当地提出了“读者决定一切”的观点(参见张汝伦,第 306页),他认为文本的意义取决于读者的“批评观”、“阐释策略”或批评家所属的“解释界”;“意义不是采集出来的,而是制造出来的——并不是由编码形 式制造而成,而是由阐释策略生成形式,然后制作而成的……与其说意义产生阐释行为,不如说阐释行为产生意义”。(参见Stanley Fish,p.465)

再次,不确定性不仅消解作者的权威和文本意义的稳定性,而且消解任何阐释立场的稳定性,甚至还威胁到读者的身份和资格本身 (这其实是“读者决定一切论”走到极端的必然效应)。换言之,不确定性意味着任何读者迟早都会面临这样的问题:我是谁?我的解读能够成立吗?我有资格进行 文本解渎吗?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最终也是无法确定的。用克尔凯郭尔的话说,“一旦确定了,疯狂也就开始了”。(参见Andrew Bennett and Nicholas Royle,p.195)对以阐释含混为主要目标的新批评家们来说,以上问题是用不着考虑的,甚至压根儿不会出现。
富有辩证意 味的是,含混与不确定性之间的上述差异又在时刻提醒我们注意它们之间的联系。事实上,“不确定性”这一理论概念的开花结果离不开燕卜逊在含混土地上的开垦 和耕耘。前文提到,对新批评派来说,文本的多元性不可能溢出其结构的严格限阈,然而燕卜逊的一只脚却跨出了这一限阈。塞尔登(Raman Selden)曾经颇具慧眼地指出,在新批评派中,“只有威廉·燕卜逊预示了后结构主义‘多元’文本的观点”。(参见塞尔登,第307页)对于燕卜逊在含 混问题上所做的开拓性工作,塞尔登予以了恰如其分的评价:

他比任何其他新批评派都更理解语言总是“丰富和杂乱的”性质,必须依靠心智来赋予它以统 一性,只有这样,才能将其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内。他认为,把各不相关的意义聚拢在一起的“力”显然是读者的本能而非文本中的结构因素。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阐 释能力无疑动摇了稳定意义的观点,除非这种稳定的意义是读者强加其上的。(第307页)
由此可见,燕卜逊其实是一位过渡性人物:他既用含混为新批评派在文本细读方面作出了表率,又为含混向不确定性的过渡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当 然,除了燕卜逊、伊瑟、费希和克尔凯郭尔,还有许多学者为丰富“含混”和 “不确定性”的理论内涵而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大家所熟悉的、由德里达(Jacques Derrida)提出的“延异”(différance)概念其实就是“不确定性”概念的变体。非提不可的还有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哈桑(Ihab Hassan)和德曼(Paul de Man),海德格尔曾经把“多义含混”视为诗歌语言的特征,并肯定“语言的生命在于庞杂多义”。(注:详见赵一凡《欧美新学赏析》,第56页。)哈桑为了 说明后现代文化内在的不确定性和不可把握性,索性把“不确定性”(indeterminacy)和“内向性”(immanence)这两个词合二为一,生 造出一个新词“不确定的内向性”(indetermanence)。(注:详见盛宁《人文困惑与反思——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批判》,第5-7页。)德曼从 修辞学的角度切入,对意义的不确定性作了别开生面的探讨:

当我们一方面研究字面意义,另一方面又研究比喻意义时,我们的研究模式仍然停留在语法层 面;但是当我们无法用语法或其他语言学手段来确定两种意义(可能是完全不兼容的两种意义)中的哪一种占主导地位时,我们的研究模式就进入了修辞学层 面。(参见Paul de Man,p.10)
德曼的这段话其实是他给意义不确定性所下的一个独特的定义。有一个现象值得一提:不少推崇含混和不 确定性的学者在具体的批评实践中往往有意无意地追求清晰而确定的意义,甚至在理论表述上也前后矛盾。例如,燕卜逊的同道人理查兹虽然强调“含混……是语言 行为不可避免的结果,是我们最重要的话语所必不可少的手段”,(参见I.A.Richards,1936,p.40)但是他又把追求“不含混” unambiguous)的意义视为读者的任务:“事实上,就其直接效果而言,最好的诗歌的许多部分都是含混的。即便是最细心、最具感受力的读者也必须反 复阅读,狠下功夫,直至全诗清晰地、毫不含混地从脑海里浮现出来。”(参见I.A.Richards,1967, p.232)甚至连最早倡导不确定性原则的的伊瑟也曾自相矛盾地主张寻求确定的意义:“因此,阅读行为是这样一个过程,即致力于驯服摇摆不定的文本结构, 从中找出某个具体的意义来。”(参见Wolfgang Iser,1989,p.8)“审美对象作为文本的对应物而产生于接受者的脑海中,因而它受到理解行为的检验。也正因为如此,阐释的任务是把审美对象转换 成具体的意义。”(p.234)
要解释这样的矛盾现象,恐怕得借用一下德里达的解构思想。按照德里达的观点,世上“没有什么纯粹的在场,一个在场 总是伴随着‘印迹’或某些别的东西,某些别的东西总是印在一个在场当中”。(参见德里达,第156页)意义当然也是一种在场。既然没有什么纯粹的在场,也 就没有什么纯粹的意义,而不纯粹的意义总是带有含混,总是带有不确定性。反之,纯粹的含混和不确定性也是不存在的。含混与不含混,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就像 一对连体孪生姐妹。当其中的一个在向你眨眼睛的时候,另一个也在向你眨眼示意。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人陷入矛盾都在情理之中。


  结语
不管 人们情愿与否,“含混”和“不确定性”这两个概念已经在学术界扎根。离开了它们,20世纪以来的文艺批评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不可否认,含混研究极大地提高 了人们的文学素养,增强了人们的敏感性,扩展了人们的学术视野,开拓了文学批评的疆域。然而,对含混——尤其是不确定性——的过度推崇很容易导致相对主义 和虚无主义。事实上,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这一倾向始终存在。前文提到的费希等人的 “读者决定论”就是一例。夸大意义含混或不确定性的人都忽视了一个简单的事实:大多数人对于大多数文本的感受和理解的趋同性实际上要大于其差异性。这一点 已经由布思说得非常清楚:就多数故事的阅读而言,我们大多数人共享的经历比我们在公开的争论中所承认的要多。当我们谈及任何故事时——如《堂吉诃德》、 《卡斯特桥市长》、《傲慢与偏见》、《奥列佛·特威斯特》——我们必然触及许多共同经历的核心部分:“我们大家”(或者说我们大部分人)都会觉得桑丘·潘 沙好笑,尽管我们对堂吉诃德的反应各自不同;我们都痛惜迈克尔·亨察得的悲惨命运,庆贺伊丽莎白和达西的婚姻,同情孤立无援的小男孩儿奥列佛。(参见 Wayne Booth,p.421)
当然,这些共同的反应中仍然有含混部分,仍然有细微的差别,但是后者不应该妨碍我们在从事阅读或阐释意义时遵循一定的标准和规则。
总之,含混就在我们的阅读当中,就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它将继续带给我们形形色色的困惑,同时又不断敦促我们寻求人类共同的意义。含混是一种悖论。
【参考文献】
1. 德里达:《德里达中国讲演录》,杜小真等编(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
2. 塞尔登:《文学批评理论——从柏拉图到现在》,刘象愚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3. 盛宁:《人文困惑与反思——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批判》(三联书店,1997)。
4. 特伦斯·霍克斯:《结构主义和符号学》,瞿铁鹏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5. 王佐良等主编《英国二十世纪文学史》(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6. 张隆溪:《二十世纪西方文论述评》(三联书店,1986)。
7. 张汝伦:《意义的探究》(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8. 赵一凡:《欧美新学赏析》(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
9.M.H.Abrams,A Glossary of Literary Terms(Fort Worth:Harcourt Brace College Pubishers,1999).
10,Andrew Bennett and Nicholas Royle,Introduction to Literature,Criticism and Theory(London:Prentice Hall Europe,1999)
11.Wayne Booth,The Rhetoric of Fiction(Chicago and London: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3).
12.Paul de Man,Allegories of Reading:Figural Language in Rousseau,Niet sche,Rilke,and Proust(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79).
13.William Empson,Seven Types of Ambiguity(London:A New Directions Book,1947).
14.Stanley Fish,"Is There a Text in This Class?"The Authority of Interpretive Communities(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0)
15.Wolfgang Iser,The Act of Reading(Baltimore and London: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78).
16.Iser,Prospecting:From Reader Response to Literary Anthropology(Baltimore: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89).
17.Tom McArthur,ed.,The Oxford Companion to English Language(Oxford and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2).
18.I.A.Richards,Principles of Literary Criticism(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7). 19.Richards,The Philosophy of Rhetoric(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36).

2010年10月28日 星期四

STUDENTS REMAIN RELUCTANT TO TRY E-TEXTBOOKS

STUDENTS REMAIN RELUCTANT TO TRY E-TEXTBOOKS
The vast majority of students say they prefer print textbooks over electronic ones, and attitudes have not shifted markedly in the past year,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a survey by 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College Stores. The survey, set to be released tomorrow, found that 76 percent of students would pick a printed book over an e-textbook if the choice was left entirely up to them. That’s the exact same proportion as in the previous year’s survey. The association surveyed 627 students at campuses across the United States this month. About 13 percent of the students said they had purchased an e-book in the past three months, and most of those said they did so because a digital edition was required by their professor. The article is in The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s Wired Campus blog.

川本皓嗣中國講演錄

川本皓嗣中國講演錄/北大學術講演叢書

有趣的 博學的
在" 韻律還是理性?擁護消極能力——國際比較文學協會主席離職所感"還告訴我們
虛擬會議是無法取代短暫的面對面的會議的



  • 作者:口述:(日)川本皓嗣
  • 出版社:北京大學
  • ISBN:9787301175750
  • 出版日期:2010/08/01


口述:(日)川本皓嗣
川本皓嗣(1939—)日本大手前大學校長、日本學士院院士,並任東京大學名譽教授、國際比較文學協會名譽主席、中國社會科學院學術顧問。 從廣域的「何謂詩」之角度,以日本古典詩歌中的「掛詞」(pun,雙關語)為中心,長年從事日本詩歌(包括和歌、連句、俳句、近現代詩、翻譯詩) 和中國、歐美的詩歌與詩學的比較研究。主要著作有《日本詩歌的傳統——七與五的詩學》(岩波書店,1991年,獲1992年度小泉八雲獎、三得利學藝獎, 中文版由譯林出版社2004年出版)、《岩波學術講座75:解讀美國詩歌》(岩波書店,1998年);編著有《美國詩歌選》(岩波文庫,1993年)、 《文學的方法》、《翻譯的方法》(東京大學出版會,1996年、1997年)等。

目錄


韻律還是理性?擁護消極能力——國際比較文學協會主席離職所感
詩語的力量——俳句和意象派詩歌
俳句東與西——俳句之華在於新
掛詞、對仗與隱喻——雙關語的比較詩學
比喻、對仗與掛詞——雙重意象的比較詩學
音數律的宿命——構築東亞詩學
作為翻譯手段的漢文訓讀
東亞文化交流——回顧過去展望未來
日本的日本文化研究和外國文化研究
「古典」在日本的含義
日語教育與日本文學、文化素養
日本人是獨特的嗎?——國民性論的背景
恐怖活動、權力與接受統治——比較文學研究者的政治觀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