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5日 星期六

The Intellectual and the Market Place/Universities in the Marketplace:

GEORGE J. STIGLER, The Intellectual and the Market Place


Universities in the Marketplace: The ...


由 Derek Curtis Bok 著作 - 2003 - 248 頁
books.google.com -
大學何價
/ GB206
作  者 | 德瑞克‧伯克
出 版 日 | 2004/6/18 出 版 社 | 天下文化
裝  訂 | 平裝 I S B N | 9864173162
開  本 | 14.8cm x 20.5cm 頁  數 | 229
如 果耐吉公司答應給耶魯大學一大筆錢,但要求每間教室都要掛上它的大型廣告;如果麥肯錫顧問公司同意贊助華盛頓學院的企業主管進修班,但要求在課堂上宣傳該 公司業務;如果有人建議史丹福大學每年公開拍賣一百名新生名額……;這些要求,應該答應嗎?大學走向商業化,界線應該畫在哪裡?

本書作者德瑞.伯克,曾擔任哈佛大學校長長達二十年,是美國知名的法律學者暨教育家;他以豐富的治校經驗與堅定的學術信念,寫下了這第一本廣泛研究美國高等教育商業化的著作。

伯 克指出,當代社會對於專業知識、科技發明和終身教育的需求與日俱增,提供了大學創造財富的商機,無論是體育活動、科學研究或推廣教育,都成了有價商品,儼 然高等學府的聚寶盆。學術與企業結合,固然有助於大學學習企業界的成本概念、效率作風和品質管理;但一旦追求利潤超越一切,學術價值即淪為商業化的祭品, 高等教育的核心使命勢必崩壞。

作者呼籲,大學面臨商業化的洶湧來勢,必須建立行事準則,設置監督機制,提供支援系統,才能維持高等教育的核心理想於不墜。

本書所描繪的大學商業化景象,台灣已一一步上後塵。關心台灣高等教育的讀者:這是一本重要著作!


德瑞克‧伯克

美國知名法律學者與教育家,曾任哈佛大學法學院院長,並曾擔任哈佛大學校長長達二十年;目前為哈佛大學三百周年講座教授,以及該校「霍塞非營利組織中 心」(the Hauser Center for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主席。著作等身,包括與威廉.伯溫(William Bowen)合著的《河形》【The Shape of River (Princeton , 1998)】,以及《政府的問題》【The Trouble with Government (Harvard, 2001)】。


一章 商業化的根源
各大學把知識與研究成果當作商品,競相推銷,一如零售業者爭取顧客上門。這種現象是許多默然存在的不成文作法之一,並且深植於現代學術政策的根基之內。 
—— 索斯坦‧韋伯倫(Thorstein Veblen),《美國高等教育:商人制訂的大學行為準則》(The Higher Learning in America: A Memorandum on the Conduct of Universities by Businessmen, 1918)

二十世紀末,美國大學廣受艷羨,它們擁有巍峨的校舍、花木扶疏的中庭,以及邊幅不修、心無旁騖的教授群。它們不再是與世隔離的寂靜孤城,反而躍身為國家的源頭活水,提供經濟成長與繁榮所需的三大要素:高素質的人力、專業知識、以及可轉化為高價值產品或醫療技術的先進科技。

這 些新發現不但引起媒體的注意,來自政府單位和基金會的經費援助也隨之增加,政府官員對大學的監督更日趨嚴格。在此同時,許多商機也因此浮現。美國大學發 現,它們可以出售研發成果,許多企業也願意花上大把銀子,贊助網際網路與有線電視的教學課程。此外,運動用品公司會花錢說服校方同意,在學校運動員的制服 上印製公司商標,或是把校名印在公司生產的帽子與運動衫上出售,大學校園也開始出現掛著「雅虎資訊教授」、「K-Mart行銷學教授」等頭銜的老師。據說 田納西大學還使出一記奇招,把代表自身的橙橘色賣給一家塗料生產商,以便想要分享該校美式足球隊魔力的民眾,把自己的房子漆成一片「田納西橙」;甚至還有 一所企業化經營的大學成功找到廠商,讓他們願意付錢在該校男廁小便池的牆上打廣告。

商業化現象並非鮮事

美 國大學種種商業化的作法可能變本加厲,但絕非始於今日。遠在二十世紀初,芝加哥大學就定期刊登廣告招生;賓州大學也曾設立公關室,負責提高該校的知名度。 一九○五年,哈佛大學為了訓練替學校賺進大把鈔票的美式足球隊,還特別禮聘一名二十六歲的教練,他的薪水竟然與校長不相上下,是正教授的兩倍。伊利諾大學 校長安德魯‧德瑞伯(Andrew Draper)就明白表示,大學「是傳道授業的場所,也是企業組織。如果不以企業化方式經營,注定會失敗。」1

美 國大學商業化的今昔之別,不在於此一現象的存在與否,而在於它的涵蓋範圍與普及程度。一九七○年之前,大學校長偶有市儈作風,會運用廣告或藉助某些商界的 作法。不過,我們若是從嚴解釋,主張「商業化」指的是以學校的教學或研究換取金錢,這種現象大致上只存在於校園生活的邊際地帶,如一些體育活動、函授與進 修課程等。☆可是現在,資訊系、生化系、企管系和其他許多科系的教授無不利用各種學術活動賺錢。商業掛帥的現象如今不僅存在於大學運動校隊及校務發展室, 還延伸到理學院、商學院、推廣教育中心,以及校園內的其他學術單位。

行政官僚難辭其咎

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 美國大學商業色彩日趨濃厚?韋伯倫認為,大學校長與校內行政人員難辭其咎。他們為了籌措經費,用以擴充學校發展、提高校譽,不斷強迫教授們接納種種商業手 段。對韋伯倫而言,解決問題的方式不辯自明:「學校行政首長及其種種作法是問題的癥結,所以應該請他走路,以停止大學商業化的弊端。」2

如 果韋伯倫對大學商業化的原因尚有幾絲困感,他顯然並未坦白指出。其實即使在他的時代,情況也非常明顯,問題的根源絕不僅止於大學行政官僚。當時有很多大學 校長不滿美式足球運動持續在校園內擴張,但是他們的聲音卻被學生與校友的足球狂熱所掩蓋。今天,局勢發展更為明顯,美國大學「向錢看」的現象根源深遂,絕 不是校長的政策等表面原因所造成。學校行政官員固然走在大學商業化的前端,但是大牌教授在校外創業、到大企業兼課,或是允許私人企業經由網際網路,錄音帶 及錄影帶,在市場上販賣他們的授課內容,卻通常與學校行政人員無關。長久以來,美國大學改革校際運動競賽的最大阻力不是來自校長辦公室,而是那些堅持培養 明星球隊的畢業校友、校外贊助者、民意代表,以及其他一心只想贏球的人士。

市場力量日益坐大

如果韋伯倫不 應歸咎校長,誰又該為大學校園內商業活動的激增負責?部分原因與社會上的市場力量日益坐大有關。商業化現象已經不止在高等教育中生根,它也普遍存在美國生 活與文化之中,在醫療保健、博物館、公立學校、甚至宗教都處處可見。3企業化創新、主管拿高薪、強勢行銷等作法已紛紛跨進與商業原本毫無瓜葛的領域,這種 現象開了惡例,讓大學可以理直氣壯地跟進。儘管如此,光是注意到商業化形成的趨勢,還是無法說明它的根源,更無法解釋原本遠離市場的大學象牙塔,為何突然 遭到商業文化的深度入侵。

喪失學術目標與價值

有些學者認為,喪失目標是大學拜金主義盛行的主因。4除了掛 在嘴上的空洞口號「追求卓越」外,美國大學缺乏目的與遠景,出現價值真空,使一昧追求物質的欲望得以長驅直入。抱持這種論調的批評者幾乎都是哲學、文學及 其他人文學科的學者,他們雖然就大學的一般現象提出批評,但仍受限於人文學科的背景。由於這些學科常被外界指責失去了學術方向,出身該領域的學者認為整個 學術圈都出現了類似的目標失落感,也就不足為奇。

然而,如果我們從更寬廣的角度檢視大學內部,很快就會發現,許多系所與研究單位事實上仍 有非常明確的目標與使命,但它們往往也是商業化最嚴重的地方。在大學傳統科系當中,理工科系教授的目標最明確,商業化色彩最濃厚的卻也是這些系所,而非人 文科系。若是將大學內諸多學院互做比較,商學院與醫學院的教育目標與宗旨可說是最清楚不過,但是,最熱切於投入各種收費諮詢與商業活動者,卻也是這些學院 的教授,而不是他們在文學系與哲學系的同事。

如果美國大學商業化是因為學界的想法出現錯亂,這種錯亂也是手段上的問題,而不是目標不清。 一所大學要追求卓越與完美,必須要有明確的價值觀,在合理的範圍內追求利潤。價值觀一旦動搖,牟利的欲望就會迅速蔓延全校。我們在後續章節會討論這些價值 觀的內容,以及商業活動如何威脅它們。目前可以確定的是,僅以喪失目標或方向來解釋大學商業化日益嚴重的現象,無法幫助我們了解問題的根源。

私有經濟不容小覷

對於校園商業化的根源,左派批評者也有一套看法。對他們而言,這只是商人與律師操控大學校董會、把教育及研究「商品化」、使大學教授淪為公司員工的另一例證罷了,其最終目的就是要符合美國企業的利益。5

私 有經濟對大學的影響力不容否認。財力雄厚的企業家顯然可以藉由大筆捐助,左右大學的校務發展。我們只要把資源豐沛的商學院與多數捉襟見肘的教育及社工科系 作一比較,即可明白此言不虛。此外,工商界提供的工作機會及薪水,對大學課程安排的影響更大。看看美國各大學主修企管的大學生不斷增加、資訊系所不斷成 立,再把管理學和經濟學教授得到的豐厚待遇,與文學和哲學教授的薪資兩相比較,即可見一斑。

私有經濟影響學術機構是事實,企業領袖操控大 學以遂私利的說法,卻只是臆測之詞。十九世紀末,美國學院逐漸轉變為研究型大學,許多大學董事會的教會成員的確開始讓位給企業主管與律師。即使如此,把這 種現象渲染成全美企業密謀操控大學,未免過於牽強。另外一種比較溫和的說法是,高等教育的規模愈來愈大,組織更趨複雜,所以需要校董會協助募款,找出更好 的管理方式。教會人士不擅此道,他們跟不上日趨世俗化及專業化的大學院校發展。相較之下,企業主管與律師似乎比較能夠滿足大學的新需要。

在 早年,有些具有商業背景的大學校董企圖把自己的觀點強加在學校身上,甚至逼迫一些思想比較前衛激進的教職員走路,但是這類干預馬上激起大學教授的反彈。最 後,大學校董還是必須改變作風,在學術事務上尊重學者專業的判斷,否則就得承擔校譽受損的風險。因此,遠在近年商業風氣興盛之前,各主要大學的校董會成員 已經收歛起專擅干預的作風。到了一九六○年代,他們出任校董的動機大都是基於對母校的向心力,或是善盡公民責任,唯有為了保護學校與各系所的財務健全,才 會干涉學術相關決策。今天,美國大學校董會若是鼓勵若干商業投資活動,動機絕大多數是為學校籌措財源,而不是為企業牟取私利。

高教補助慘遭削減

研 究美國高等教育的學者則另有一套看法。他們認為,美國大學校園之所以掀起商業化的風潮,是因為政府一九七○年代開始減少對高等教育學府的補助。6一九七三 年的能源危機,使美國經濟成長開始減緩,國會再也無法比照一九五○與六○年代的作法,繼續支撐研究經費大幅成長。各個州議會也因為獄政、醫療與社會福利的 負擔不斷加重,與國會同步削減對高教的補助,在一九八○與九○年代時尤其如此。根據這種理論,削減高教補助經費迫使各校自謀生路,分頭籌錢。最後,主張企 業化經營的校長與熟悉商業手段的教授,便設法向市場推銷他們的專業知識及科學發明,以換取金錢,填補經費不足的漏洞。

政府減少挹注也許是 英國、澳洲、北歐及荷蘭某些大學商業色彩日濃的催化劑。7但在美國,政府減少補助不是問題的全部根源,畢竟美國高等教育並非在近二十年才首次遭遇經費拮据 的難題,早在一九七○年代初期,美國政府的補助即已減少,更甭提一九三○年代的情況。可是在這些困阨的年代,美國大學並未「棄文從商」。

此 外,美國私立大學的主要財源並非來自公費,所以本來就沒有巨額政府補助流失的問題,而且一九八○與九○年的股市大漲還使私校募款大增。近年來,大學生化醫 學系的教授得自國家衛生院的研究贊助一直有增無減,但是他們也是校園內商業色彩較濃的一群。同樣地,商學院各系所與教授的經費削減幅度,遠不如其他學院系 所,但是商學院教授熱中營利,卻也是有目共睹。簡而言之,經費補助減少也許是根源之一,但是要完整解釋近二十年來美國大學商業化愈演愈烈的現象,還需要進 一步的探索。

砸大錢,以求聲譽卓越

美國大學與上癮賭徒及流亡王室之間,有一項共同特點:他們的錢永遠不夠 花。各大學的教授及學生總有許多不斷的創新想法與抱負,而這些都非常花錢。各學科新書與期刊價格不停上漲,許多研究設備也要不斷添置更新,才能確保各系所 的學術聲譽及地位。各大學校長與院長必須絞盡腦汁,儘可能滿足上述需要,因為他們的聲望高低,取決於能否讓各系所教授滿意、能否維繫各系所與研究單位的學 術地位,以及能否爭取設立新單位及系所,留下具體政績。

因此,美國大學近年需錢孔急,並不全然是政府官員的想法偏差、大砍大學經費所致, 而是美國大學的常態,是源於各系所單位不斷追求學術突破、爭取優秀師生。這些傑出人才往往不斷要求開設新的課程、添購更多書籍和設備,以及其他更新更多的 東西,以滿足他們追求新知和機會的欲望。從這個角度來看,美國大學近年各種商業掛帥的作法,其實只是一連串開源策略中的最新手段。這些策略最早出現在二十 世紀初期,當時大學開始想出招收付費學生的點子;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美國各大學又打定主意,要求政府撥款補助;近五十年來,美國大學更以各種翻新手 法,遊說有錢的校友與其他財主捐款給學校。☆

商機處處,樂把知識變黃金

一九八○年代之後,美國大學商業活 動日漸普遍的主因之一,在於學校有愈來愈多的機會,可以藉由提供教學、專業顧問及科學知識,來換取巨額金錢。在二十世紀的前半段,學校從這類活動獲利的機 會並不多,美國企業界當時尚不熱中把主管送到大學吸收管理新知。除了極少數的例外〔例如威斯康辛大學的哈瑞‧史丁伯克(Harry Steenbock),他發現如何使用維生素D提高牛奶營養價值〕,校園內的科學家並未產生許多立即具有商業價值的研究成果,而且當時各大企業認為,只需 要向極少數的科系,諸如化學系、工程科學相關科系的教授討教即可,其他並無諮詢的需要。

在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美國大學缺乏「利用價值」 的情況開始轉變。科學發明在盟軍作戰過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使美國決策者相信,值得對大學的各項學術研究進行巨額投資。投資對象除了自然科學,在國家衛生 院成立之後,也擴及醫藥研究。從一九四八至六八年,美國政府對基礎科學的經費補助增加了二十五倍,一年高達近三十億美元,得到的回收也遠超過預期。在大學 院校科學家的協助下,美國順利發展出氫彈、發射人造衛星、成功登陸月球。電機方面的研究屢獲突破,也使民生工業受益,特別是促成電子與資訊工業萌芽成長。 此外,發現DNA、發展出基因結合技術,不但帶來一場影響深遠的醫學革命,也孕育了全新的生物科技工業。

基礎科學在接受聯邦政府巨額補助 達三十年之後,不再是政府優先補助的對象。一九七○年代末期,美國經濟成長趨緩,同時面臨歐洲與日本工業的強力競爭,促使美國國會尋求刺激經濟成長的方 法。冷戰進入尾聲之際,美國政府也開始調整科學政策,逐漸淡化維持軍事優勢的重要性,轉而強調確保美國在全球經濟體系的競爭力。

這項優先 次序的調整也使美國政府重新尋找新策略,設法將大學研究與美國企業的需要相結合。美國國會在一九八○年通過拜杜法案(Bayh-Dole Act),使大學更容易為公費補助的研究成果取得商業專利,並且有權授予外界。美國國會與各州議會也資助各種大學與民間企業合作的創業投資,以幫助學術研 究的成果轉化為新的產品或生產方式。此外,政府更以稅賦優惠,鼓勵民間企業對大學進行的研究項目進行更多投資。

無論從何種角度衡量,這些 政策都相當成功。在短短十年內,已有兩百所美國大學設置專門機構,負責向外推介各校具有商業價值的研究成果,同時申請專利,授權民間公司利用或生產。到了 二○○○年,美國大學擁有的專利項目增長了十倍有餘,每年光是專利權使用費及證照費的收入即超過十億美元。此外,大約有一萬兩千名大學研究人員參與一千多 項與民間合作的投資項目。8很多大學已經成立專責中心,為小型企業提供技術協助,或是提供創業資金與專業諮詢,協助成立新公司。有幾所大學還特別籌設創業 投資單位,入股由學校教授集資成立的新企業。

在此同時,基因研究的重大突破,也使各大學的研究單位突然成為企業界爭相拉攏的合作對象。許 多投資者把眼光放遠,投下數百萬美元資金,只是希望能獲得新構想,並不期待任何具體的新產品或可觀的利潤。一所大學實驗室的研究發明,往往就可成立數家新 的企業。很快地,在大學研究經費的來源中,美國企業贊助金額的比例就往上翻了好幾番,一九七○年代初期只占二‧三%,到了二○○○年之前,已跳升至將近 八%。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美國大學的成人教育單位也出現商機。許多領域內的專業人士體會到,要在日趨複雜的社會中出人頭地,必須不 斷充實新的知識與技術,以致大學推廣教育吸引了不少想要提升本身職能的在職學生。專為醫生而設的延續教育班快速擴充,因為許多醫生必須跟上醫學的快速進 展。為企業而設的主管進修班愈來愈普遍,各種企業訓練計畫也不斷推陳出新,於是遂發展成為一年高達數十億美元的經濟大餅。

賺錢機會並不僅 止於各大學院校本身,老師們也因此受惠。大學教授,特別是在名校任教的學者,經常在正職之外找到生財之道。近年美國生物科技蓬勃發展,使得大學裡的生物科 學專家們忙著申請專利,或是接下各種待遇優渥的顧問工作;需要這些專家跨刀的公司也經常讓他們入股分紅。有些學人甚至乾脆利用自己的研究成果,自組公司賺 錢。在理工科系之外,商學院教授亦是「錢途看好」。許多大企業經常捧著大把銀子,邀請這些財經專家到公司提供建言,或是為公司主管上課。法學院教授亦不遑 多讓。他們為各大律師事務所或其客戶提供專業諮詢,以換取大筆酬金。經濟學教授、政治學學者、心理學專家,以及許多在大學任職的學人也紛紛發現,對許多私 人企業、顧問公司和其他組織而言,他們的專業建議都可以待價而沽。

不僅如此,就連大學行政人員也發現,學校可以在正常的教學及研究活動之 外另闢財源。校友事務處開始為畢業校友籌組各種旅行團、安排專題演講,使校友可以到各地名勝度假兼充電。學校的業務單位向商家出售專利使用權,把校名印在 上衣、杯子和相關物品上;學校附設的紀念館推出各種吸引人的攤位,販賣這類商品。各大學附屬書局也走出校園,進駐市區,以提高業績。

在短短幾十年內,美國大學進入了一個充滿商機、知識可以變黃金的全新世界。大學校長、學商兩棲的教授、甚至行政人員,都在忙著找尋財源。

各校競爭壓力有增無減

美 國各所研究型大學之間的競爭壓力日增,也是促使各校必須廣闢財源的原因之一。美國大學的競爭壓力向來比其他國家高,但是在二十世紀後半,有幾項因素使這種 情況變本加厲:大學生人數增加、聯邦政府補助大幅成長,以及民間捐款金額增加,都有助於力爭上游的大學院校成為一流的研究型大學。此外,交通日益方便、獎 學金機會增多,能夠挑選學校完成學業的大學生也愈來愈多。在此同時,美國各州議會也開始提撥更多經費給境內頂尖大學的理工學系,希望複製加州矽谷和麻州 128公路的成功經驗,提振地方經濟。甚至連《美國新聞暨世界報導》雜誌的年度大學排行榜,也是競爭壓力升高的原因之一。雖然每所大學的校長都可以舉出這 類排名的一大堆缺點,但這種評鑑方式確實能提供若干具體的衡量指標。由於評比總會激化競爭,大學的水準高低也缺乏更好的鑑定方式,以致各校感受的壓力日 大,競爭益趨激烈。

競爭壓力增加的結果之一,就是要設法籌錢,因為幾乎每一項能提高學校聲譽的措施都得花錢:延攬優秀學人、提供更多獎學 金吸引優秀學生,以及提高待遇、改善研究環境,以留住聲望攀升的教授。久而久之,大學行政官員稱職與否,取決於籌錢能力的高低。感受到企業化經營壓力的大 學官員不得不使出混身解數,充分利用商界提供的各種賺錢機會。

總而言之,造成美國大學商業化的原因是多重的,政府削減補助經費當然會迫使 某些大學與系所另覓財源;美國社會在一九八○年代崇尚企業精神,也等於鼓勵大學自籌財源,使這些作法合理化。此外,學術價值的觀念混淆不清,讓大學商業化 廣開大門,而競爭壓力更是臨門一腳,加快大學商業化的速度。不過,若非經濟發展需要知識與科技的挹注,使大學廣闢財源的機會迅速增加,上述諸種原因也無法 使大學商業化累積如此豐碩的「成果」。

兩極化的評價

外界如何看待大學商業化的趨勢?重視經濟成長的政府官 員當然樂見大學積極自我推銷,向企業界「貢獻所學」,而不論從何種角度來看,企業對大學研究的投資,能促成新產品與新技術,得到的回報也絕對划算。9由於 合則兩利,美國企業對大學的投資已經加碼,政府也樂於抽身,卸下部分補助預算的重擔。在此同時,美國各大學的推廣教育班都在不斷擴增,以滿足愈來愈多專業 人士在職場衝刺一段時間之後,回校進修充電的需要。

自籌財源的機會增加,顯然也使大學更貼近大眾所需。在歐洲與美國研究高等教育的學者認為,市場力量已使大學更具效率與平民化,也更積極幫助經濟成長。10很多人無疑非常讚賞這種結果,認為大學總算有所貢獻,證明政府投入大筆納稅人的血汗錢,總算沒有白花。

但 在此同時,也有人對大學商業化現象大加撻伐。立場左傾的學者認為,高等教育「商品化」已使大學淪為「知識工廠」,學術理想經常成為商業利益的祭品。社會學 家史坦利‧艾羅諾維茲(Stanley Aronowitz) 表示,「學習的殿堂已被權力愈來愈大的學校行政部門把持。他們很少理會學生與教授,卻對政客與商人唯命是從,高等教育的主權早已遭到政治及市場力量把 持」。11 文化人類學家衛斯里‧舒馬(Wesley Shumar)也認為,學習與研究的價值高低,「端視它們轉換成金錢與商品的難易程度,而不是取決於其他標準,諸如美學與育樂。最後,多元價值的觀念將會 消失」。12

大多數人的看法並未如此悲觀,但也有許多人擔心,商業取向的活動終將凌駕在學術價值之上;大學系所與研究計畫的優劣也取決於 它們的「吸金」能力,而非學術品質。經濟力量使學生對就業熱門科系趨之若騖,諸如資訊、商學院與相關科系教授的薪水不斷攀升,他們的研究也總能吸引較多的 校外援助。相對之下,其他具有學術意義、但市場價值不大的系所研究則慘遭冷落,這些現象讓許多人感到沮喪。即使是贊成大學應該協助經濟建設的人士也擔心, 大學追逐商業利潤可能會有後遺症;他們也懷疑,高等教育學府無所不賣,從運動衫到成人教育應有盡有,是否是恰當之舉。

上述憂慮與某項更廣 泛的爭議有關,這項爭議的焦點是:醫院、文化單位,以及傳統上不以利潤作為價值標準的社會活動,是否應該受到市場力量的操控?幾乎每一個人都同意,講求競 爭的市場確實可以激發每位參與者的活力,達成共同的目標,但是隱憂依然存在。雖然難以解釋清楚,卻也揮之不去,而且這些憂慮會默默提醒我們,在一昧追求商 業化的過程中,某些價值難以取代的東西可能因此消失。

☆這些作法也都分別引發不同批評。各校到校外招生的作法被批評為「消費主義」;向政 府伸手要錢的策略則在一九六○年代末期引發社會批評,認為大學是美國中央情報局及國防部某些錯誤政策的幫兇。美國大學各項籌款活動的規模愈來愈大,也使各 界認為現在的大學校長是因為募款能力強,才能出任這項職位。

*****
劉兆漢
平衡利益與學術

這 幾年台灣大學數目大幅度增加,高教經費每年有限的成長趕不上大學增設的速度,結果是每位學生得到教育部支援的經費逐年下降。即使最有學術聲譽的頂尖國立大 學,也不免淪入捉襟見肘的財務困境。因此,各校自籌經費的壓力愈來愈大,大家討論得最多的大學自籌經費管道有兩種,一種是募款;另外一種則是利用學校的各 種相關活動來創造收入。大規模的私人捐款興學,在我們的社會中,還沒有形成風氣,所以第二種管道成為許多學校積極推動的重點,其中包括的項目有技術移轉、 育成中心、推廣教育等。在各校的校務規劃中,這些項目也愈來愈受到重視。

我在中央大學十幾年來,親身經歷過這些發展的過程,也經常在問自 己一個問題:我們如何能在大學辦學的基本理念及創造收入兩者之中取得平衡?本書正好針對這個問題,以美國大學的經驗為例,做了深入探討,對台灣許多大學應 該可以作為非常及時的參考。作者德瑞克‧伯克(Derek Bok)校長是非常著名的法律學者,自1971年到1991年擔任哈佛大學校長長達二十年,是近年美國名校中最資深的校長之一。在他校長任內,美國網路、 生醫科技正開始蓬勃發展,大學研究的成果,很快的移轉到產業界,為學校及學者本人帶來利益。伯克校長親身體驗到這種發展,而最近十年的趨勢,更有將美國大 學導向商業化的可能,所以他寫這本書,對美國高等教育界提出警訊。

作者的論述盡量以持平的方式進行,他首先就聲明,他不認為大學商業化趨 勢帶來的影響全部都是負面,大學能有機會賺錢,應該是好事。大學因為看到有利的機會,積極將研究成果開發成有用的產品或製程以利廣泛民眾享用並且增加國家 的競爭力,這都是政府及社會支援高等教育的主要目的之一,所以在這方面,商業化的趨勢,促使大學更能滿足社會對它們的期許。

問題是出在大 學推動這些活動的過程中,會漸漸迷失了方向,混淆了基本的辦學價值觀。他以美國大學中的各類運動「事業」為例,闡述了一個從正常而有意義的校際交流開始的 活動,如何因為利益相關的商業化,大大的影響了各大學的學術行為,演變成今天幾乎不可收拾的局面。回顧歷史,美國大學校際運動比賽,是從1852年哈佛及 耶魯學生的划船比賽開始,當時,大家興高采烈,兩校學生每年的交流也為學術界所讚揚。其實從開始,這活動就附帶了商業氣息,實際上它是由一群地產商及鐵路 運輸業者所發起,目的是要宣傳推銷比賽所在地周遭的地產,他們用各種獎項來吸引兩所大學的學生參加比賽,漸漸形成了一個傳統,開啟了美國大學校際體育競賽 商業化的大門。

今天美式足球及籃球比賽成為校園內最熱門的學生活動,每場比賽都可能為學校帶來巨額的收入,去年代表美國大學的全國大學體 育協會(NCAA)與CBS電視公司簽下11年60億美金的大學美式足球比賽播放權合同;而每年三月的全美大學籃球決賽,更為進入決賽的學校帶來日進萬金 的機會。從正面來看,大學的體育競賽常常可以非常有效地凝聚學生及校友的向心力,也是學校募款成功與否的重要因素,而表現優異的校隊,更可為學校在觀眾收 入及電視播放權上面,賺進不少金錢。那麼為什麼校際運動比賽會成為今日許多大學校長們擔心的事情呢?最重要的是,這項活動嚴重的損傷了校園中的學術價值 觀。

首先,因為輸贏之間對學校帶來的金錢利益相差太大,所以,每所大學都希望能有常勝的校隊,而好的校隊需要請有績效的好教練,要能招收 到優秀的球員學生,於是在各校競爭之下,好的球隊教練往往是全校薪資最高的人員,而各校更以各種誘因,包括大幅度降低入學標準及各類型的獎助方式,吸引年 輕優秀的運動員來校唸書,但事實上,卻常常只是利用這些學生幫學校打球,刻意安排球員學生選一些容易課程,甚至降低及格標準讓他們過關,但即使如此,仍有 許多學生,打完幾年校隊後就退學離校。大學利用這些年輕人賺錢,而讓他們在求學方面自生自滅,完全喪失了大學辦學的立場。

伯克校長在書內特別指出,美國學術界應該從大學校際運動比賽的發展經過中,記取幾樣教訓:

第 一,即使有崇高理想的學術殿堂,也不免為利所惑而犧牲自己的學術價值觀,逐漸改變學校的學術行為規範;其次,大家都以為可以賺錢的事情,很可能是空中樓 閣,因為大部分的美國大學,都無法靠校際球類比賽經常賺錢,事實上能夠收支平衡已經不錯了;第三,當大規模的商業化行為如校際運動比賽已經形成,大學再想 改革以重彰學術價值觀,將會十分困難。

伯克校長認為從1980年以後,美國大學商業化的現象愈來愈厲害,最重要的原因是當社會走向複雜、 多元的發展,更加需要專業知識及科技新發明,同時,人民終身學習的需求也大幅增加,而這些都是大學最會做的事情,當自籌經費的壓力愈來愈大時,很少有大學 會拒絕這些賺錢的機會,於是這些可能賺錢的活動,漸漸進入學校業務的主流,進入研究,進入教學。

伯克校長對商業化影響校園內科學研究方 面,提出幾點看法。首先,他指出許多學校鼓勵教授們與產業界密切合作,於是就發生教授透過技術股的方式擁有高科技公司股票的現象,有時學校甚至投資幫教授 成立公司,這樣的產學合作事實上相當有成效,促成了加州矽谷,麻省128號公路高科技環帶,以及北卡洛利納州研究三角區等高科技園區的建立,但當研究與商 業利益如此直接掛勾時,研究人員常常會被要求在工作時保密,不與同儕討論,以保護公司及學校擁有的智慧財產權,當然這明顯的違反了長久以來學術界資訊公開 的慣例,長遠看來,也會影響學術的進步。更糟糕的是,因為利益太大,有時會引誘研究者隱瞞結果,不立即公布;有些公司甚至保有權利,阻止研究者發表某些可 能不利公司的研究結果,這種直接侵犯學術自由的例子,在美國大學中已經出現好幾起。伯克校長提出警告,希望大學能以校際運動的爛攤子為鑑,不要讓研究商業 化走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長久以來,推廣教育在美國許多大學校園內,是相當重要的活動,網際網路的發明更增加了推廣教育的效力,這樣的發 展,其實有不少正面的效應,它提供給人們終身學習的機會,也讓真正會教書的教授,有機會一顯身手。他們在internet上的表現,可以為外界廣大的學習 群所欣賞,因而得到學術上的名聲。許多學校都以為推廣教育可以增加收入,所以開出各式各樣的推廣課程及專班,但很快就發現這些努力不見得會賺錢,因為學校 正規人員並不擅長經營事業,於是就有企業願意與學校合作,一起來做可以賺錢的推廣教育,最先開始是與企管相關的一些課程,漸漸擴展到資訊科技、生醫科技等 領域。但是當學校與企業界合作辦推廣教育時,商業利益常常會扭曲學術價值的觀念,譬如說,在internet上面教課,會表演、會包裝的教授,通常最受歡 迎,實際內容的傳授有時倒反而成為次要;另外,這種可提供一些教授名利雙收機會的安排,很可能會影響學校正規的授課,伯克校長尤其擔心的是大企業逐漸控制 美國醫療事業的情境,同樣會發生在高等教育上面。

大學商業化最令人困擾的地方,是任何一項可以為大學創造收入的活動,無論是增加學生校際 交流,幫助經濟發展,滿足人民終身學習願望等等方面,都有其正當理由,而且也都是大學擅長做的事情,所以當大學進入這些領域時,不太會去思考可能帶來的負 面作用;反而常常會因為想讓這些活動進行得更順暢,不知不覺間對一些學校基本的行事規則做較為寬鬆的解釋,而這種妥協一經開始,就不容易回頭,美國大學校 際運動比賽的發展,就是這種過程最明顯的實證,當大家發現這些活動嚴重損害了大學學術價值觀時,可能為時已晚。

如何在創造收入及維持學術 價值觀兩者之間謀取平衡,是每所大學校董會、校長及教授們共同的責任。伯克校長建議,對每樣商業化的活動,各校均應該在仔細分析討論後,訂定行事準則,並 設置嚴謹的監督機制,提供支援系統,確保學校在推動該項活動時,嚴格遵守這些準則,盡量對可能發生的弊端防範於未然。

伯克校長書中提到的 幾項大學商業化的事例,除了校際運動比賽之外,國內都在開始大力推動,政府看到國外矽谷等成功的例子,也希望能在台灣複製,在產學合作、技術移轉、教授參 與公司工作、投資等方面,都一一效法美國,大幅度的在法令方面鬆綁,而各校競相開設推廣課程,EMBA班更是林立各校。大家興致勃勃,努力推動這些計畫 時,看到的都是正面的效應,伯克這本書提醒我們,不要忽視大學商業化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伯克校長所提到學術研究及教學受影響的情形,在國內的大學或多或 少已開始發生,而台灣有一些特殊情況,例如政府有時為了配合產業界,當某種產業缺少人才時,會加重投入資源,加速發展這門特殊領域之人才培育,相關學校之 特別系所當然多獲得了資源,但這種不平衡的發展很可能影響了學校原有的規劃,破壞了校中的學術生態,學校是否應該為增加資源而將這部分的學術自主權交出 去,是值得深思的事。

目前,台灣主要的大學都在積極推動各項創造收入、增加資源的活動,或許也該嚴肅檢討一下,在我們的校園內,是否已設置了伯克校長所呼籲的防範於未然的各種措施?

(本文作者,劉兆漢為台灣聯合大學系統系統校長;中研院院士)
*****
序文 平衡利益與學術   劉兆漢
前言 大學難擋市場誘惑?
第一章 商業化的根源
第二章 捐棄偏見
第三章 以運動爭名逐利
第四章 當企業贊助研究
第五章 緊抓教育商機
第六章 商業化的利弊得失
第七章 改革運動弊端
第八章 捍衛研究淨土
第九章 維護教育價值
第十章 建立遊戲規則
第十一章 把握良機
參考文獻


沒有留言:

網誌存檔